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
黃女士上了公交車后,便習慣性地掏出手機玩了起來。突然前面一輛出租車搶道,公交車司機趕緊來個急剎車,全車乘客猝不及防,齊刷刷地往前猛撲了一下。黃女士正在專心玩手機,身子往前猛一撲,然后頭部又猛一扭轉,頓覺頸脖子僵住了,一動都不能動,且疼痛向后腦勺放射,同時頭也暈了起來,還想嘔吐。在車上乘客的幫助下,黃麗麗下了車,急忙向附近的醫(yī)院走去。后來,被醫(yī)生診斷為寰樞關節(jié)錯位。
我們知道,脊柱是支撐整個身體骨架、保護并連接神經系統(tǒng)的重要組織,在整個身體中處于支配地位。甚至可以說,脊柱就相當于身體的中樞,所有器官和神經都是因為有了它的控制和協(xié)調,才能有條不紊地配合工作。所以,人體的脊柱又有“大梁骨”之譽。
如今,由于不良的生活或工作方式,損害“大梁骨”的機會太多了,如走路時使用手機就容易使“大梁骨”損傷。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走路時用手機,往往會使勁低頭看屏幕,給使用者的脖子、肩頸和脊柱造成巨大壓力,令頸部血流量減少,血流不暢引發(fā)肩膀和脊柱僵硬、疼痛,甚至出現(xiàn)炎癥。此外,在汽車等移動物體上用手機不僅對眼睛不利,且高速車上突然減速或突然停止時,使用者因精神高度緊張,頭部易猛烈前沖,易引起頸胸椎扭挫傷,甚至骨折、錯位等。黃女士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沉溺高科技產品壞處多
這里要說的是,如今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逐漸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人人手不離機,導致“短信頸”和“短信手”等疾病增多,讓很多人不堪重負。據(jù)英國保健專家披露,長時間注視小屏幕并敲擊小鍵盤可能導致肌肉拉傷。而隨著高科技產品的普及,這類傷病還將越發(fā)普遍。不少人,因為過度使用智能手機而導致大拇指肌腱發(fā)炎,繼而疼痛難忍,無法正常使用手臂。另外,因為持續(xù)看手機,頭部也就持續(xù)前伸,如此不良姿勢而使得頭部的重量感覺增加4倍,導致整個身體過度緊張,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頸背肌筋膜炎、脊柱側彎癥、腰椎間盤突出癥、尾骨痛、觸屏手、干眼癥等疾病便紛至沓來。
為此,如果您確實需要在路上發(fā)信息或瀏覽網頁,最好找一個地方坐下,以減少肩頸壓力。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按摩手腕至手肘的肌肉。最好一只手發(fā)短信,發(fā)幾條后就換另一只手,并抬頭休息一會。假如沒有地方坐,就將身體挺直,把手機稍舉高些,以減少低頭的幅度。至于在開車或乘車時,為了安全,最好別使用,以免步黃女士的后塵。至于上述疾病的治療,除了頸椎牽引和推拿、針灸、拔火罐以及理療外,可口服藥物頸復康沖劑、頸椎活血膠囊等。
預防“短信手”9點注意
1. 因工作需要長期用電腦上網和頻繁發(fā)手機短信者,工作前應 “暖暖手指和手腕”,即先用力握拳,持續(xù)10秒鐘后放開,然后十指全力伸展10秒,如此反復做10次,再活動肢體和全身,讓人的全身,特別是上肢都活動開來,以增加血液循環(huán)供應。這樣,即使局部再反復運動,受損傷的機會也明顯減少。
2. 接觸鼠標或手機等時間不要太長,要間斷休息,最好每隔15~30分鐘,停下來休息一下,做手指關節(jié)的伸展活動。最好雙手交替發(fā)手機短信,防止單手拇指過度勞累。拇指不要用力按壓鍵盤,按壓時間不要太久。
3. 有條件者2小時左右到戶外做一做保健操,對減少手指和手腕疾病很有益處。
4. 如果在用完電腦、手機等之后,再讓手泡個“熱水澡”,然后作重復握拳、放開的伸展動作,這對增加肌腱的柔軟度,防止手部的勞損大有裨益。
5. 如果能配合手指自我按摩,效果將更好。怎么自我按摩呢?即每天或經常用健側的拇指及食指捏揉患側的手指5~10分鐘,以酸脹為度,直至局部皮膚發(fā)紅發(fā)熱。
6. 平時盡量避免用手抓取、勾勒沉重物體。
7. 患者若在炎癥期間,日常飲食應多吃蔬菜,如油菜、青菜、芹菜等,以補充足夠的植物蛋白,以及通過攝食瘦肉、雞肉、蛋等補充動物蛋白,同時還要多吃富含蛋白質及鈣質的食物,避免辛辣、易上火的飲食。
8. 為減少手腕壓力,電腦族移動鼠標時要盡量靠臂力,也可在腕部放上一個腕墊。另外,最好選用大小適合自己手型的鼠標。敲打鍵盤及鼠標的按鍵,用力宜適中。
9. 鼠標手癥狀嚴重者,要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