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明/文
“小善”不是“善”
●田秀明/文
晏子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有一年冬天,身為齊國丞相的晏子外出公務,那個冬天特別的冷,刺骨的寒風錐子般直往人的衣服里面鉆,坐在馬車上的晏子緊了緊身上的皮襖,把頭縮進暖融融的皮毛里,隨著馬車的顛簸打起盹來。馬車經(jīng)過一條小河的時候,晏子被一陣嘈雜聲吵醒,不明就里的晏子掀開車上的簾子,下車想看個究竟。原來是一群老百姓光著腳丫子,正在涉水過河,冰冷的河水凍得一群人直咋呼。晏子心中不忍,叫過自己的馬車,將在河邊等待的老百姓一一馱了過去。老百姓對晏子愛民如子的做法感激涕零,并且口口相傳大為贊賞,晏子在齊國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也愈加高大起來。
第二年的冬天,天還是那么的冷,晏子再一次經(jīng)過那條河,又碰上了一群老百姓在赤足涉水過河,晏子還是和一年之前一樣,讓馬車將他們一一馱過河去,晏子的行為也再次贏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晏子兩次載老百姓過河的事情傳到了孔子的耳朵里,孔子對晏子的做法非但沒有些許的褒獎,反而是嗤之以鼻??鬃右稽c都沒有給晏子面子,義正辭嚴地指出,晏子的行為第一次尚算得上可圈可點,第二次就有點沽名釣譽了。作為一國之相,如此重復的“小善”只不過是婦人之仁,小恩小惠對老百姓的生活于事無補,脫不了為自己的為官之道賺點兒政績的嫌疑。如果說晏子是一個心中有老百姓的丞相,一年之后就應該在那條河上架好一座橋,讓老百姓不再受赤足涉水之苦,也不必要老百姓去感誰的恩,戴誰的德,這才是一個稱職的丞相應該做到的。孔子對晏子的評價毫不留情,“晏子,小人也”。
做官做到丞相 “大人”的晏子,在孔子的眼里倒成了“小人”,就是因為晏子只是一味地 “小善”。其實“小善”可以有,如果只是一味地“小善”,沒有從根本上去替老百姓著想,為老百姓辦事,“小善”一定不是“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