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朕”的句法功能作了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討論了“朕”的句法功能與其后來成為皇帝專用的第一人稱代詞之間存在的某種聯(lián)系。
關鍵詞:上古漢語 第一人稱代詞 “朕” 句法功能
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見諸文獻的有“我”“吾”“余”“予”“朕”“卬”“臺”等多種說法,其中“余”“予”“我”“朕”出現最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現。秦始皇二十六年,欽定其中的“朕”為天子自稱,自此“朕”成為皇帝的專稱。
在上古漢語中,“朕”的句法功能究竟如何?“朕”的句法功能與“朕”被欽定為皇帝專用的第一人稱代詞——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可能的聯(lián)系?
一、“朕”的句法功能
“朕”一般表示單數①,它的句法功能是經常用作定語,有時用作主語,分別可譯為“我的”“我”。另外,據當代學者考察,“朕”也有作賓語②和謂語的確切用例。
(一)用作定語
“朕”經常用作定語。例如:
(1)己卯卜,王貞:鼓其取宋伯歪,鼓骨載朕事,宋伯歪從鼓?(合集20075)
(2)秦公曰“不顯朕皇祖,受天命,竈佑下國,十又二公,不墜在下”(《秦公鐘》)
(3)韓侯受命,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保ā对娊洝ご笱拧ろn奕》)
(二)用作主語
“朕”用作主語的例子。例如:
(4)戊寅卜:朕出今夕?(合集22478)
(5)朕不敢有后。(《尚書·多士》)
(6)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時惟不永哉!(《尚書·洛誥》)
(三)用作賓語
姚振武(2015)提到:喻遂生曾指出甲骨文殘辭中有“朕”作賓語的疑似用例,另外,據錢宗武考察,今文《尚書》中“朕”作主語凡20見,作定語凡33見,此外也有“朕”作賓語的確切用例,凡2見。例如:
(7)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眾?(《尚書·盤庚上》)
(8)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尚書·盤庚下》)③
(四)用作謂語
據張玉金(2010)考察,“朕”還可作判斷句的謂語。例如:
(9)越則非朕,負亂惟爾。(《逸周書·商誓》)
二、“朕”的句法功能與“朕”被欽定為皇帝專用的第一人稱代詞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采納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和廷尉李斯等的建議,欽定第一人稱代詞中的“朕”為天子自稱,自此,“朕”成為皇帝的專稱。
“朕”被欽定為皇帝專用的第一人稱代詞,一定有其原因值得探究。但這篇文章里,我們想討論的是:“朕”的句法功能與秦始皇將“朕”欽定為皇帝專用的第一人稱代詞——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可能的聯(lián)系。
上文提到,“朕”經常用作定語。實際上,“朕”的以上句法功能中,最常見的是用作定語(譯為“我的”)。西周和春秋金文中,當時王或諸侯、大臣提到自己的先祖的時候,用于自稱的作定語的代詞經常用“朕”,即用“朕”來修飾令人尊崇、敬畏的祖先。如2003年陜西寶雞出土的西周青銅器——西周逨盤銘文中④,360字的銘文就有5處提到“朕”:“朕皇高祖”(我光榮的高祖),1處“朕皇亞祖”(我光榮的祖父),1處“朕皇考”(我光榮的父親),2處“朕皇祖考”(我光榮的先祖和先父)。這5處“朕+稱謂”中,“朕”均用作定語。另外,《楚辭·離騷》中當屈原提到自己的父親的時候,也用“朕皇考”(“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等等。
君主帝王、諸侯、大臣等貴族或地位高貴的人,在提到讓自己尊崇和敬畏的先祖的時候,經常使用“朕”自稱,讓人們覺得這個詞本身有尊貴的意味,用人們覺得表示尊貴意味的第一人稱代詞作為皇帝專稱并不奇怪。
當然,“朕”緣何成為秦始皇欽定的皇帝專用的第一人稱代詞,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將另文撰述。
(本文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項目“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古代漢語》多媒體課件建設”[項目編號:ZJW1412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①夏先培(1986)、姚振武(2015)指出“朕”也有用于復數的例
子,但比例很小。
②陳夢家(1956)認為殷商時代第一人稱代詞“我、余、朕”三者
有“格位”和“數”的不同,其中“朕”主要作定語,有時也作主語,沒有提到“朕”有用作賓語的用例。后來學界一度認為上古漢語中的“朕”不能作賓語。
③姚振武(2015)引錢宗武先生所言“朕”作賓語的確切用例“爾
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出處誤為《尚書·盤庚上》。據我們考察,《尚書·盤庚上》中并無“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但《尚書·盤庚下》中有“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意為:你們反而問我“為什么要驚動眾人而遷徙?”),故本文此處據此糾正為《尚書·盤庚下》。
④西周逨盤被稱為“中國第一盤”,系周宣王之臣逨給先祖先父鑄
造,盤底21行約360字記載逨的家族8代人輔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戰(zhàn)、理政、管治林澤的歷史。
參考文獻:
[1]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25-26.
[2]張玉金.古代漢語語法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
[3]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96.
[4]夏先培.先秦第一人稱代詞“余”(予)“朕”“我”“吾”關系初探[J].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2):135-141.
[5]姚振武.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形態(tài)”現象及相關思考[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76-81.
(張艷梅 廣東廣州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510631;廣西桂林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國際學院 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