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前街地處濟南老城核心地段,位于省政府大門前,東西分別是芙蓉街和將軍廟街歷史文化風貌區(qū),與其一并規(guī)劃為濟南市“泉城特色風貌區(qū)”。
距今4000年前的上古時期,濟南始現(xiàn)城市文明。元,此街稱“憲衙街”“同知巷”“澄清里”,明稱之“布政司街”,御贈“海岱雄藩”;清,改稱為“布政司大街”;建國時期,改稱為“省府前街”。
歷史上,省府前街一直作為府治、憲司、藩司、布政司、省府等政治文化中心,是聲名顯赫的歷史文化名街。
省府前街一號——省政府大院,山東省人民政府機關駐地,院內有東區(qū)、西區(qū)兩條建筑中軸線,是明清時期的濟南貢院和布政使司署合并后的一部分:東區(qū)為明清時期的濟南貢院舊址,是山東舉行省級科舉考試的地方,至今有600余年的歷史;西區(qū)為高級官署所在地,有據(jù)可考的歷史近千年。
近幾十年來,快速邁進的都市化步伐,逐步沖淡了濟南老城區(qū)的古舊風貌,但千年歲月仍留下足夠的歷史足跡。省府大院作為濟南老城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仨@個地域的歷史人文風貌,有利于濟南老城區(qū)建設和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
一條街:老名片,新名片
省府前街原名布政司大街,在歷下區(qū)西北部,因山東省人民政府駐此得名。北起山東省人民政府南門,南止泉城路。
因所處位置特殊,歷代有許多官吏都在這里建造府邸,其中,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養(yǎng)浩的“七聘堂”尤為著名。
張養(yǎng)浩曾做過監(jiān)察御史,他為官清正,屢抨時政,為當時的權貴所不容。辭官歸隱后,他在大明湖邊建造了一所住宅,白天與三五好友泛舟湖上,飲酒賦詩唱曲,夜里則秉燭思讀,過著神仙般的悠閑生活。后來,朝廷因吝他的才學,曾七次下詔征用,前六次他都不為所動,第七次時,因當時發(fā)生災害,張養(yǎng)浩才為救災重返仕途,為百姓服務,最終累死在救災崗位上。后人敬其不阿權貴、不懼高壓的品性,就把他的故宅稱為“七聘堂”。
明代后期至清代康雍乾時期,受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街上逐漸繁華起來,成為經營書籍、筆墨、古董、裱褙、印刷、體育用品等的商業(yè)街。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偷桃》中描寫過在布政司衙門口看雜技的情形。清初西周生所著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里便有考生“從守道門前四牌坊到了布政司街里面,由布政司街各家書鋪里看過書”的記述。其中提到的四牌坊,便是小布政司街的舊稱。
如今,泉城路上的華麗櫥窗每天更替著新一輪的時尚,省府前街排滿了尋找車位的汽車。當門上斑駁的木板變成了玻璃;布滿歲月年輪的青磚墻換成了水泥墻;路面上的一塊塊青石板磚替換成了柏油石子;當曾經“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景象逐漸遠去;當千佛山在明湖中的倒影顯得模模糊糊……老濟南的悠遠痕跡正在現(xiàn)代社會飛速的發(fā)展進程中漸漸消逝,歷史的優(yōu)越感似乎正在逐漸消融。
省府前街,一條擁有2000年歷史的街道,一條見證了濟南歷史變遷的古老街巷,正在現(xiàn)代化的革新中變換模樣。
作為“濟南特色標志區(qū)”及“泉城路商業(yè)金街”的重要組成項目,紅尚坊成為這一區(qū)域新的特色——復合型商業(yè)街區(qū),濟南新的“城市名片”。
大院的當代變遷
此區(qū)域內,最核心的當屬省府大院。
泉城路北,大明湖南;貢院墻根街西,壽佛樓后街東。
1940年,偽省長唐仰杜在東區(qū)北側建高臺房子,整修周圍的平房,作為辦公用房。自此,東區(qū)和西區(qū)的辦公用房連成一片。
1945年日本投降,大院被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接收,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在高臺房子辦公。高臺房子以東為建設廳,建設廳以南為財政廳,原貢院南部仍為教育廳駐地。
1948年濟南解放,大院東區(qū)和西區(qū)均由濟南市軍管會接收。1949年3月,共產黨領導下的山東省人民政府由青州遷至大院。文化大革命期間,曾一度改為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1979年12月,第五屆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大院成立,之后歷屆政府都在這里辦公,省政府大院一直是山東省的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
建國后,大院門前的布政司大街更名為省府前街,東西走向的布政司小街一分為二,更名為省府東街和省府西街。省府東街東接芙蓉街,省府西街西接鞭指巷。貢院后街因劃入大明湖公園而消失了,但從歷史記載看,應緊靠大明湖南岸。由此可以確認,東區(qū)和西區(qū)最初的范圍,東鄰貢院墻根街,西至鞭指巷,南起省府東、西街,北到大明湖南岸。
1965年修建明湖路時,把原貢院的北部,包括今大明湖“遐園”、省圖書館、省政府機關“八座樓”宿舍等地隔到了路北,并將機關北門開在了大明湖路上,基本形成了現(xiàn)在大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