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琪
【摘 要】《城堡》是卡夫卡的經(jīng)典之作,它浸透了卡夫卡對猶太民族的認同,在曲折的人生中不懈地追尋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關(guān)鍵詞】《城堡》;卡夫卡;猶太民族認同
中圖分類號:I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44-01
卡夫卡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他是老大,家中還有兩個弟弟、三個妹妹,其中一個弟弟早夭??ǚ蚩ǖ耐晔枪陋毜?,妹妹們與他存在隔閡,而父親是一個身體健壯、脾氣暴躁而又極其專制的一個人,他對卡夫卡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正如《致父親的一封信》中所說的那樣,卡夫卡一方面非常敬佩他,一方面又極其厭惡甚至想要擺脫他。對父親的這種抗拒如同他對猶太民族的抵觸一樣,正是由于猶太人的身份帶給卡夫卡無法言明的痛苦,激發(fā)著他去追尋自我的意義,才產(chǎn)生了《城堡》這一里程碑式的偉大作品。
個人意義上的追尋當然取代不了群體的民族意識,但卡夫卡作為一個藝術(shù)家,將人民痛苦的生存體驗投射到作品中??ǚ蚩ㄊ窃鯓涌创约旱莫q太身份呢?這一問題探索起來很復(fù)雜,原因是卡夫卡對猶太人及猶太教的看法是變化的:從抵制到接受,但并未呈現(xiàn)出完全認同自己的猶太身份。盡管如此,卡夫卡仍然不能擺脫自己的猶太身份。畢竟卡夫卡的家族是猶太民族,猶太民族的文化語境是卡夫卡思想根深蒂固的文化基礎(chǔ),盡管卡夫卡想努力擺脫掉這個民族對他的影響,但并未如愿。當然,我們這里的猶太民族并不是指猶太教的信仰,而是指卡夫卡生活的根基所在,也就是卡夫卡與生俱來的背景和文化。
《城堡》的開頭講述K要去的城堡山籠罩在一片神秘的黑暗之中,K站在村口久久地佇立,可是眼前白茫茫一片。這一場景正是說明了卡夫卡對于猶太民族的未來絕望之情,他看不到自己的前路在哪里,猶太身份帶給他更多的迷惘和惆悵??ǚ蚩ㄗ鳛楠q太人的生活體驗是很深刻的,他預(yù)言:這個多難的民族未來將會出現(xiàn)大量的犧牲,甚至?xí)袣缧缘拇驌?。小說中,每一次K快要接近城堡的時候,總有人來阻擾。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殘酷的現(xiàn)實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K的面前,而K的身份并不合法,他只是一個暫住者,沒有進城堡的權(quán)力。對于這種尷尬的弱者身份,卡夫卡深知這個多難的民族有巨大的不安,是世界眾多民族中少有的集體性不安。這種內(nèi)心上的不安更多地表現(xiàn)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安,這樣我們就可以解釋有關(guān)猶太民族的這種心理了,他們認為極少有東西是完全屬于自己的,只有握在手里的東西才真真切切地屬于自己,這在小說中的體現(xiàn)是K的兩個老助手,他們本來和K是認識的,見了面卻說從未見過,而且對土地測量也聞所未聞。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和K作對,K進入城堡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我們不得不承認,卡夫卡的預(yù)言是準確的,他從自己的個人體驗中清晰地看到猶太民族悲慘的未來。德國作家黑塞認為卡夫卡是一位天才預(yù)言家,他極其敏感地洞察出這個偉大民族的災(zāi)難性遭遇,卡夫卡對于猶太民族的認同是充滿痛苦的人生感悟??ǚ蚩偸悄軐⑺磉_的意圖用隱喻的方式傳達出來,他的創(chuàng)作力度是如此卓越,然而他自己卻沒有察覺到?!q太人”這個詞并沒有在小說中出現(xiàn),而且在卡夫卡的其他小說或短篇小說中也并未出現(xiàn),然而我們可以看出卡夫卡想要在《城堡》中展示的既偉大的而又極具悲劇性的圖景。
法國著名的批評家羅杰·加洛蒂曾指出:卡夫卡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猶太人,但同時也是一個與猶太人社會決裂的猶太人??ǚ蚩ㄔ谛≌f中對猶太民族認同抒寫得淋漓盡致,從《城堡》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民族認同既是有形的存在,也是無形的存在,正是卡夫卡對民族歸屬感的敏銳感受力帶我們走進猶太人的世界??ǚ蚩ㄔ谶M行猶太身份認同的過程中是痛苦的,他要將猶太人的身份撕裂開來,預(yù)示猶太民族的苦難,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
參考文獻:
[1]維利·哈斯編,葉廷芳,黎奇譯.卡夫卡致密倫娜情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179.
[2]克里瑪著,崔衛(wèi)平譯.布拉格精神[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72.
[3]羅杰·加洛蒂著,吳岳添譯.論無邊的現(xiàn)實主義[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112.
[4]米蘭·昆德拉著,唐曉渡,劉曉東譯.小說的藝術(shù)[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11.
[5]馬克斯·勃羅德.無家可歸的異鄉(xiāng)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8.81.
[6]克勞斯·瓦根巴赫.卡夫卡傳[M].周建明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