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說不定”是現代漢語口語表達中一個常見的固定詞組,本文從語義和語用兩個角度對其進行分析。語義角度主要分析其語義特征及語義指向。語用角度從預設、焦點、語氣等方面考察其使用情況。
關鍵詞:“說不定” 語義 語用
現代漢語表達“可能”義的詞為數不少,典型的有能愿動詞“可能”,語氣副詞“也許”“大概”“恐怕”等。對這些詞語的研究已比較成熟,如周小兵(2000、2002)、張誼生(2002)、史金生(2002)、盛麗春(2008)等,而對表達“可能”義的固定詞組的研究則比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取現代漢語口語表達中“可能”義的代表性詞組“說不定”來充實這一研究領域,以期對現代漢語可能范疇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資料。
一、語義分析
“說不定”等表達“可能”義的短語呈現出不同的語義特征、語義指向、語義焦點。
(一)語義特征
1.[+可能性][-肯定性]
(1)湯姆:聽說她跟日本人在一起時也愛說愛笑。
飛龍:那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她跟咱們也會又說又笑。(《漢語口語速成基礎篇》第12課,94頁)
該教材指出:“說不定”意思是“可能”或“不能肯定”。馬曉娜(2003)指出:“表示不能確定,用于對某種事實發(fā)生或存在的可能性的推測?!蔽覀冋J為,“說不定”具有以下語義特征:[+可能性][-肯定性]。盛麗春(2008)將語氣副詞“大概”“也許”“恐怕”的語義特征作以概況:
大概:[+客觀性][+可能性][+肯定性][+委婉性]
也許:[+主觀性][+可能性][-肯定性][+委婉性]
我們認為“說不定”在語義表達上接近于“大概”和“也許”,但它們之間存有一些差別。試體會以下3組表達:
(2)你明天能過來嗎?
①大概。②說不定。③也許。
下面提供3個語境分別與以上3個答案對應,它們分別是:
a.不加班的話應該沒什么問題。
b.要是忙的話就去不了了。
c.因為明天沒什么安排。
雖然這3個語境都可搭配以上答語,但就表義的準確性來說,優(yōu)先等級應該是:
大概,因為明天沒什么安排。
說不定,不加班的話應該沒什么問題。
也許,要是忙的話就去不了了。
基于以上討論,我們可作出如下判斷:三者語義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可能性上,就可能性而言,它們的等級序列應該如下:大概>說不定>也許。再如:
a.明天大概會下雨。
b.明天說不定會下雨。
c.明天也許會下雨。
2.[+可能義]程度的變化
“說不定”這種“可能性”的可能程度有時會受到“說不定”所在句式的制約,有時被弱化有時被強化。例如:
(3)王老師:他們倆一個是日本人,一個是法國人,能成嗎?
李老師:那可說不定。
這里的“那可說不定”作為對話問話的答語,表達了一種強烈的肯定語氣。當然,這種強烈的肯定義是由語氣副詞“可”凸顯的,“可”本身就有程度加深、語氣加重的意義,所以將“說不定”的可能義強化,整個句子就具有了強烈的“可能”意味:[+很有可能]。
(4)那批貨大概什么時候到?
a.說不定今天。(“今天”的可能性比較大)
b.說不定今天,也說不定明天。(“今天”的可能性占一半)
通過比較發(fā)現,當“說不定+X”單獨使用時,“說不定”的“可能”義比較明顯,而當“說不定+X”被對舉使用(說不定A,也說不定B)時,“說不定”的“可能”義就被弱化了,“A”與“B”兩種情況分散了這種可能性,所以整個句子的表義就變成了“也許A,也許B”。
(二)語義指向、語義焦點
盛麗春(2008)認為:當“大概、也許、恐怕”發(fā)生位移時,自身語義就會發(fā)生程度不同的強弱變化,并通過句法轄域和語義轄域來進行解釋。此外,這種變化引起句子語義焦點和語義指向的改變?!罢f不定”在使用上也存在這種變化的性質。例如:
(5)a.說不定 老李參加。
b.老李說不定 參加。
例(5)中,“說不定”位于句首,主觀推測尤為明顯,語義指向“老李”,“老李”為語義焦點,隱含義為“說不定別人也參加”。B句中的“說不定”移至主語后,“老李”成為話題主語,語義指向“參加”,“參加”成為語義焦點,隱含義為“老李可能參加,也可能不參加”。
二、語用考察
實際運用中,預設、焦點、語氣的不同也會影響表“可能”義詞語的選擇。
(一)預設不同,語用選擇不同
(6)A:你看他穿那樣,像有錢人嗎?
B:人不可貌相, a 。
(7)A:每天打扮得挺光鮮,一定很有錢。
B:他住的房子那么小, b 。
a.他說不定有錢。
b.他不一定有錢。
例(6)中,說話人B的預設為“穿的不講究也可能是有錢人”,所以應該選擇a作為答語。即“他很可能有錢”。而例(7)中,說話人B的預設為“他沒有錢”,所以應該選擇b作為答語。即“他不太可能有錢”。通過下面的語境設計,我們可以對這個問題有更清楚的認識。
a.他不一定認識她。[-可能][+客觀]
b.他不一定不認識她。[+可能][+客觀]
c.他說不定認識她。[+可能][+主觀]
d.他說不定不認識她。[-可能][+主觀]
(8)A:這件事太急了,可我怎么找到她呢?
B:你去問問王平, c 。(主觀上期待可能性)
(9)A:他怎么可能認識她呢?
B:哎, b 啊。(客觀上存在可能性)
(10)A:我一提她的名字他不就知道了嗎?
B:那個女孩不愛說話, a 。(客觀上可能性很?。?/p>
(11)A:她一出現,他不又得找她麻煩?
B:都這么多年了, d 了。(主觀上認為沒有什么可能性)
(二)焦點不同,表義不同
關于焦點的分類有很多說法,我們這里只講一種,即邏輯重音。
(12)a.校長說不定來。(對“校長”可能性的期待)
b.校長說不定來。(對“可能性”的強調)
c.校長說不定來。(對“來”的可能性的強調)
d.校長說不定明天來。(對“明天”的可能性的強調)
(三)語氣不同,表義不同
(13)都這么晚了,他還能來嗎?
a.說不定能來。
b.說不定能來呢。
很明顯,答語b多了一個語氣詞“呢”,與答語a相比,帶有夸張和肯定的語氣。再比如:
(14)a.這件事說不定是誰干的。(降調)
b.這件事說不定是誰干的呢。(先升后降)
(15)a.這孩子說不定去哪兒了。
b.這孩子說不定去哪兒了呢。
通過比較發(fā)現:前一句語氣為降調,帶有“猜測”義。后一句語氣為先升后降,帶有明顯的“責怪、埋怨”義。
以上分別從語法研究的語義、語用層面對“說不定”的用法和表義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描寫和論述,限于篇幅,一些問題還沒有展開,如“說不定”和“說不準”“說不好”的表義差別,“說不定”和“不一定”的語用規(guī)則等等,這需要在以后的積累中進一步完善和突破。
參考文獻:
[1]馬曉娜.“不一定”和“說不定”[J].學語文,2003,(1).
[2]陸儉明,馬真.現代漢語虛詞散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3]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盛麗春.“大概”、“也許”和“恐怕”的語義、語用分析[J].漢語學習,2008,(2).
[5]史金生.現代漢語副詞的語義功能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孫冬惠 遼寧大連 大連外國語大學文化傳播學院 1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