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鴻 王 歡 張 錕 本刊記者/任紅禧
?
“空巢村”里那顆赤誠的心
□李連鴻王歡張錕本刊記者/任紅禧
人物小傳:
崔虎林,牡丹江市西安區(qū)海南朝鮮族鄉(xiāng)中興村黨支部書記,2016年2月被評為全省農(nóng)村“百名好支書”標兵。
“大了不說,至少在牡丹江地區(qū),我要把我們村建成最美麗的鄉(xiāng)村?!?016年春節(jié)剛過,崔虎林面對電視臺記者的鏡頭,用略顯生硬的普通話放出“大話”。
他說這番“大話”是有底氣的。從牡丹江市區(qū)沿“牡?!背请H公路驅(qū)車十多分鐘,一片別致的村落便映入眼簾——清一色的歇山式屋頂,白墻灰瓦,一派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
然而,就在這個有著80多年歷史的朝鮮族聚居的村子,往前數(shù)三年,不少民居還破舊不堪,“外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毫無“美麗”“風情”可言。
三年之間,山鄉(xiāng)巨變,崔虎林可是個大功臣。
能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用崔虎林的話說,“完全是趕鴨子上架”。
村民幾乎都是朝鮮族,大多遠赴韓國打工。1300多人的村子,僅剩下不到200人留守,其中九成是老人,成了典型的“空巢村”。
2006年是村民們遠赴韓國務工最熱的年頭,連村支書、村主任都去了,“兩委”班子里只剩下時任治保主任的崔虎林一個人。出去一年能掙上十幾萬元人民幣,誰能不動心!
崔虎林也準備去,可沒等他的護照辦下來,鄉(xiāng)黨委領導便找到了他:“村里總得有個管事兒的人吧?”
當時,崔虎林的妻子、女兒已經(jīng)先一步到了韓國,正翹首盼他盡快前往。況且,村支書一個月才補貼幾個錢兒啊?崔虎林答應“先代理一陣子”,沒想到,開了這個頭,便一發(fā)不可收。
2007年,崔虎林正式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正趕上牡丹江市出臺修路的優(yōu)惠政策——每修一公里路只需村里拿4萬塊錢,剩下的由政府埋單。
崔虎林深知機會難得,但也愁得慌——村集體賬面上只有100多塊錢!顯然,要修公路,必須先找“錢路”。
琢磨再三,他實在找不到現(xiàn)實可行的來錢道了,只能在清欠上動腦筋——村民們欠著村集體給各家墊付的43萬元水電費。他決定,一邊收賬,一邊修路。
“上任才幾天哪,就干這得罪人的事兒。”有人替崔虎林擔心。
崔虎林性格溫和,但性格溫和不等于不硬實。他讓黨員干部挨家挨戶通知催款,還把催款電話打到了韓國:不還錢就法院見。
他最終收回了全部欠款。
崔虎林干個體是把好手,給全村當起家來也不含糊,有主意,有遠見。他認為,村子要發(fā)展,離不開企業(yè),離不開項目。
2009年夏,金禾米業(yè)總經(jīng)理張禮國四處尋求合作建廠。要建廠,就要占地,所以很多村子要么直接拒絕,要么猶豫不決;有的雖答應合作,可具體事宜卻一年都談不下來。
當張禮國第一次見到崔虎林時,他正在院子里里光著膀子劈柴。一番簡單介紹之后,崔虎林雙手拄著斧頭把只聽不說。張禮國心想:“得,又沒戲?!睕]承想,崔虎林閉目想了幾分鐘之后,很干脆利索地答應了合作。更讓張禮國想不到的是,從決定合作到正式建廠,僅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事實證明了崔虎林的眼光——金禾米業(yè)的入駐,不僅提供了就業(yè)機會,還為村子帶來了優(yōu)質(zhì)品種和產(chǎn)品訂單。幾年時間,中興村陸續(xù)引進6家企業(yè),依托企業(yè)壯大了村集體經(jīng)濟。
此外,崔虎林還南下京廣、遠赴韓國,去招引那些從中興村走出去的“能人”回村投資。2012年,崔虎林到北京找到已頗有成就的崔吉松,對他說:“現(xiàn)在村里環(huán)境可好了,回咱村里投資吧?!?/p>
最終,這位老鄉(xiāng)回村投資1000多萬元,打造了一座占地10 000平方米的韓國民俗風情園。如今,這座位于村口的壯觀院落已成為中興村“最打眼”的名片。
風情園的建成極大改觀了村子面貌,但與之“違和”的是村里雜亂無章的民居。為了統(tǒng)一風格,崔虎林四處找項目、籌資金,給這些房子“穿衣戴帽”,打造成韓式民居。
崔虎林到牡丹江找工程隊談價格,對方經(jīng)過測算提出:每平方米造價需要200元。崔虎林把價格壓到每平方米147元。對方不干了:“真整不了,誰干都得賠?!?/p>
為這事兒,村“兩委”開了好幾次會。最后崔虎林決定:村里自己采購、自己找人干。
2014年4月,民居改建工程正式啟動。3個月后改建完成,一算賬,每平方米花了148元。提起此事,崔虎林樂了:“看來,人家施工隊真沒忽悠咱,確實干不下來?!钡绕鹗┕り犔岢龅膬r格,精打細算的崔虎林還是為村里省了六七十萬元。
也正是那段時間,崔虎林越發(fā)感覺體力不支,日漸消瘦。2014年6月,崔虎林再也撐不住了,到醫(yī)院一檢查,發(fā)現(xiàn)已是直腸癌中晚期。
妻子得知消息后,立即從韓國回來,陪著崔虎林到北京看病。做完手術(shù),麻藥勁兒剛過,崔虎林便吵吵著要給村里打電話——那是民居改建工程最吃緊的時候,他放心不下。此后,他每天都要往村里打幾遍電話,“遙控指揮”。
妻子看著心疼,埋怨他:“你不要命了?”
他卻跟沒事兒人一樣,笑著說:“我老崔命硬著呢?!?/p>
在北京待了20天,崔虎林便回到村里。每逢領導、鄉(xiāng)親詢問病情,他總是笑著說:“我這是小手術(shù),就跟闌尾炎手術(shù)一樣,啥事兒沒有?!?/p>
村民們都說他:“真是個鐵打的人?。 ?/p>
2014年8月,做完手術(shù)不到一個月,為了拍下剛改建完的村子新貌,崔虎林特地爬上村后的小山。為了取全景,他爬上一塊大石頭。望著煥然一新的村景,崔虎林的成就感瞬間“爆棚”。然而,就在他從石頭上往下跳時,一不小心抻到了腹部。到醫(yī)院一檢查,發(fā)現(xiàn)腹內(nèi)的手術(shù)刀口被抻開了。本該抓緊再做手術(shù),可村子里大事小情不斷,始終抽不出空來,一拖再拖,直到2016年4月,他才去了醫(yī)院。術(shù)后才五天,他說啥要回家。
每當有人擔心他的身體,他總是樂觀以對:“我這就是個小病。都說癌癥嚇死人,我不怕那玩意兒!”
按村治保主任王繼勇的理解:“干事兒的人,閑不住?!?/p>
崔虎林的付出,最受益的還是村民。過去,村里一棟100平方米的房子賣不上2萬塊錢,如今村子成了觀光旅游的風情村,一棟韓式民居能賣到20萬元。
有人問崔虎林:“都沒多少人在村里了,你還拼命給村里掙那么多錢干嗎?”
“村里老人多,集體有了錢就可以辦養(yǎng)老中心,為他們治病、養(yǎng)老?!贝藁⒘中睦锟偸怯洅齑謇锏睦先恕?/p>
在中興村,有一條人盡皆知的“潛規(guī)則”:每當年輕人外出務工之前,都會找到崔虎林,把家里的老人托付給他。
如今,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90多位。每當有老人過生日,他就買來蛋糕為老人祝壽。有老人感慨:“比親兒子還得濟!”平時,崔虎林最常去的地方是村衛(wèi)生所,向村醫(yī)詢問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他曾數(shù)次半夜背起突發(fā)腦梗的老人送往醫(yī)院。
2013年冬天的一個早晨,崔虎林到81歲的金大爺家探望,發(fā)現(xiàn)老人正在發(fā)高燒,他背起老人就往醫(yī)院送。到了醫(yī)院,崔虎林已是上氣不接下氣,可醫(yī)生反而將他數(shù)落一頓:“再晚一會兒就有生命危險了。你們這些當兒女的,平時是咋照顧老人的?”老崔只是笑笑,“嗯嗯”稱是。老人住院期間,崔虎林一守就是四天四夜。
平日里,崔虎林每當要去牡丹江或者海林辦事時,總是先開車在村里轉(zhuǎn)上幾圈兒,直到把在路邊等車的老人全拉上才出發(fā)。
提起崔虎林的病情,76歲的李竹葉大娘流淚了:“做了三次手術(shù)還這么玩兒命干,哪里去找這樣的人?我瞅著是真心疼??!”
2014年年底,崔虎林做完手術(shù)沒多久,正趕上村黨支部換屆。他再度高票當選。
換屆前,很多人擔心崔虎林的身體吃不消,在是否繼續(xù)選他的問題上糾結(jié)。但考慮來考慮去,還是把票投給了他。
“他是我們中興村的靈魂人物,誰也代替不了他。哪怕他啥都不干,只要他在那兒坐鎮(zhèn),我們就指哪兒打哪兒。他就是我們的信仰!”新黨員張禮國這番“掏心窩子”的話,代表了全村人的共識。
“說不累那是假話。我也想這屆就不干了,歇一歇,好好養(yǎng)養(yǎng)身體??墒牵h員擁護、村民信任、上級支持,我就是拼了命也得努力干啊?!贝藁⒘终f這話時,滿臉都是感恩情。
在一次聚會上,和崔虎林一樣剛剛獲得黑龍江省農(nóng)村“百名好支書”標兵榮譽的海林市海林鎮(zhèn)蔬菜村黨委書記竇乃興感慨地說:“有些地方的村干部說:‘我一沒資源,二沒資產(chǎn),怎么發(fā)展?’這不行,那不行,就知道等、靠、要。我讓這樣的人去看看崔虎林,看看他有啥?要地沒地,要人沒人,可大家憑啥都服他?關鍵看你有沒有這顆為民的心、干事的心!”
是啊,崔虎林身上有什么呢?一腔熱血,滿心赤誠,唯此而已。
[編輯:任紅禧電子信箱:renhong.x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