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丹江粉蒸肉是丹江河畔的一種名吃。它是用菁茅、五花肉、小米、粉條輔以調(diào)味品精制而成,因其配料獨特,清香撲鼻,油而不膩,且具有美容減肥的功效,故而使人難忘。
丹江粉蒸肉與眾不同的是增加了菁茅這種配料。菁茅是春秋時期楚國向周天子進貢的貢品。菁茅內(nèi)含微量的堿性氨基酸,可以中和其他食物的蛋白質(zhì)和糖脂。因此,菁茅不僅是制作黃酒的優(yōu)質(zhì)輔助品,也是周天子后宮嬪妃們美容保健的珍貴藥材,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減肥、美容等功效。《左傳》中,齊國的相國管仲曾責備楚使曰:“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莤酒,寡人是徵”。這里所說的苞茅就是菁茅。因此,用菁茅做成的丹江粉蒸肉,不僅不會使人肥胖,而且還可以減肥。
制作丹江粉蒸肉的工藝非常復雜。先將小米炒熟,把粉條、干菁茅用水泡軟。選優(yōu)質(zhì)五花肉,連皮煮至6成熟,切成4寸左右的肉片,用菁茅、精鹽、醬油拌勻,腌浸半個小時。等菁茅的香味兒和藥力浸入肉片后,再拌上炒熟的小米。然后,把肉片整齊地排列到碗底,皮朝下。再把粉條取出,拌上前面用過的菁茅、小米,放在肉片上,上鍋籠蒸40分鐘。取出,倒扣在碟內(nèi)。外看,肉皮鮮紅,秀色可餐。食之,肉塊雖大,但入口即化,且香味獨特,油而不膩。
傳說,丹江粉蒸肉為楚國大將滿也速首創(chuàng)。西周末期,周幽王寵愛褒妃,廢長立幼。楚王受申侯的邀請,派兵討伐周幽王。楚國左先鋒滿也速率兵至魚關,忽聞香氣濃郁。派人查看,得知是向周天子進貢的菁茅發(fā)出的香味兒。滿也速讓士兵取出干糧(熟小米),加熟肉菁茅蒸之,果然香味獨特,解饞止餓。自此,滿也速首創(chuàng)的粉蒸肉被丹江河畔的人們視為佳肴,百吃不厭。
不過,菁茅內(nèi)的堿性氨基酸具有微量的毒性,少食可以健胃減肥,多用就會產(chǎn)生副作用。這也是為什么一定要用干菁茅而不用鮮菁茅制作粉蒸肉的原因。因為,干菁茅可以把毒性降到最低。由此可見,丹江粉蒸肉雖好,但是,美味不可多用,每人每次食用以不超過300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