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遲文秀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細節(jié)和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領會“作文來源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的寫作真諦;能力目標:學會捕捉生活中愛的細節(jié),做到于細微處見親情;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充分感受和體悟至愛親情,并懂得珍惜父母的愛。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從平凡生活中感受至真至純的親情;運用生活化的典型細節(jié)和瞬間的特寫鏡頭展示親情。
【教學難點】運用細節(jié)描寫方法對人物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體現(xiàn)真摯的情感。
【教法與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探究教學法。
【教學流程】
一、親情導入
師:同學們,假如今天就是你的生日,請你設想一下,這個生日會怎么過呢?
生:媽媽會為我買來蛋糕,做上一大桌好吃的。
…………
師:是的,每當我們的生日,父母總會買來蛋糕,做上一桌豐盛的飯菜,為我們慶祝,滿足我們?nèi)舾蓚€小小的愿望。我們也許一直都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切??墒牵闶欠裣脒^,這一天曾經(jīng)是母親的受難日?你是否因為母親所承受的痛苦而對她說過一聲“謝謝”。
生:很慚愧,從未有過。
師:父母的愛就是如此平凡。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條河流。那么,父母就是生命的發(fā)源地。他們靜靜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一路陪伴我們穿過礁石,越過險灘,直到他們最后枯竭??墒?,這條河流卻常常給我們以平靜的感覺,這河流底下的世界到底有多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也走進父母生命的河流,去探求其中的歡歌與淚水……(板書:靜水深流。)
(設計意圖:以生日話題導出主題,平淡卻又真實,先“隱藏”意圖,讓學生明白平凡的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蘊涵著豐富的寫作素材,為下一個板塊作鋪墊,在此基礎上把生命比作一條靜靜流淌的河流,給學生展示子女與父母這兩條生命之流的軌跡,從而引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二、探尋生命源頭
師:民間有句老話“兒奔生,娘奔死”。為了我們的降生,母親將承受怎樣的痛苦與危險呢?下面,請看一組剖腹產(chǎn)的圖片。(出示幻燈片)此刻,你的心情如何呢?
生:驚訝,母親竟然忍受了如此的痛苦生下了我,她付出太多!
…………
師:我也是做了剖腹產(chǎn)手術(shù)才生下我兒子的,這是我寫給他的一首小詩(師朗讀詩歌《世界上最愛你,我的寶貝》)。這是一個母親的真實感受。那么,你呢?請同學們以四人為一小組,以“我的生日,媽媽,那是您的受難日……”開頭,說出此刻你的內(nèi)心感受。然后小組推薦,全班交流。(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交流。)
…………
(設計意圖:音樂與圖片喚醒了學生內(nèi)心最柔弱的部分,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學生被圖片震撼的同時,教師的下水詩歌又是一次對學生靈魂的洗禮,于是,學生就會自然道出對母愛的真實理解,體現(xiàn)了作文課的“語文味”。)
師:人們常說:“母愛似水,父愛如山?!备赣H和母親,就像大地上的長江與黃河,是我們生命中的動脈和靜脈。他們的肩上擔著自己的苦楚,擔著我們的生命。
三、捕捉親情點滴
師:在這些幸福的細節(jié)之中,我們一天天長大,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然后,請說出哪一幅圖片中的哪一個細節(jié)最讓你感動,為什么?(學生觀看一組體現(xiàn)父愛母愛的圖片。)
生:最讓我感動的是母親背起殘疾女兒的那張圖片,腰背彎曲的母親奮力背起癱瘓的女兒,她很小心,生怕把女兒摔了,在她的心目中女兒就是整個世界。
…………
生:最讓我感動的是在地震后的廢墟里跪?qū)づ畠旱谋锤赣H那張圖片。這是一個地震中許多父親的一個縮影。骨肉之親,感天動地!
師:汶川地震后,一位英籍華人寫了一首詩《路茫?!?,我來讀給大家聽一聽:多想聽你唱山歌,多想看你讀書忙;多想罵你睡懶覺,多想讓你背爹娘。為何回家多艱險?為何天地變荒唐?只要再喊一聲爸,老爹此生無愿望。很多父親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父愛,什么才是最平凡的英雄父親。那么,我們該如何運用我們的文字,來表達這世界上至真至純的愛呢?
師: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歷來被譽為描寫父愛之經(jīng)典,接下來就讓我們齊讀望父買橘的片段,小組合作探究:這個片段中,作者是如何展示至真父愛,并思索父親的愛為何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生齊讀《背影》片段。)
生:我認為朱自清先生在望父買橘這個片段中,對父親的動作描寫很出色,如“攀、縮、微傾”,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一位步履蹣跚,卻滿含深愛的父親形象。
…………
師:同學們,感謝你們用睿智的頭腦、充滿愛的心靈,再次重溫經(jīng)典,你們的答案就代表著你們對愛的理解,小結(jié)一下細節(jié)描寫技巧:
真實:細致觀察,尊重客觀實際;
典型:精心剪裁,凸顯人物個性;
生動:精雕細刻,留下傳神片段。
(設計意圖: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各自的困惑并進行討論。學生在寫討論筆記的同時,把研討中有代表性和有難度的問題拿出來,全班討論。教師參與小組討論,適時引導點撥。學生先質(zhì)疑,再合作探究,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在這一過程中使寫作技巧一步步清晰。)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如果要你續(xù)寫下面這兩個片段,來表現(xiàn)真摯的父愛或母愛,你會對人物進行哪些具體的描寫?
片段一:那個秋風蕭瑟的傍晚,看到同學們都拿著高分的試卷跑回家時,我失落地看著自己手中那近乎不及格的試卷,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似。我拖著顫抖著的身體回到家,腦海中媽媽那期待的目光刺痛了我的心,媽媽對我是滿懷期待,可我卻考出這樣的成績來,怎么對得起媽媽呢?想著,淚水悄無聲息地劃過我的臉頰,推開門,媽媽……
片段二:七八歲的一天,爸爸騎著摩托車帶我去外婆家。在一個轉(zhuǎn)彎角,剎車突然失靈了。在車子摔倒的瞬間,爸爸……
(每組討論推薦出寫得最好的一篇在全班展示,但小組要說明推薦的理由。展示后要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是:①是否捕捉最典型的親情細節(jié),描寫是否生動;②是否運用多種描寫相結(jié)合,運用哪幾種描寫;③是否抒寫內(nèi)心的感動。采取作者自評、小組評、其他同學評、老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
(設計意圖:師生合作評價作文的用意有以下幾點:其一,加強同學們之間的交流,提高分享與合作、借鑒與學習的能力。其二,教師對每篇例文的點評,扣住本課教學目標,做到重點突出,使學生學有收獲。最后,營造一種民主合作的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
四、且行且思且惜
師:請同學們觀看影片《美麗人生》片段。兒子小約書亞從鐵箱子里爬了出來,高興地投進媽媽的懷抱舉起雙手說:“我們贏了!”父親圭多卻為了自己心愛的人死去了,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刻依舊幸福和快樂,因為他把愛永久的植入兒子心田。(播放背景音樂) 看著日漸老去的父母,我親愛的同學們,你最想對父母說什么呢?請思考半分鐘,然后用一兩句深情的話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生:昨天,看著奶奶哆嗦著手吃飯,我站在她的身后,摩挲著她的滿頭白發(fā),捏捏她瘦削的肩膀。我在想,父親、母親也會有這樣一天,我舍不得你們就這樣老去啊。
…………
師:同學們,老師為你們驕傲,因為我看到,你們長大了。養(yǎng)兒方知父母苦,面對日漸衰老的父母,我真想握住他們的手,對他們說:“爸爸媽媽,真想下輩子給你們做一回父親、母親。讓我也嘗嘗你們的艱辛,讓我也像你們愛我一樣愛你們;讓我天天做好飯好菜給你們吃;讓我保護你們,誰也甭想欺負你們?!钡牵抑?,我們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珍惜父母的每一份牽掛,珍惜父母在世的每一天,珍惜父母賦予我們的寶貴生命。(小結(jié):靜,就是摯愛的完滿;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摯愛的體現(xiàn);深,就是生命的蘊集。)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徜徉在父母生命的河流中,我們用真情去體悟真情,用真情去寫我真心。你說出的和寫下的這些文字,無論是長還是短,我相信,那都是你最真心的話。把它們連起來,稍加修改,我相信,那就是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晚上回去,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我希望,在你們爸爸媽媽生日那天,也為他們送上蛋糕,點燃蠟燭,對他們說一聲:“生日快樂!謝謝你們,爸爸媽媽!”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教學實踐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充分重視了學生的聽說讀寫。學生活動充分,多種感官被調(diào)動起來,課堂參與度高。)
【反思】
記得北大教授曹文軒曾說過:“中國的教育緯度中缺少一個重要的緯度,就是情感緯度?!眲偺ど瞎ぷ鲘徫粫r,一位老教師也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真正的作文是不教技巧的?!彼?,我才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課。
一、情景相融,把握生命中的美好
以水為喻,通過“探尋生命源頭——捕捉親情點滴——且行且思且珍惜”三個環(huán)節(jié),把觸發(fā)學生去感悟親情和學習作文的細節(jié)描寫技巧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整節(jié)課教學力求重點鮮明,有所突破。從學生臉上流淌的淚水及筆下深情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啟發(fā)性的課堂才是作文教學的正途,德育、閱讀、寫作三結(jié)合的語文課才是最有實效的語文課。
二、作文教學需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
結(jié)束授課后,個人覺得如果在細節(jié)描寫技巧的歸納上,對“寫真:選身邊事,抒心中情;寫實:抓動情點,以小見大;寫細:鮮活細節(jié),凸顯人物”再進行擴展,對修辭、句式、語言詩意化等知識進一步點撥,我想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來說,會更有幫助。
總之,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還需多動腦,多思考,多反思,讓語文課堂成為詩意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