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珠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作為現(xiàn)代公民,口語交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它也非一朝一夕所能練就的。口語交際同樣必須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小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流。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小學生以人文關(guān)懷,以滿足所有小學生的交際需要,讓小學生學會充分展示自己,并從中獲得自信和交際的樂趣。同時,還要將口語交際教學滲透于各學科以及小學生課余生活的各個方面,讓小學生在動態(tài)的生活化的、實用化的氛圍中大膽進行口語交際,使小學生形成積極,富有成效的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處理事情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長期以來,口語交際成了少數(shù)小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而大多數(shù)小學生則充當了“忠實觀眾”。那么如何讓學生人人積極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的過程中呢,下面談談幾點做法。
一、巧妙布置作業(yè),創(chuàng)設(shè)交際情境
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提醒家長重視對孩子進行早期口語交際訓練,要求家長忙里偷閑做孩子的忠實聽眾,可以讓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說來聽,內(nèi)容不限,形式不拘。學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親人交談的,特別是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這是語言訓練的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家長及時糾正孩子口語中的毛病,在與孩子談話的過程中,要注意送給孩子最好的贊美、家長本人更應當善于傾聽并有良好的習慣。二是根據(jù)自己所教班級的特點,設(shè)計一些口語家庭作業(yè),如:把所學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和家長一起演課本劇、當小老師教家長學生字等,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達,注意運用禮貌用語,久而久之,他們便會性格開朗,語言流暢,有自己的見解。
二、借助教材,豐富教材內(nèi)容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不僅要憑借教材,更要豐富教材內(nèi)容,充實教材內(nèi)容,這樣才能滿足生與生、師與生雙向互動交流的需要。例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我借助多媒體手段將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特色圖片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圍繞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特點以游客、導游等身份進行表述。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又能讓學生準確把握課文內(nèi)容。
三、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激活心態(tài),大膽表達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心情愉快感情激動的時候,話“匣子”自然會打開。為此,我經(jīng)常運用靈活多樣的辦法來讓學生開口。如講講你聽到的、看到的事情,講講電視上的鏡頭、廣播里聽到的新聞,家里或街頭巷尾碰到的新鮮事情等等。這時學生的興趣就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各抒己見,侃侃而談。平時在教學中,學生也會提出各種話題。如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有學生就提出:“我們?nèi)祟惤窈蠛稳ズ螐??”我馬上肯定他們的愛想問題的做法,并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因為這是一個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口若懸河似的說個不停,把自己想說的都說了出來,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口語說話的能力。這樣機智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學會表達。
四、積累語言,為學生提供表達的基石
語言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除了在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中強調(diào)學生積累語言詞匯外,還鼓勵他們多在生活中積累語言。聽了有趣的笑話,生動的小故事,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電視等,要是試著說給別人聽,就會在復述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表達能力。每周,我都會抽出時間,讓學生說出這周在課外學會了什么生字和詞語,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詞語的意思。激發(fā)學生多用詞匯,積累詞匯的積極性。
五、開展活動,創(chuàng)設(shè)說話的機會
在閱讀教學中,語言的積累已經(jīng)越來越引起語文教師的重視。但如何促使學生將積累的語言“內(nèi)化”,在日常運用中做到“心口合一”由被動的接受到主動地運用。這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而“課本劇”的設(shè)計可以使這個問題簡單一些,“課本劇”是一種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有效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如《將相和》中的三個故事雖然膾炙人口,但是距離學生已經(jīng)有幾千年了,當時的情節(jié)如果能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我沒有把一個個小故事都精心講解,而是設(shè)計了“課本劇”的表演,使小小的教室變成了小小的舞臺。創(chuàng)造更多“說”的機會,在班上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交際、交流的機會。比如:各種形式的班會、開學的自我介紹(介紹我的家庭、我的興趣、愛好)、課前2分鐘演講(內(nèi)容自選)、節(jié)日祝賀等活動,盡量創(chuàng)設(shè)說話的機會。
六、在評議中加強口語交際能力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別人的讀書、答問進行評議、補充。這不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且評議活動也是師與生、生與生的學習交流,是口語交際訓練最常見的形式和機會。因此,在課堂中要充分重視“評議”環(huán)節(jié),要把這一環(huán)節(ji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評議”時,首先要求學生留心聽別人的朗讀、發(fā)言、答問,然后積極思考,判斷干預提出不同意見和補充意見,敢于爭論,相互交流,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是未來社會對學生的基本要求,這種能力的形成與提高,非一日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它需要教師幾年如一日的努力,苦心經(jīng)營,一步一個腳印的訓練。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機會,激發(fā)其表達的欲望;把握契機,有步驟地進行指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訓練學生表達、交際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想說、敢說、樂說、善說的心理素質(zhì)和語言的適應能力,才能不斷形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