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2016年4月15日,中華虎鳳蝶自然博物館在南京市浦口區(qū)老山腳下的水墨大埝景區(qū)內(nèi)正式開館,這是國內(nèi)首家單獨以某種蝴蝶為主題而開辦的博物館。
蝶如其名,中華虎鳳蝶是鳳蝶科虎鳳蝶屬的一種,為中國所特有。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中華虎鳳蝶包括兩個亞種,除了極少數(shù)分布于秦嶺地區(qū)的李氏亞種外,其指名亞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其中又以南京數(shù)量最多。
中華虎鳳蝶體為黑色,胸背面和腹部密生黃色軟毛,兩對翅膀則黃黑相間,似虎皮斑紋。其前翅外緣圓滑,7條黃色斑紋和8條黑色斑紋各有長短,相互排列。后翅外緣為波浪形,黃黑斑紋的基底上由外向內(nèi)依次點綴著橙色新月斑,青藍色斑點和幾乎成條的紅色斑紋。如此的顏色搭配,再配以凹進的肛角與尖細的燕尾,使得這種蝴蝶成為大自然的杰作。
在南京,中華虎鳳蝶的美麗最為人所稱道,1989年建成的南京科教蝴蝶博物館就以其為館徽標志。不僅如此,它還是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的會徽圖案,并且因為其自身的獨特性而被學者譽為昆蟲界的“國寶”。
蝴蝶作為成蟲的時間是極為短暫的,中華虎鳳蝶也不例外。每年3月上旬,中華虎鳳蝶經(jīng)過艱難地掙扎,破蛹而出,羽化成蝶。羽化后的雄蝶就開始尋找雌蝶,進行交配。因為雌蝶的數(shù)量是雄蝶的4倍,所以雄蝶總是“左右逢源”,可以多次和不同的雌蝶進行交配,但大約在3月底4月初,雄蝶便會全部消亡。而雌蝶的壽命比雄蝶長一周左右,這也僅僅是為了完成產(chǎn)卵。
美麗的物種大多很嬌貴,中華虎鳳蝶也沒有逃出這個“怪圈”。中華虎鳳蝶喜歡生活在光線較強而濕度不大的林緣地帶,且飛翔能力較差,沒有其他鳳蝶科蝴蝶那種沿著山坡飛越山頂?shù)牧曅?,因此它只能在特定的狹小區(qū)域內(nèi)活動。同時它還是狹食性動物,幼蟲僅以杜衡等細辛屬草本植物為寄主,這就使得其生息繁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長達300天的蛹期更是讓其存活率極低。所以,一直以來,中華虎鳳蝶都十分稀少。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高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程度極大地破壞了中華虎鳳蝶的棲息與生存條件,加之人類多年來貪婪地采集、捕捉,以至于它一度瀕臨滅絕。為此,作為中國特有的野生蝴蝶,中華虎鳳蝶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皮書》。
此次專屬蝴蝶博物館的建立,不僅可以讓人欣賞它的美麗,也警示人們需要給野生動物留出一定空間,以免將來我們只有在博物館里才能見到它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