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彥
有這樣一支樂曲,并非天籟之音,卻是曠世之作。
覓一段閑暇時光,不為別的,僅是放松,聽這曲二胡獨奏——《二泉映月》。
無錫惠山正沉浸在朦朧的月色中,寂寥無聲。一聲深沉的嘆息打破了夜的寧靜,那是阿炳,他靜坐在泉邊,聆聽著淙淙的流水聲,低聲呢喃。
婉轉(zhuǎn)的樂曲在耳畔奏響,含蓄深邃,一顆心早已沉靜。天上明月高懸,水面月光如銀。一泓清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涓涓細流順著山勢,流向遠方。月光似水,空明澄澈,靜影沉璧。曲調(diào)平緩、低沉壓抑,似乎是在講述雙目失明的阿炳在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上的風(fēng)霜雨雪。
樂曲時而深沉,時而激昂,時而悲壯,時而傲然。那一股清泉無聲地注入阿炳的心里,靜水流深,哀傷與苦澀,不平與悲憤,一時間心中便一波波涌動了,洶涌澎湃。那是樂曲的高潮,那是內(nèi)心的悲鳴,那是靈魂的呼喊,阿炳用手中的二胡傾訴著他辛酸悲苦的一生。他飽經(jīng)滄桑,受盡折磨,對人生有著深刻的體會,心中五味雜陳,一種難以抑制的情感,從心底迸發(fā)出來。再也不能忍了,多少年的徘徊流浪,多少年的滄海桑田,多少年的苦難壓迫,阿炳把積淀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那一束月光裹著淡淡的清輝,穿透被黑暗籠罩的心扉。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月戀水,水懷月,同輝水韻,勝景中的阿炳傷感愴然、昂揚憤慨。對命運的掙扎與反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交織成串串音符,譜寫出篇篇樂章。不平則鳴的音調(diào)結(jié)束了樂曲,讓人意猶未盡。
阿炳心中月光凄冷,泉水蒼涼。月光雖明,世道卻暗;泉水雖甜,人生卻苦;水面雖平,人間不平。阿炳那孤獨者的心境,夜行者的傷感,不屈服的個性,對光明的希望,成就了《二泉映月》。
多少年華都已逝去,但這一曲《二泉映月》卻永遠凝結(jié)在弦上,滿腔的愁怨似泉水般汩汩溢出,愈久彌珍,回味悠長。
‖重慶市徐悲鴻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石作美
這是一篇意境深幽、余韻雋永的文章,讀著文字,仿佛將讀者帶入了無錫惠山的“天下第二泉”邊,淙淙流泉,寂寂孤月,阿炳孤零零的身影佇立其間,二胡樂聲悠揚而起,更添山間凄冷。
海倫·凱勒說過,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要用心靈去感受。音樂中的意境,往往就是需用心靈去細細品咂的美麗之物,而這種感受又常常是飄渺空靈、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作者運用了比喻、通感、引用、借代等多種寫作手法,將《二泉映月》樂曲之美描繪而出,用文字奏響了讀者耳邊的音符,讓人身臨其境,殊為不易。
【適用文題】心中的樂曲;難忘那種美;聽____有感……(小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