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攝影人向往的地方,這里的風光和人物,始終為廣大攝影人熱衷和喜愛。陸平拍攝的西藏風光作品,以光影為思路,并輔以極為細膩的攝影表現(xiàn)手法,為我們展現(xiàn)了西部恢弘的風景和獨特的意蘊。
風光攝影和人文攝影哪個更具魅力、更有生命力?在攝影界的爭論由來已久。我認為任何題材、任何方式、任何形式的攝影作品只要拍好了,都會產(chǎn)生各自不同的魅力和生命力,只是隨著觀者對審美和藝術(shù)品內(nèi)涵理解力的提高,攝影人已經(jīng)不能再靠照相機的專業(yè)性來彰顯自我的攝影個性了。
攝影是看的藝術(shù),所以我的理解是在多拍的前提下,首先是要多看,無論是攝影佳作還是美術(shù)繪畫,都可能讓我快速地汲取藝術(shù)精華。多研究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內(nèi)涵以及各種呈現(xiàn)形式,可以讓自己跳出固有思維模式,提升自己的藝術(shù)修為。
西藏,也許是每個人都想到達的地方,那里有著讓人心曠神怡的高原風景,有著神奇的宗教信仰,有著質(zhì)樸的藏族同胞。那里風清日麗、牧場豐盛、雪山偉岸、湖泊澄明……但也并非任何時候都能拍出風光佳作。什么地方、哪個季節(jié)、何種天氣能拍出適宜這個地理位置的好片子,都應該提前做好拍攝預案,做到胸有定見、心中有數(shù)。
西藏地區(qū)海拔高,一些地方道路崎嶇、人跡罕至,對攝影人的身體條件要求較高,除了有對美好風光的憧憬,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也有嚴苛的要求,最好是配備性能上佳,油品要求不高的越野車。在攝影器材的選擇上,除了拍攝一些需要突出前景的畫面時需要使用廣角鏡頭外,中長焦段的鏡頭使用概率非常高,因為西藏地域極為廣闊,中長焦鏡頭壓縮空間的特性可以更好地將主體、陪體涵蓋在同一畫面中,同時也減少了在空氣稀薄的高原環(huán)境中頻繁行走的概率,以保持良好的體能。
對于風光攝影而言,日出與日落前后的光影是最具魅力的,西藏更是如此,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會把目標和精力放在具有更豐富的色彩及光影元素的清晨及傍晚。當然,在多數(shù)情況下,西藏獨特的天氣往往不會令人失望,因此,拍攝怎樣的風景以及怎樣拍攝出與眾不同作品是需要提前思考的功課。所以觀察地理環(huán)境,思考如何構(gòu)圖,做到有的放矢的拍攝是西藏風光攝影的關(guān)鍵。
風光攝影是一個大概念,鑒于西藏風光的獨特性,我預先思考了兩個要素來體現(xiàn),一是光影,二是色彩。因為這是西藏高原氣候最關(guān)鍵的特點。其次,我所理解的風光作品既要有中國畫的詩意與神韻,又要有西洋畫的寫實與色彩。力求把握畫面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達到攝影畫面與意境相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