劉國
[摘 要]針對礦井發(fā)現(xiàn)初起火災的應急措施,火災事故時的安全撤退和避災待救措施,煙霧巷道里的避災自救措施,不同火災地點的避災自救措施,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礦井 井下 火災 事故 自救與互救
中圖分類號:TD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3-0366-01
(一)、發(fā)現(xiàn)初起火災的應急措施
(1)在井下不論是誰發(fā)現(xiàn)煙氣或明火等火災災情時,都應立即向現(xiàn)場領導人匯報,并迅速通知在附近工作的人員。
(2)現(xiàn)場人員要準確地分析判明火災的原因、地點及災害程度、蔓延方向等,并把這些情況及時向礦井調度室報告。
(3)發(fā)現(xiàn)初起火災時,現(xiàn)場人員切不可驚慌失措,盲目行動,應及時組織起來利用就近的水、砂子、黃土、滅火器等材和工具滅火,控制火勢發(fā)展、蔓延。若是電器火災要先斷電再滅火,同時,要設法迅速通知或協(xié)助撤出受火災影響區(qū)域內的人員。
(二)、火災事故時的安全撤退和避災待救措施
(1)若火勢很大,現(xiàn)場人員難以就近取材滅火或控制災區(qū)情時,應迅速袋戴好自救器(同時幫助受傷人員戴好)退出災區(qū)。撤+退時要首先判明或了解事故原因、地點、范圍和事故區(qū)域的巷道情況、通風系統(tǒng)、風流及火災煙氣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與自已所處巷道位置之間的關系,并根據(jù)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及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方法。
(2)撤退時,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驚慌,不能狂奔亂跑,應在本班班長及有經(jīng)驗老工人帶領下有組織地撤退。
(3)處在火源上風側的人員,應迎(逆)著風流撤退。
(4)處在火源下風側的人員,火勢小越過火源沒有危險時,可迅速穿過火區(qū)到火源上風側;或順風撤側,但必須找到捷徑盡快直入新鮮風流中撤退。
(5)若在自救器有效作用城里 間內,不能安全撤出時,應在有儲存?zhèn)溆米跃绕麟y硐室內換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尋找有壓風管路系統(tǒng)的地點,以壓縮空氣供呼吸之用,避災待救。
(6)撤退行動既要迅速果斷,又要快而不亂。撤退時應靠巷道的聯(lián)通出口的一側行進,避免錯過脫離危險區(qū)的機會。同時,還要隨時注意觀察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謹防火風壓可能造成的風流逆轉。
(7)若無論是逆風或順風撤退,都無法躲避火災和煙霧可能造成的危害,則應迅速進入避難硐室;沒有避室時,應在煙氣襲來之前,選擇合適地點,利用現(xiàn)場條件、材料快速構筑臨時避難硐室,進行避災自救。
(三)、煙霧巷道里的避災自救措施
(1)一般不在無供風條件的煙霧巷道中停留避災或建立臨時避難硐室,應佩戴自救器采取果斷措施迅速撤離有煙霧的巷道。
(2)在自救器使用超過有效防護時間或無自救器時,應將毛由巾潤濕堵住嘴鼻尋找供風地點,然后切斷或找開巷道中壓風管路閥門,或者對著有風(必須是新鮮無害的)的風筒呼吸。
(3)一般情況下不要逆煙撤退,除非在附近的況險危險區(qū)的通道出口而有的況離危險區(qū)的把握時,或者是只有逆煙撤退才有爭取生存的希望時,才可以采取這種撤退方法。
(4)有煙霧且視線不清的情況下,應摸著巷道壁前進,以免錯過通往新鮮風流的聯(lián)通出口。
(5)煙霧不大時,也不要直立奔跑,應盡量躬身彎腰,低著頭快速前進;煙霧大時,應貼著巷道底和巷壁,摸著鐵道或管道等快爬行撤退。
(6)在高溫濃煙的巷道中撤退時,應注意利用巷道內的水浸濕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辦法防溫;利用隨身物件遮擋頭面部,防止商溫煙氣的刺激等。
(7)煙霧對人身安全影響,除了煙氣的刺激性和使用周圍環(huán)境惡劣外,還會使人的精神處于恐慌緊張狀態(tài),造成呼吸、心跳加快,容易疲勞,抵抗能力、行動能力、分析能力降低。因此,在煙霧巷道里無論碰到么危險的情況,都不要驚慌,不要狂奔亂跑。在堅定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念,善于根據(jù)感覺和觀察迅速辨認方向及自已所處的位置,善于根據(jù)風流的大小和方向、煙氣的來源及溫度的高低判斷火災情況,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通過捷徑脫離煙霧危險區(qū)。
(四)、不同火災地點的避災自救措施
1、獨頭巷道發(fā)火時的避災自救措施
(1)獨頭巷道火災多因電氣設備故障或違章爆破造成,其特點是發(fā)火突然,但火勢一般不大,發(fā)現(xiàn)后應及時采取有效、果斷措施撲火。
(2)掘進巷道一般采用局部通風機進行壓入式通風。風筒一旦被截斷,人員逃生的出路也被切斷。因此,巷道著火后,位于火源里側的人員,應盡一切可能穿過火源撤至火源外側,然后再根據(jù)實際情況滅火或撤退方法。
(3)人員被火災堵截到火源外側時,應要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一切可能迅速拆除引燃的風筒及一切可燃物,切斷火災向人員所在地點蔓延的通路。然后,迅速構筑臨時避難硐室,并嚴加封堵,防止有害煙氣侵入。若巷道內有壓風管道,可放壓氣用以避災自救。在利用水控制火勢、阻止火災向人員避災地點蔓延時,應特別注意水蒸氣或巷道冒落給避災人員帶來的危害。
(4)如果其他地區(qū)著火使獨頭掘進巷道的巷口被火煙封堵,人員無法撤出時,應立即用風障、擋風墻(可利用巷道中的風筒建造)等將巷口封閉,并建臨時巷避難硐室。條件許可,可在獨頭工作面與火源之間,建造多道隔離風障、風墻。若火煙通過局部風機被壓入巷道時,則應立即將風筒拆除。
2、采煤工作面發(fā)火時的避災自救措施
(1)發(fā)現(xiàn)火災后,現(xiàn)場人員要立即佩戴自救器,并幫助受傷人員戴好。在正確判定火源位置、火勢磊小后,立即向本班班長匯報,并通知采面的工作人員。
(2)本班班長應把大家組織起來,利用現(xiàn)場一切滅火設施和材料撲滅火災,并迅速利用附近的電話向進上、進下調室報告,向可能受波及區(qū)域發(fā)出警報。
(3)組織人員沿迎(逆)風方向撤出災區(qū)
3、機電硐室發(fā)火時的避災自救措施
(1)發(fā)現(xiàn)火情后,現(xiàn)場人員應迅速佩戴自救器,利用現(xiàn)場存放的滅火器和砂滅火。為了不失時機地將火消滅在初起階段,可在帶電的狀態(tài)下滅火,故不宜用水或使用導電性能的滅火人員發(fā)出警報。
(2)組織人員積極搶運硐室的易燃器材。
(3)切斷硐室內的電源。
(4)當火勢大難以撲滅時,應立即撤出人員,關閉防火門或在硐室內、外同時懸掛風障。
4、巷道中的電纜著火時的臨場失救措施
(1)發(fā)現(xiàn)電纜著火后,應迅速切斷電源,并立即截斷著火電纜,防止延燃。
(2)組織人員在切斷電源后進行滅火,同時將接觸電纜的易燃物、材料等與電纜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