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
熊希齡(1870-1937年),出生于湖南湘西鳳凰縣。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實業(yè)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愛國主義者,曾實業(yè)救國創(chuàng)造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瓷。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15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后點翰林。1913年當選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由于他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辭職。熊希齡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業(yè),1920年創(chuàng)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
教育家熊希齡自創(chuàng)辦慈善事業(yè)后,為中外兵民籌集的救濟款,計有幾千萬元。上世紀20年代初,當西伯利亞發(fā)生大饑荒時,他還救濟過俄國災民。
此君一出天下暖
熊希齡素有遠大的理想和不凡的抱負。光緒十七年(1891年),他應鄉(xiāng)試中舉人,沅州知府朱其懿親自到沅水邊迎接,并舉行宴會,幾個新科舉人即席繪畫。
熊希齡別出心裁,畫了株棉花,枝葉挺茂,蓓蕾初放,題為“此君一出天下暖”。
大饑荒
列寧決定在華盛頓會議召開的同一天(1921年11月12日),在蘇俄的伊爾庫茨克(后改地點為莫斯科)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和各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會議。這次中國向遠東會議選派代表39人,高君宇作為團體代表出席。
1921年年底,中國代表們乘坐一列專車前往莫斯科。滿載代表的列車緩緩西去,沿途所見與荒涼的西伯利亞漸漸有所不同。車窗外閃過清新的山色、皚皚的積雪和典型的俄羅斯風格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可以見到有的工廠、煤礦已經修復開工,新經濟政策啟動的建設之船已經開航。
但是,過了烏拉爾山后,一派凄慘的景象忽然跳入代表們的眼簾。
這里是當時蘇俄饑荒最嚴重的地區(qū)。烏拉爾河兩岸,有3885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因久旱成災,土地干裂,莊稼顆粒無收,幾千萬居民“拔野草,割樹皮,制成草面包以充饑腸”,盡管政府全力救災,餓死病死者仍不計其數。
高君宇了解到,烏拉爾河兩岸有的地方90%的牲畜都被屠殺吃掉了,遍地都是遭遺棄的嬰孩,因為他們的父母都已經餓死了。
救俄國災民
出于對蘇俄災區(qū)勞動人民的同情,也為了支持和幫助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盡快克服困難,戰(zhàn)勝災害,高君宇迅速和國內賑災慈善機構取得聯系,特別是聯系上了熊希齡、黎元洪等上層人物、社會賢達173人,共同發(fā)起“中華民國俄國災荒賑濟會”。
1921年12月23日,該會在北京正式成立,熊希齡被推舉為董事長。他派人到各地演講動員,呼吁民眾捐款,以救濟蘇俄災民。
貢獻良多
熊希齡領導的“中華民國俄國災荒賑濟會”共計收入捐款如下:大洋約8萬多元;小洋92角;銅元9100多枚;日幣61元;俄幣1000元。
“中華民國俄國災荒賑濟會”至少組織了3次共90火車糧食運抵俄國災區(qū)。該會還派出賑災調查隊,抵達赤塔、伊爾庫茨克等地調查,訪貧問苦,給予俄國災民極大安慰。
蘇俄遠東共和國賑濟總會會長發(fā)來電報,對熊希齡說:“中俄兩國政府從前不免有誤會沖突之事,但兩造所受之損失亦相若也。今中國救濟俄國災民,正使俄國人民了然中國對俄國不銜舊怨,且不以俄前政府之失計而歸咎其民,確信中國陸續(xù)賑濟俄災民,足以使兩國邦交益臻鞏固。閣下樂善好施,惠我災黎,銘感無已。”
(山高摘自《羊城晚報》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