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魯迅借助耶穌“自愿”被釘十字架事件作為象征意象,從耶穌與以色列人的對立關系以及耶穌精神與肉體雙重自我間的對立關系,呈現(xiàn)出先覺者啟蒙庸眾過程中豐富的精神世界。在庸眾殘忍釘殺“人之子”的過程中,一個來自于人民之間但精神凌駕于現(xiàn)實之上,在悲憫與詛咒之中走向虛無的耶穌形象聳立起來。這背后是一個因一無所有而更加堅定啟蒙道路的戰(zhàn)斗者,在虛無之中啟蒙精神走向永恒的過程。
關鍵詞:《野草》;《復仇(其二)》;啟蒙者 “人之子”
作者簡介:張芊(1991-),女,滿族,黑龍江省牡丹江人,青島大學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方向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02
前言:
1924年12月24日晚,此時正值五四新文化陣營解體和分化、魯迅與周作人兄弟失和期間,恰逢魯迅剛翻譯完成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征》,正是在這種現(xiàn)實與精神雙重壓力中《復仇(其二)》誕生?!皬统稹笨梢哉f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重要表現(xiàn)內容,面對不被人民理解的命運,魯迅徹底擺脫了對“人民”的盲目崇拜,有了魯迅式的憤怒與復仇——“沒有悲愴的嘆惋,無用的眼淚,只有一腔悲憤化作抗爭的烈焰”。啟蒙庸眾的過程是一個自我戰(zhàn)斗并倍感無望的過程,《復仇(其二)》反映了魯迅對于民眾復仇的決絕姿態(tài),啟蒙者對死亡不厭惡不恐懼,對于在戰(zhàn)斗中逝去的生命,“有大歡喜”,即使死也不肯給敵人“一點惠而不費的歡心”,縱令一時看不清前途,也要作“絕望的反抗”。
一、復仇之源
耶穌“自以為”神之子,去釘十字架,耶穌的主動受難中帶有一種自愿殉身的意味。受了神啟的人之子因意識到以色列人乃至全體人類的罪惡本質決定救贖人類自愿殉身,耶穌寄寓著魯迅的自我情懷,象征當下覺醒的以“受難”而贖罪的先覺者。耶穌被釘十字架時以色列人對耶穌的譏誚、辱罵與戲弄蘊含著深刻的社會心理:看客們根本不理解自身利益之所在,對于拯救自己的先覺者,反而在他赴難獻身時要拿他受刑的痛苦“做娛樂”,處在這樣一種窒息的包圍之中,耶穌深感孤獨絕望,身心沉酣于大痛楚之中。較之被釘殺的悲劇性遭際,于耶穌而言,目睹了同胞的麻木冷漠,更令其沉潛悲戚。對于這種文化心理,魯迅在1919年的隨感錄中曾做過思考: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到他人頭上,他卻看著高興,拿“殘酷”做娛樂,拿“他人的苦”做賞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領只是“幸免”。具有啟蒙意識的先覺者不但要品味與群眾隔膜所帶來的孤獨感和無聊感,更要成為拯救對象的犧牲品,陷入了一個無法擺脫的生存悖論:一方面救贖是他的職責,一方面受難是他的命運。耶穌的復仇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不喝沒藥調和的酒,對于麻木的群眾沒有法只好使他們無戲可看倒是療救,同時“較永久的悲憫他們的前途,然而仇恨他們的現(xiàn)在?!币d的肉體雖被釘于十字架之上但其靈魂由于處于覺醒狀態(tài)而表現(xiàn)出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姿態(tài),可憐人在現(xiàn)在的不覺醒正是“我”永久悲憫他們之處,復仇來源于耶穌的憐憫之心。
二、復仇之姿
以色列人釘殺耶穌時,耶穌的心理活動,營造出了一種異在的精神空間,是焦慮和恐懼的藏身之地,是誘發(fā)大歡喜和大悲憫的根源,這也是啟蒙希望用理性之光照亮的另類空間?!岸《〉仨?,釘尖從掌心穿透”、“丁丁地響,釘尖從腳背穿透,釘碎了一塊骨頭,痛楚也透到心髓中”,這種肉體上的痛感表現(xiàn)出了神之子的人性,這是覺醒者與庸眾根本的同一之處。來自于民間的先覺者對于盡管與庸眾處于尖銳不可調和的對立狀態(tài)中,仍要拯救民眾,但卻為民眾所害:投之以“犧牲”,報之以“殺戮”。但先覺者對于民眾仍心存愛意,因為魯迅深刻的意識到失去了最廣泛的現(xiàn)實基礎,少數(shù)先覺者的戰(zhàn)斗和價值也就不復存在,先覺者個性的擴張是與廣大社會階層的真正解放不可分割的。由于精神上,啟蒙態(tài)度的決絕,耶穌受到的神啟即是啟蒙思想的呼喚,此時人之子蒙上了一層神性的光輝,死亡和濟世救人的神圣目標是相聯(lián)系的,因而受刑更使他自覺其崇高,而從被釘殺的痛苦超越,將痛苦升華為復仇的大歡喜,精神的不在場靠著肉體的疼痛標記了自己的在場。值得一提的是“玩味”一詞,魯迅用了三次“玩味”, “玩味”表現(xiàn)出了自我的超脫之感,肉體即將走向毀滅然而精神則在痛苦的掙扎中趨向崇高,精神的觀瞻帶來了大歡喜和大悲憫,在生死存亡之際,耶穌將渺小的感情與必然死亡的命運給了和預支給了他的敵人,而將高高在上的詛咒的特權與他的敵人“求之不得”的永生歸諸自己。這種心靈的“玩味”在兩種視界的觀照下充滿了復調的意味。在耶穌看來,以色列人的行為愚昧而殘暴,釘殺救贖他們的神之子其實就是在釘殺他們自己,或者說他們的未來,這不禁萌生一層深深的悲哀。而在以色列人看來,他們的行為順天應地,同時在戲弄和釘殺神之子的過程中獲得將殘酷戲劇化所帶來的歡喜的悸動?!巴嫖丁奔扔凶晕矣^照下他人的可悲,又有自身的痛楚和這種痛楚在他人表現(xiàn)出的歡喜,它是在被動的大局面中構造的局部的主動,但卻更加從容,更加博大,仿佛是神的普視眾生,在忍受和承受當中觀照人類的可悲與可恕,復仇里面包含了更高意義上的拯救。先覺者的受難一方面獲得了精神上“神之子”的超脫,一方面在忍受肉體上“人之子”的痛苦中加強了他的現(xiàn)實性和世俗性。
三、永恒的復仇
“遍地都黑暗了”,耶穌高呼“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反問上帝對自己的離棄,但在最后多加了一個“!”意味著這不僅是耶穌對上帝的詢問,也確證了神對耶穌的離棄,魯迅懸隔了一位超絕的神,并將其轉換為虛空。神性光輝的隕落象征著啟蒙的現(xiàn)實性,也表明了魯迅對現(xiàn)實的關注與對未來黃金世界的否定。遍體鱗傷的“人之子”顯現(xiàn)了人性的膨脹,人們在釘殺人之子之時也是在釘殺他們自己,耶穌之死是“一個”人的受難,也是一個“人”的受難。耶穌神性的消失、人自身肉體的隕滅、先覺者精神的無處安放,使得遍地都黑暗了,十字架虛空了,信仰的被遮蔽、現(xiàn)實的不可挽救使一切陷入虛無之中,一無所有的虛無是黑暗本身。虛無正是啟蒙者的精神走向,正如“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它使得啟蒙走向永恒。遍地黑暗,世界陷入虛無的境地,被上帝離棄了的神之子最終顯現(xiàn)出人性的本質,肉體雖在以色列人的釘殺中隕滅,但永久的人性卻在無境的虛無中永生,當拋諸一切牽絆后,啟蒙也就永恒的具有了韌性的戰(zhàn)斗精神,一無所有也便無所懼,啟蒙之路也便走得更堅定,正如求乞者一樣,走向虛無也便走向永生。
結語:
《復仇(其二)》借助象征性意象——耶穌—魯迅—先覺者,其自身來自于民間這一根本,引發(fā)啟蒙者悲憫之心。先覺者觀察到了人類的苦難,并報以強烈關注,同時深刻意識到只有在人類全部得救后才能達到自我救贖,否則只能受難。這種受難是雙重的:以自己之受難將“眾人”救贖、同時自己也才能獲得拯救。詛咒來自于清醒的意識,覺醒帶給魯迅的是俯視眾生的姿態(tài)以及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識。這種精英意識在“看客”的關注中被解構,虛無使得魯迅戰(zhàn)士的姿態(tài)更加堅毅。《復仇(其二)》中啟蒙的精神走向是趨向永恒的。
參考文獻:
[1]浙江魯迅研究協(xié)會.魯迅研究論文集[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
[2]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1918—1983)[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6.
[3]錢理群.心靈的探尋[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4]李玉明.“人之子”的絕叫[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5]王富仁,趙卓.我看魯迅:突破盲點——世紀末社會思潮與魯迅[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1.
[6]孫玉石.魯迅《野草》的生命哲學和象征藝術[J].魯迅研究月刊,2005,06: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