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論黎煥頤隨筆散文

2016-07-19 00:16:22
貴州文史叢刊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沙灘貴州文化

黎 洌

(遵義師范學院黔北文化研究中心 貴州 遵義 563002)

淺論黎煥頤隨筆散文

黎洌

(遵義師范學院黔北文化研究中心 貴州 遵義 563002)

黎煥頤的隨筆散文,通過對歷史的回顧與反思,社會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和思索,一往情深的故土情結(jié),對詩歌創(chuàng)作及現(xiàn)象的思考,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對社會和自我的深刻審視,蘊含的人文關(guān)懷與社會批判精神,頗具啟迪意義。同時,也使他的散文具有獨特的視點、觀念和個體化身份。

黎煥頤 隨筆散文 內(nèi)容特征

黎煥頤1930年生于貴州省遵義縣沙灘村一個文化世家, 1953年開始發(fā)表詩歌, “平生無所嗜,惟詩與文章。詩文無所求,惟求品骨存鈣。”①黎煥頤:《詩歡文愛》,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版,封底。1957年后,被流放青?;脑霸谀菆銎婧小獨v史的風雪線上,我的青春夭折了,理想受傷了?!雹诶锜U:《詩歡文愛》,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版,第 123頁。直至1979年平反,才重新“起飛”。先后出版了《遲來的愛情》《起飛》《在歷史的風雪線上》《春天的對話》《黎煥頤抒情詩選》等作品,以激越的歌喉抒發(fā)被長久壓抑的詩情,并大聲宣告:“我驕傲:我是中國詩的子民。詩之于我,猶如母親的乳汁。我之于詩,猶如虔誠的教徒。我只是屬于有著五千載淵源的皇天后土,有著列祖列宗為之流血、為之流淚、為之流汗的近一千萬平方公里的錦繡山河,當歌我歌,當補我補,當痛哭我痛哭,當貶伐我貶伐,當詛咒我詛咒。此乃我愛愛仇仇、善善惡惡、生生死死、恩恩怨怨的靈魂所系?!雹劾锜U:《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95頁。以澎拜的激情歌詠狂瀉的性靈,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詩歌風格。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詩的子民”黎煥頤轉(zhuǎn)入隨筆、散文寫作。將對歷史的回顧與反思、社會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與思索、醇厚綿長的故土情結(jié)、對詩歌的不舍與憂慮,流入筆端,理性地展現(xiàn)了知識分子對社會和自我的深刻審視,顯示出作者的赤子之心和人文情懷。這些作品,結(jié)集為《流放與直言》《我愛·我恨·我歌》《和你面對面》《詩歡文愛》等集子,頗具特色,其蘊含的人文關(guān)懷與社會批判精神,極具啟迪意義。下分而述之:

歷史的回顧與反思

從1957年起,黎煥頤被流放青海,經(jīng)歷了從人到猿的磨難。在他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青海,對黎煥頤來說,是“生命、智慧、理性、情感的”“最個性、最本色的故鄉(xiāng)”,在這里,有他既屬于歷史,也屬于個體生命的聚焦,那個叫1527的編號,那被暴風驟雨阻斷的愛情,那本該三十而立、卻立在世界屋脊的風雪線上的孤獨,那被枷鎖在高原雪域的理想和詩情,那躺在無情的塞外風雪中永遠回不來了的同志……二十二年的經(jīng)歷,永遠難忘,值得回顧和追問。“祖國啊——我的親娘,你既然給了我春的希望,又為何剪去她翅膀?你啊!既然給了我滿天星斗,為何又給我們天狗吃太陽?”①黎煥頤:《遲來的愛情》,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21頁。從青藏高原的勞改農(nóng)場平反回來后,耿直而單純的黎煥頤面對自我人生,寫下了他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和反思,在《流放與直言》中,《流放青海二十年》《母難日》《再生的維納斯》《愛情浪漫曲》等篇文章,都是這段生活的反映。當然,對此記錄得更為真實和全面的,是他的長篇回憶錄《從人到猿》,唱出了他身陷煉獄、青春被葬送的悲歌,深深地控訴了那黑白顛倒、人猿不分的時代罪惡。

但是黎煥頤的悲歌并不悲情,被關(guān)押審判的監(jiān)獄生活,流放青海孤獨苦難的日子,非常人所想。從不解、不服,到抗爭無效,甚至想到死。然而,他堅強地挺了過來,以一種堅忍不拔的韌性熬過最艱難的日子。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家人沒有拋棄他,哥哥寫信勉勵他,和他同齡的侄子黎培仁全力的支持他,侄女黎培燕無條件地郵寄米、油、香腸,同為難中的朋友扶持他,這一切,都給與他走過艱難人生以最大的支撐。最重要的,是他從小所受的儒家文化教養(yǎng),“居陋室,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陳蒲清注譯:《孟子注釋》,花城出版社.2008版,第5頁。正是傳統(tǒng)文化的引領,使他心定神明,坦然接受生活的磨練?!拔覑畚覀兠褡宄绞澜绲奈迩甑奈拿鳌雹劾锜U:《家書手稿》,《登大雁塔放號》前記。“朝氣蓬勃的生活現(xiàn)實給我以光明的誘惑力”,④黎煥頤:《家書手稿》,給黎培仁信。一句話,對祖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使他對這段歷史憤而不悲,痛而不悔,“青藏高原的群山雄突,君臨宇宙,頂天立地的氣概,則給我生命中的文化情結(jié)補鈣。一句話,青藏高原是我文化情結(jié)中的重中之重,離開他,我就無法承受生命之輕?!薄拔沂种匾晫儆谖椅幕榻Y(jié)中山河之戀的生死情節(jié)——特別是青藏高原給我的風、沙、雪、雨的諸般提煉。老實說,沒有當年那些歲月的磨礪:隴秦道上的沉重,西牦牛山、柴達木滾滾飛沙,千里風雪,我的生命之鏈是無法得到深化,我的文化情結(jié)是無法享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不息的激越之氣的。因此,每當我在生活中遇到阻力,碰了釘子,我總是回首青藏高原……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群羊陣馬,那里的芨芨草,那里的干巴柴,那里的邊聲牧唱,那里的帳篷炊煙,那里藏族同胞的熱情慷概,那里蒼鷹的高天滑翔……不是嗎,這一切的一切,都從我生命的苦戀中化為我取之不盡的文化情結(jié)。”⑤黎煥頤:《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10頁。他寫青藏高原,“寫我二十二年從人到猿的歷歷如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諫世,才能珍惜從猿到人之不易,杜絕歷史的返祖?!彼裕?979年的早春,我得到平反通知。隊上的干部,場里管教科的科長,馬上就改口,稱呼我為同志。歷經(jīng)二十二年劫數(shù),這充滿溫馨的‘同志'二字,隨著他們的手伸出來和我緊緊相握,我悲喜交集,霎那間熱淚橫流……”⑥黎煥頤:《流放與直言》,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版,第16頁。對祖國真誠的愛和希望,使他用自我的經(jīng)歷“諫世”,希望社會或人們從中吸取可資借鑒的東西。他的心靈深處,是永遠的潛藏的最深厚的人文情結(jié)。歷史,只是必須的路程,必要的錘煉,而青海,也只是昨天的底色沉淀,今天表達的背景。

社會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與思索

散文隨筆是思想者的文字。每一個作家都生活在現(xiàn)實的土地上,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應與思考,反映出作家的個性、良心和責任感。黎煥頤不是一個吟風弄月聊以自慰的作家,他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關(guān)注社會存在狀態(tài),作為一個詩人、文化人,他更多地關(guān)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社會風尚與人文生態(tài)、道德準則和價值追求。他認為:“任何一個歷史社會的道德風貌,都是那個歷史社會的一面鏡子。社會風尚的好壞有如溫度表,它從本質(zhì)上體現(xiàn)了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歷來如此。風尚的厚薄、道德的高低,對于一個人是高尚與墮落的界定,對于一個民族、國家,則是興衰的契機?!雹倮锜U:《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18頁。對社會文化問題做出反應和思考,既是黎煥頤隨筆散文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他隨筆散文一個重要特點。

作為一個深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文化人,黎煥頤與同時代人一樣,把對祖國的關(guān)愛、對社會的思考作為自己的使命和擔當,胸懷強烈的責任心和道德感參與社會建設,參與時代的文化構(gòu)建,坦率地表達自我的思考與見解。鄧小平南巡講話后,深圳和廣州的改革風起云涌,面對上海的落后,他呼吁“倘以改革開放的精神去其禁錮而誘發(fā)之,則戴在上海人頭上‘名為穩(wěn)健實為保守'的蓋頂帽必將扔之于太平洋。”②黎煥頤:《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20頁。堅信上海能重領“敢為天下先”的時代風尚。

城市建設體現(xiàn)出一個城市的精神。他認為:“市容建設,要和市態(tài)、心態(tài)聯(lián)合起來綜合規(guī)劃,綜合治理。一句話,要建設市容,首先要建設世態(tài)和心態(tài)。其中最關(guān)鍵的是心態(tài)建設。只有心態(tài)建設上軌,世態(tài)和市容的建設才有保證?!雹劾锜U:《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27頁。表面上看,黎煥頤是關(guān)心政治,所以楊明在他去世后說:“他關(guān)注時事政治,很敏感,有自己的看法?!雹軛蠲鳎骸独锜U:“歌哭從心”的真詩人》解放日報2010.10.11其實他的思考,根本著眼點在“人”。社會的現(xiàn)代化取決于人的現(xiàn)代化,對城市建設的關(guān)注,更多地是從人和文化層面進行思考。因為在社會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人的素質(zhì)、社會風尚,在改革開放的長河中,即由過去的維權(quán)至上轉(zhuǎn)到現(xiàn)在的唯錢至上的軌道時,成了二律背反——只要弄到錢,就不顧人品、文品、官品、乃至靈魂的起碼修養(yǎng),宛如紅了眼的拜金狂?”于是,他認為,“當務之急,首先是要立品。” “人無品不立,官無品必墮?!雹堇锜U:《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33頁。而“所有的立,都離不開一個字——誠,也就是說,必須以誠貫之,用流行術(shù)語來講,就是不能耍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認真地戒奸、戒詐,戒虛偽,戒假話、空話、套話、八股話、官場話。因為這些都有害于誠。而不誠,則無從實,一個人不誠實,他何以談立品?”⑥黎煥頤:《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30頁。因此,“為官者,首先是要修身?!薄盀槲恼?,要有基本的人格?!?面對社會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惡習,作者深懷憂慮,“是不是經(jīng)濟增長、經(jīng)濟繁榮,就天下太平,隱患稀釋,百病消除——禮儀興而廉恥立,人心正而風俗淳呢?答曰,未必全然,要全然,求得長治久安,唯一的答案,只能是積極地自上而下,由里及表,進行艱苦卓絕的、長期的、韌性的文化改革及道德重振?!雹呃锜U:《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58頁。為此,他《問郭沫若》,置疑余秋雨,對大而無當?shù)乃^政治抒情詩貶為“洛陽紙賤”;對田兵的越老越透明,陳沂的耿介,戴厚英的自省推崇備至。盡管他的思考尚不深邃,更多是建立在道德至上的傳統(tǒng)觀念上,但其熱血沸騰的拳拳之心仍昭然可見,體現(xiàn)了一個知識分子對當下現(xiàn)實和文化的真誠憂思與焦慮。

醇厚綿長的故土情結(jié)

故土情懷,是游子心靈中永遠扯不斷的絲線。故鄉(xiāng),是連接黎煥頤個體生命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中點。

貴州遵義沙灘是黎煥頤的故鄉(xiāng)。對外地人來說,貴州在歷史上的形象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是貧窮落后的地方。而黎煥頤心中,“我生命的文化情結(jié),是搖籃于遵義沙灘的夷牢溪……我生命的基數(shù)乃是貴州的山山水水。”⑧黎煥頤:《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31頁。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他贊譽貴州:“天無三日晴,意味著貴州的山不是童山禿禿,而是森林的蔥蘢;”“地無三尺平,意味著曲徑通幽,崎嶇的山勢并沒有被現(xiàn)代的工具理性削平、物化;”“人無三分銀,意味著貴州人樸實、本分,并沒有物欲化,為了一個利字,就豕突狼奔,喪失人性的原善?!睂亦l(xiāng)的真摯情感溢于言表。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出謀劃策:“貴州的主體優(yōu)勢不是別的,恰好在他的‘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蓊蓊蔥蔥的自在美。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保持這片沒有污染的后花園,乃是沿江沿海的大城市、乃是西方后工業(yè)文明孜孜以求的圣潔領域。”“因而開拓交通,保護幽靜的山水,發(fā)展旅游事業(yè),這是貴州優(yōu)勢之所在?!雹倮锜U:《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69頁。作《貴州賦》,歌頌貴州的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誰不說自己的家鄉(xiāng)好?更何況黎煥頤的家鄉(xiāng)遵義沙灘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古樸的人情世界,還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張其昀在《遵義新志》中將其定位為一學術(shù)概念——沙灘文化。作為區(qū)域性文化,沙灘在歷史上形成了以黎氏為主體、鄭、莫為中心、黔北世宦書香人家相互沾溉,互相影響從而形成的社會向?qū)W思潮。這里曾經(jīng)住過宅心仁愛的黎安理,以耕讀為本,以孝悌立家,啟后茲今;有沙灘文化的開創(chuàng)者黎恂,以進士為讀書之始,購書建鋤經(jīng)堂,溉及鄉(xiāng)里,最終使沙灘弦歌不斷;有“黔之通人”鄭子尹、莫友芝、黎伯庸,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將沙灘文化推向世界;有睜開眼看世界的黎庶昌,出使西洋和日本,首創(chuàng)“文化外交”;還有沙灘文化的最后一代傳人黎梓,紹繼祖風,受困鄉(xiāng)里而誨人不倦……數(shù)典家族的發(fā)展與輝煌,實際上是理清文脈的延續(xù)與興盛,跪拜在祖宗的墳塋面前,是要體認祖宗的風骨神韻、文化遺澤。

沙灘還有著黎煥頤的同胞親族。黎煥頤在家中排行十一,他的長兄比他大近二十歲,從小對他寵愛有加,“他用雙肩馱著我在人叢中穿來穿去(看花燈),看到高興的時候,我童興大發(fā),用小小的雙手抱著他的頭在他肩上直跳?!薄八3R运纳眢w來掩護我去受父親鞭打?!雹诶锜U:《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60頁。但在文革中,哥哥受到牽連,被打成了反革命,原本木訥的人變得期期艾艾,“我為之泫然淚下”。而后哥哥去世,作者只能常返沙灘,回味兄弟情緣。還有情如兄弟的侄子黎培仁?!笆逯垛鶆俚芾?,平生數(shù)你最情敦。無邊風雪君思我,不盡株連我累君。黃卷同溫窗外月,青燈共讀畫中魂。而今肺腑憑誰吐?千古沙灘世紀心?!碑敵跖涯骐x家出走,只有這個和他情義深厚的侄子支持他,“他悄悄地將一部康熙時刻的《左傳》版本交給我出售,換來一些路費?!雹劾锜U:《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64頁。后來,當黎煥頤被發(fā)配到青藏高原經(jīng)歷難熬的三年自然災害時,還是這個侄子,“他似乎看到我面有菜色,不時從思南給我郵來大包小包的食品,有臘肉,有炒熟之后磨好摻有白糖的糯米面……”④黎煥頤:《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65頁。正是這些親情,縈懷于黎煥頤的心中,使他故鄉(xiāng)情懷依戀濃濃,不矯揉造作,不故發(fā)感概。在青海,他用書信問候家鄉(xiāng),表達對親人的牽掛。平反回上海后,他以噴薄的詩情,在歌頌祖國新生的同時,也回報著親人對他的期盼。他知道,身后的黎家人、沙灘人甚至黔北人、貴州人并不在乎他有沒有權(quán),也不在乎他有沒有錢,而是在乎他有沒有承續(xù)黎家的文脈,有沒有傳承儒家文化的道統(tǒng),這種融家族希望與民族理想的期盼,強化了黎煥頤耿耿于心的故土情結(jié),久久縈懷?!皬?982年至2006年,年事漸高的煥頤不顧千里勞頓,或單身,或攜妻帶女,十四次回家鄉(xiāng)。摸摸山,看看水,給父老鄉(xiāng)親提個醒,出個主意,希望家鄉(xiāng)一年勝似一年?!雹菰獪娌┛停骸对娡饫锜U》, http://blog.sina.com.cn/zengyuancang.這是黎煥頤的報答。沒有虛假,情真意切,感心動魄。

對詩歌的思考與批評

黎煥頤是詩人,詩的情懷可謂灌注了他的一生,五十年代初他兩次參加革命,都半途而廢,雖然伯父黎邁勸他不要做詩人,表哥黎以寧也多次勸阻他從事文學,但仍不改初衷,最后終于走上了文學之路。57年的狂風暴雨將他吹到了漫漫黃沙的日月山外,在生存、生命都岌岌可危之時,仍暗地創(chuàng)作。可以說,對詩、對文學、文化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和熱愛已經(jīng)沉淀到他的血液之中,貫穿于他的整個生命情感。他說“我是詩的子民”,喜歡李太白,喜歡蘇東坡,喜歡袁子才,喜歡聞一多,在精神上與古典詩人和現(xiàn)代詩人息息相通,他的隨筆常常寫他與他們的精神對話。家族教養(yǎng)、沙灘文化的浸潤使他對傳統(tǒng)繼承多于批評。從骨子里,儒家“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詩教觀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準則。認為“詩為心聲,非指詩人之歌哭喜怒,實乃歷史和時代之靈魂呼號?!倍岳桠榇淼乃螌W教育,對誠、敬的篤信,以及沙灘文化特有的“道在師儒”的傳統(tǒng),又使他反復強調(diào)詩歌創(chuàng)作的真,他說:“誠實應該是詩人的首要品質(zhì)?!薄肮沤裰型?,凡是名副其實的真正詩人,大抵皆本色、皆率真、皆落拓不拘、皆敢于直面人生、皆敢于說真話、皆敢于言人之不敢言但又是真理的珠璣?!雹倮锜U:《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97頁。同時也強調(diào)個性的保持和張揚,“沒有個性的詩,不是好詩。”因為“詩,最講究情感的流動,最富有自由的色彩;最尊重個性的發(fā)揮。”而好的詩歌,“從思想、情感,一直到語言的提煉,都必須富有感染力。”②黎煥頤:《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87頁。關(guān)于詩的思考,在黎煥頤隨筆中,占取篇幅最多,《一粒復活的詩的種子》《我是詩的子民》《詩的斷想》《讀當代詩壇》《人間要好詩》《詩人和詩的個性》等等,對詩歌與生活的關(guān)系、詩歌與政治的關(guān)系、詩歌的特性、詩歌美學、詩與真實、詩人的品質(zhì)等新時期詩歌中出現(xiàn)的問題,都一一對之進行分辨、思考,表現(xiàn)出一個詩人真摯的詩歌情感和強烈的反思意識。當然,不容諱言,也正是源于他受到的家學傳統(tǒng)及對詩歌的摯愛,使他的詩歌觀念固執(zhí)而保守,對各種源于西方的詩歌思潮和新的詩歌形式,他更多的是持批判和否定的態(tài)度;對隨著文化世俗化思潮而涌來的“各種新潮、各種流派、各種主義的所謂‘詩',”他更是目之為“那些扭曲文字的分行,那些天書秘訣似的符咒語,那些自戀的隱語,那些蒼白得誰也無法心領神會的‘詩',難道不應當死么?這是文字垃圾、語言游戲,任何藥方都無法使之起死回生。” 要“有膽識來清洗這些‘詩'的垃圾,有勇氣來說一聲:這不是詩!不論它打著怎樣‘新潮'旗號。”③黎煥頤:《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300頁。保守局限了他的眼光,保守也阻礙了他的吸納和對自我的超越。

勤奮閱讀、細心品評

黎煥頤好讀書,這是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晚年后身體不好,難得走出家門,更以書為伴,“十歲左右,……主動讀《千家詩》《唐詩別裁》和《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十三四歲,……不管是新詩舊詩我都看,凡是歷史的書我都讀。十六歲,我又進一步涉獵文學史、思想史、哲學史?!雹芾锜U:《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77頁。文革中,“拼命地讀馬列的經(jīng)典著作”⑤黎煥頤:《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294頁。。晚年,再讀《史記》《資治通鑒》及詩友的著作、鄧小平講話等,對黎煥頤來說,“讀”是生命的一種形式,讀是他看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讀書是他“美其身”、“化氣質(zhì)”的重要途徑,讀書宗旨是要實現(xiàn)自我人格完善。其散文隨筆不少是寫他閱讀中感悟,感悟中的閱讀。

讀史,是黎煥頤閱讀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蹲x書眉批》《讀史有悟》《讀史斷想》《偶讀偶得》《讀史隨想》《文化的鄉(xiāng)愁》等等,漫步于中華幾千年文明史,他既不像一般業(yè)余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也沒有一般利己主義者的急功,而始終在思考這對當下的社會有什么啟迪,這對當下的文化有何借鑒……因為經(jīng)歷文革后,隨之而來的市場經(jīng)濟沖擊,許多人忽略了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操守的價值觀,前三十年是不分青紅皂白遭到極左思潮的蹂躪,到文革時期,登峰造極。后十年,又受到西方自由化的沖擊,舉凡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統(tǒng)統(tǒng)以國民的劣根性目之……就這樣,氣節(jié)也,操守也,受到左右兩方面的夾攻。而其后果,則是直接導致思想上的庸人——隨風轉(zhuǎn),政治上的市儈——無所謂原則;經(jīng)濟上的唯利是圖——有奶便是娘?!雹倮锜U:《我愛·我恨·我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34頁。對此,黎煥頤感到深深的痛心,他認為,“情操,氣節(jié),乃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元素。”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氣節(jié)情操,沒有高尚的人格,就會“廟堂輝煌的誘惑,常讓不少文化人內(nèi)抗乏力,”②黎煥頤:《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79頁。希望文化人講求名節(jié)操守,敦品立格。他知道,“紅塵滾滾,大千世界中的文化界,求浮名易,求文化悟性之真者難。求名而立品立格者尤難。”③黎煥頤:《和你面對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80頁。所以他大力贊美陳沂,在陳沂身上,他看到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的血色本性;贊賞袁是德,看到了天道不孤;理解邵燕祥,看到一代人自我靈魂的審訊,希望殷鑒在天,不再有續(xù)筆。不管是讀史還是讀人,他都力求發(fā)現(xiàn)美,鞭打丑,為社會樹立正氣,希望以自己的吶喊,讓全社會都重視氣節(jié)、情操,“恢復他,發(fā)展他,充實他,對于社會風尚,對于提高人的精神所養(yǎng),一定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p>

黎煥頤真誠地去感悟、思考、質(zhì)疑、反思,提出問題、將對問題的思考擺在桌面上,希望引起人們重視,希望出現(xiàn)的問題能得以改革和解決。這種承繼家教中經(jīng)世致用的思維方式,一方面使他正氣坦蕩,富有真誠的情感和擔當意識,另一方面,也使他的隨筆與詩一樣,充滿浪漫的理想和激情,情感直率、強烈、外向,正如劉學洙所說,“以詩的熱情入文,大氣磅礴而又化繁為簡。”“浪濤直瀉,氣勢逼人”?!耙喙乓嘟竦目v橫馳騁,情、理兩個層面的交叉敘議,處處露出胸中的甲胄,但又決無干戈之聲?!雹軇W洙:《讀〈和你面對面〉致黎煥頤》貴州日報2008.7.15

二十世紀末的中國文化,是處于一個大變革、且多元發(fā)展的格局中。黎煥頤關(guān)注著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和走向,不僅注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也注重文化的使命意識,加之他獨特的表達方式,使他的散文具有獨特的視點、觀念和個體化身份。正如邵燕祥曰,“煥頤的豪情也是‘曲子縛不住者',興來秉筆,常‘以文為詩',且不避文言,自成一體,自成一家,置之百十家中,一眼就可辨識。逐字逐句推敲,或難免感到粗疏,但掂量題材內(nèi)容,那曠野的風沙和粗獷的心境也許恰恰相稱?!雹萆垩嘞椋骸端蛣e黎煥頤》http://www.ycwb.com/ycwb.

責任編輯:何 萍

To Talk about the Casual Essays of Lihuanyin

Lilie

Li Huanyin's casual essays, which gives a lookback and deep thinking on the historic tragedy from human being to ape of twenty -two years. To worry about deeply all kinds of evil habits of modern society, to call the moral behavior of oneself;he had the deep emotion with the hometown of Guizhou Province.He has deed feeling toward the Shatan Culture which fed him here, to emphasis that the poet should have his own characteristics.The poems should be honest and face to life. Reading the poems should have them as their good examples. He thought that “Moral deed and spirit,are the spiritual element of our nations. ”It makes his essays have special viewpoint, world look and his individual identity.

Li Huanyin;the casual essays;the content characters

I207.6

A

1000-8705(2016)02-99-104

黎洌,生于1987年,女,貴州遵義人,遵義師范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地域文化研究。

貴州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黎煥頤創(chuàng)作研究”,項目編號:JD2014201.

猜你喜歡
沙灘貴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沙灘浴的正確打開方式
貴州,有多美
沙灘
小太陽畫報(2019年7期)2019-08-08 06:11:08
沉醉貴州
誰遠誰近?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與貴州茶一起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沙灘
鲜城| 寻乌县| 越西县| 赤水市| 白城市| 昭苏县| 分宜县| 丰都县| 新河县| 宁阳县| 文化| 罗定市| 昌宁县| 宁河县| 井冈山市| 江孜县| 疏勒县| 马公市| 江城| 巴林左旗| 平邑县| 通城县| 鹤壁市| 新干县| 农安县| 花莲县| 蓬安县| 苏州市| 普格县| 五台县| 瑞昌市| 金川县| 凌海市| 高清| 磐石市| 桂东县| 荃湾区| 宕昌县| 怀柔区| 平利县|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