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飛
對于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通過正規(guī)的保守治療是可以緩解的,但也有一部分人椎間盤突出較嚴重,比如椎間盤外環(huán)撕裂導致髓核脫出,伴有后縱韌帶骨化,這類的患者如果通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往往就需要手術治療。
一般人一談到手術就很害怕,從心理上認為需要做手術的都是“大病”。所以很多人寧愿忍著疼痛不斷尋求非手術治療方法。
隨著醫(yī)學的進步,腰椎間盤的手術也變得越來越微創(chuàng)化,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不用擔心自己要做一個大手術。很多醫(yī)院正在開展腰椎間孔鏡的手術,究竟這項技術是什么?真的有那么好么?所有的腰椎間盤突出都適合做么?這里我就來揭開其神秘的面紗,讓大眾看看腰椎間孔鏡手術的真面目。
腰椎間孔鏡
椎間孔鏡與脊柱內窺鏡類似,是一個配備有燈光的管子,它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進入椎間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區(qū)實施手術。
腰椎間孔鏡儀器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使用起來可是很需要技術的,操作的醫(yī)生需要經過嚴格培訓,目前一般大醫(yī)院都有專門的醫(yī)生做腰椎間孔鏡治療,不是每個醫(yī)生都可以做的。
醫(yī)生在術前,通過對患者病變的影像學資料進行嚴格測量和評估,然后選好進針點,僅僅在皮膚上切一個5毫米左右的小口,將椎間孔鏡在透視下進到椎間孔的位置,椎間孔的位置往往就是椎間盤壓迫神經根的位置,另外,椎間孔也是進入椎間盤的天然入口,不需要破壞脊椎,儀器的頭端有鏡頭和光源,鏡頭所見傳到顯示屏上,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然后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去除骨質、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huán)。手術創(chuàng)傷小,皮膚切口如同一個黃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毫升,術后僅縫1針。是同類手術中對病人創(chuàng)傷小、效果好的椎間盤突出微創(chuàng)療法。
腰椎間孔鏡治療的好處
首先,腰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創(chuàng)傷很小,只需要局部麻醉,而且切口往往只有幾毫米,有的甚至都可以不用縫合。當然,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就快,住院兩三天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可以在直視下進行手術操作,損傷神經的風險較小。最后還有一個好處是手術對脊椎結構無明顯損傷,若微創(chuàng)手術效果欠佳,對于以后做開放性手術影響不大。
腰椎間孔鏡治療的適應證
不是每個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都可以做椎間孔鏡或者微創(chuàng)手術。椎間孔鏡的絕對手術適應證是:單側下肢疼痛或者麻木,影像學結果證實是相應一側椎間盤突出,經過正規(guī)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椎間孔鏡手術,這種患者比較常見,手術效果也滿意。當然,適不適合做椎間孔鏡手術是需要經過醫(yī)生嚴格評估的,一般手術經驗豐富的醫(yī)生手術的效果也就好一些。
醫(yī)學的進步給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福音,目前,也有一些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愿意接受椎間孔鏡的微創(chuàng)治療,不愿忍受疼痛慢慢保守治療。醫(yī)學的進步帶來了治療方案選擇的多樣性,最終的治療方案一般都是醫(yī)生結合患者的要求和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