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電影《南昌起義》:打響重大革命歷史片創(chuàng)作“第一槍”

2016-08-06 22:11:30危春勇
黨史博覽 2016年7期
關鍵詞:南昌起義歷史

危春勇

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其功績早已載入史冊。本世紀伊始,新華通訊社將南昌起義評為20世紀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20件大事之一。

1981年7月1日,直接反映這一光輝歷史的彩色寬銀幕故事片《南昌起義》,作為向中國共產(chǎn)黨60周歲生日的獻禮片,開始在全國各地上映。此前在銀幕上,還沒有聚焦過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影片。

這部革命歷史題材大片,從醞釀拍攝到正式上映,歷時4年。該片不僅首次在銀幕上全景式再現(xiàn)了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英勇果敢打響第一槍的偉大壯舉,而且也為中國影壇如何真實、準確、藝術地反映和表現(xiàn)重大革命歷史事件“鳴放”了成功的“第一槍”。

值此電影《南昌起義》問世35周年之際,筆者根據(jù)自己的親歷見聞和采訪所得,披露和介紹該片創(chuàng)作拍攝的一些內(nèi)情。

電影藝術家趙丹最先參與《南昌起義》籌備

談電影《南昌起義》,必先從話劇《八一風暴》說起。因為這部影片,是以話劇《八一風暴》為基礎進行電影化再創(chuàng)作的。

《八一風暴》是由江西省話劇團演出并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一出經(jīng)典劇目。1958年8月1日,《八一風暴》在英雄城南昌正式公演,反響相當熱烈,經(jīng)過打磨之后,被定為進京向新中國成立10周年獻禮的劇目。

1959年9月10日,《八一風暴》在北京獻禮演出后,得到首都文藝界的高度評價,成為人民群眾和文藝界公認的優(yōu)秀話劇劇目。在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上海戲劇學院,全國許多省話劇團、京劇團、評劇團等紛紛演出或移植演出《八一風暴》,使歷史上的八一南昌起義更加深入人心。

在“文化大革命”中,話劇《八一風暴》被江青一伙誣蔑為“大毒草”,被打入“冷宮”達10年之久。直到粉碎“四人幫”后,與觀眾久違的《八一風暴》才得以重新活躍于舞臺之上。江西省話劇團復排《八一風暴》,又先后對劇本做了兩次重大修改,在省內(nèi)外巡演一路火爆。

該劇在上海演出期間,吸引了眾多文藝界人士的目光。上海電影制片廠的領導和不少知名藝術家觀看了《八一風暴》的演出,并萌發(fā)了將其改編成電影的想法。這其中便有電影藝術家趙丹。作為這部影片的最早參與籌備者,他為此付出了較多的心血。

趙丹在20世紀30年代即從事電影工作,是新中國成立后銀幕上首屈一指的實力派男星,也是60年代初文化部評出的“22大電影明星”之一。趙丹與周恩來交往甚篤,他對周恩來非常有感情。粉碎“四人幫”后,舞臺上相繼出現(xiàn)一批反映和歌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光輝形象的戲劇作品,這也激發(fā)起趙丹在銀幕上塑造周恩來形象的追求與熱望。

1977年春夏,趙丹受組織指派,帶著創(chuàng)作反映八一南昌起義革命歷史題材故事片的使命,沿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自南昌到九江,登廬山,下安源,轉(zhuǎn)武昌及湖南,瞻韶山,直至廣州黃埔后,又上井岡山,一路采訪調(diào)查,廣泛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為影片做著精心的準備。行程中,收獲甚豐、激情四溢的趙丹于國慶之日,興致勃勃地寫下了《老兵行》的詩篇,刊登在當年第10期的《人民電影》雜志上,詩的最后兩句是這樣寫的:“等閑磨難淬筋骨,抖擻須眉繪英雄。”然而,十年“文革”中經(jīng)受的磨難和摧殘,使趙丹的身體每況愈下。在南昌采風期間,他曾因病不得不住進江西省人民醫(yī)院治療。

1978年,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了反映黃泛區(qū)人民斗爭生活的大型彩色故事片《大河奔流》,準備向新中國成立30周年獻禮。根據(jù)劇情,影片下集結束部分,將首次出現(xiàn)由演員扮演的周恩來形象。趙丹為此多方奔走,希望在影片中扮演周恩來,并精心準備,請專人為他設計了定裝照。影片正式開拍時,趙丹卻接到了不讓他演周恩來的通知,原因是有領導同志認為趙丹不適合演周恩來。這給他以沉重的打擊,至死都難以釋懷。

1980年10月10日,正當電影《南昌起義》在南昌轟轟烈烈地拍攝時,趙丹帶著諸多未了的心愿,在北京醫(yī)院離開人世。出師未捷,給夢寐以求拍“八一”、渴望在銀幕上塑造周恩來形象的一代影帝,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江西方面和上海電影制片廠就電影拍攝多次商談

中共江西省委對在銀幕上反映南昌起義的革命史實非常重視,特別是時任省委書記的白棟材對此專門做過指示。據(jù)當時在省文化局主持全面工作的張濤回憶,白棟材書記曾對他說:“我們在革命搖籃井岡山和八一起義所在地的省份工作,連這些重大革命題材的電影都搞不出來,怎么對得起無數(shù)犧牲的烈士和江西父老?!彼€叮囑張濤:“省文化部門一定要下大力氣抓出來,省委將大力支持!”

為此,江西省文化局專門召開會議傳達和具體研究落實省委的指示,并于1979年上半年決定由省話劇團抽調(diào)創(chuàng)作人員吳安萍、徐海秋等,組成八一起義電影創(chuàng)作組,以話劇《八一風暴》為基礎,重新創(chuàng)作電影文學劇本。劇本寫出并幾經(jīng)修改和補充后,初稿送交上海電影制片廠電影文學編輯部審閱。白棟材和省委幾次聽取張濤搜集到的上影廠對劇本的編審意見。

經(jīng)白棟材同意,張濤還專程赴上影廠會見該廠領導丁一、石方禹、李則吾等,當面轉(zhuǎn)達中共江西省委的意見,希望對拍攝電影《南昌起義》給予大力支持。幾次商談,終于就這一電影的拍攝達成了合作意見。

上海電影制片廠對拍攝反映南昌起義史實的故事片認真對待并高度重視。該廠頗有文才的專業(yè)編劇李洪辛,被廠領導指定負責電影《南昌起義》的劇本創(chuàng)作。

李洪辛是一位有著豐富舞臺和電影劇作實踐經(jīng)驗的資深編劇。1960年,他曾與江西作者彭永輝合作,創(chuàng)作反映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劇本《燎原》,它被看作其代表作。1964年,李洪辛還創(chuàng)作了與江西有關的電影劇本《景德鎮(zhèn)傳奇》。創(chuàng)作劇本《南昌起義》之后,李洪辛又與彭永輝合作,創(chuàng)作出了《燎原》的續(xù)集《大澤龍蛇》,并投入拍攝。

盡管對江西題材比較熟悉,但李洪辛仍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接受《南昌起義》劇本創(chuàng)作任務后,年逾花甲的他閱讀了100多萬字的文獻資料和歷史人物的著作,并深入到南昌、武漢、廬山、九江等地,訪問紀念館、黨史專家和南昌起義的親歷者。在吳安萍、徐海秋、周大功的電影劇本初稿基礎上,嚴格按照電影的手法和特點進行再創(chuàng)作,寫出了電影《南昌起義》最新劇本,其一大突破是直接反映歷史事件本身,并將重要歷史人物真名實姓地寫進劇本之中。

1980年5月,上影廠為電影《南昌起義》的拍攝配備了強大陣容:由著名導演湯曉丹執(zhí)導,副廠長韓尚義任總美術師,攝影師是沈西林,作曲者是呂其明。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幾位都是當時享譽影壇的重量級人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即從事電影或革命工作,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頗為老到,足見上影廠對該片的重視程度。

根據(jù)廠領導的要求,電影《南昌起義》必須在1981年4月出標準拷貝,以向建黨60周年獻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要完成這樣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影片拍攝,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為了搶時間,湯曉丹和十來個主創(chuàng)人員坐在一起,對劇本初稿逐場討論,進行修改和精簡,將原劇本中近60個人物壓縮為三十幾個,而真正與南昌起義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只保留了十幾個,其余十幾個人物則是虛構的藝術形象。編劇李洪辛立即根據(jù)集體討論的結果寫分場提綱,寫出一場就交導演分鏡頭。湯曉丹后來形容說“是用流水作業(yè)的方法在搞這次突擊任務的創(chuàng)作”。

在安排一名副導演去全國各地挑選特型演員的同時,湯曉丹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和制片主任沈錫元、攝影師沈西林、總美術師韓尚義、錄音師周恒良等一道,帶著手抄復印的分鏡頭劇本到武昌、漢口、九江、南昌、廬山等當年八一起義經(jīng)過的路線和有關人物居住過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并找景。

各項工作準備完畢,1980年9月19日,電影《南昌起義》正式出外景開機拍攝。已滿70歲的老導演湯曉丹率攝制組奔赴江西,輾轉(zhuǎn)于廬山、九江、星子和南昌等地實景拍攝。星子縣城南部的百年老街西寧街,年代久遠,古色古香,曾是當?shù)刈罘比A的商貿(mào)中心。因保存完好,風物依舊,《南昌起義》在此拍攝時,幾乎沒有搭設什么場景,只是掛了幾個招牌做了少許點綴,就啟動了攝錄設備。劇中周恩來與賀龍見面的戲就是在西寧街旁一棟白色樓房前拍攝的。

南昌實地取景拍攝留下閃光足跡

1980年,對于南昌來說稱得上是電影之年,半年間先后有兩部對江西比較重要、與南昌密不可分的故事片在這里擺開了“戰(zhàn)場”,這在此前或之后都不曾有過。4月,長春電影制片廠反映方志敏烈士獄中斗爭故事的電影《血沃中華》來南昌拍攝;10月,英雄城人民又迎來了在銀幕和膠片上演繹英雄業(yè)績的上海電影制片廠《南昌起義》攝制組。

當時筆者是一個酷愛電影的青年,有幸親歷這兩部電影相隔半年前后在同一街道的取景拍攝,印象深刻。10月11日,在經(jīng)過一番緊張的選點、排練后,“鐵軍進城受到市民歡迎”一場戲在今天的勝利路步行街拍攝。6個月前,同樣是在這條街道上,《血沃中華》攝制組拍攝了方志敏被押游街示眾的戲。只不過此次《南昌起義》的復古還原,規(guī)模更為龐大,人員更為眾多,場面更為壯觀,情景更為細致。

當天從勝利路中段至中山路中段,實行了交通管制,人員和車輛禁行,所有商場店鋪均關門歇業(yè),800多名警察在現(xiàn)場維持秩序,各個路口都有公安人員把守。為了再現(xiàn)當年鐵軍進城的英姿和歡迎盛況,省市有關方面動員了近5000名群眾當臨時演員,并組織了1000多名部隊戰(zhàn)士協(xié)助拍攝。勝利路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上掛滿了“大拍賣”“大廉價”“大放盤”的招牌,營造了電影里所需要的特定的歷史氛圍。

一大早,被邀請前來協(xié)助拍片的群眾,一隊隊井然有序地進入了拍攝場地。他們中間,有的身穿長衫馬褂,有的頭戴禮帽、手執(zhí)文明棍,有的西裝貼胸,有的旗袍裹身。工人、貧民、官商、學生、兒童等各種打扮的人物應有盡有。他們分別打著“南昌市工人聯(lián)合會”“南昌市學生聯(lián)合會”“南昌市商民聯(lián)合會”等旗號,佇立街道兩旁……

筆者至今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老導演湯曉丹身著一套灰白粗布制服,肩上掛著一頂草帽;上影廠副廠長、美工師韓尚義身體健壯,臉膛黑紅,鼻梁上架著一副寬邊眼鏡;副導演姚壽康則面容清瘦,黑發(fā)稀疏,穿著一件米黃色工作服。他們站在人群前面立起的一座供拍戲用的升降臺上,指揮調(diào)度,研究拍攝方案。

像這樣一個大型的群眾場面,想一氣呵成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幾經(jīng)排練之后,總指揮才發(fā)出了命令:“開始!”頃刻間,發(fā)電車馬達轟鳴,四五只聚光燈一起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支浩浩蕩蕩的人馬開了過來。前面是樂隊,緊接著是三匹駿馬,后面跟著整齊的大部隊。鐵軍隊伍在雄壯的北伐軍樂聲中,闊步前進。這時,彩紙飛舞,人聲鼎沸,夾道歡迎的工商學各界人士和群眾揮動著彩旗,高呼著“歡迎鐵軍!”“打倒蔣介石!”“打倒列強!”的口號。騎在駿馬上的賀龍、葉挺滿面笑容,頻頻舉手向群眾致意……當這些生動的場面被攝影師沈西林和陳永鈞一一攝錄到膠片上時,老導演和美工師相對點頭,表示滿意,副導演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由于各方配合有力,這場原計劃拍一天的戲僅用半天就完成了。

《南昌起義》攝制組在南昌的拍攝工作歷時半個多月,從江西大旅社舊址到賀龍指揮部,從朱德軍官教導團與花園角2號舊居到葉挺指揮部,從百花洲到狀元橋,再到水觀音亭,等等。凡當年起義軍戰(zhàn)斗過的地方,大都留下了攝制組為忠實再現(xiàn)歷史、最大程度上還原歷史的創(chuàng)作追求而灑下的辛勤汗水與閃光足跡。

湯曉丹將其定位為紀錄性歷史故事片

《南昌起義》的導演湯曉丹是中國電影的大家。1910年3月,出生在福建漳州華安。20世紀30年代初,湯曉丹在上海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先后導演戲曲片《白金龍》和故事片《飛絮》《飄零》等??箲?zhàn)爆發(fā)后,湯曉丹導演了抗日影片《上?;鹁€后》《小廣東》《民族的吼聲》等。香港淪陷后,他拒絕日本占領軍合作拍片的要求,前往重慶??箲?zhàn)勝利后,湯曉丹回到上海,拍攝了揭露國民黨腐敗統(tǒng)治的《天堂春夢》等影片。

新中國成立后,在上海電影制片廠工作的湯曉丹,重點轉(zhuǎn)向軍事題材電影的創(chuàng)作,曾拍過《勝利重逢》《南征北戰(zhàn)》《渡江偵察記》《紅日》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戰(zhàn)爭題材影片,積累了全面而又豐富的軍事知識與指揮拍攝千軍萬馬大場面的寶貴經(jīng)驗。這使湯曉丹贏得了“金牌導演”“銀幕將軍”“中國軍事題材電影之父”等諸多美譽?!拔母铩焙笃冢瑴珪缘づc天然、于本正聯(lián)合執(zhí)導的軍事題材故事片《難忘的戰(zhàn)斗》,曾使晚年毛澤東落淚。

因為在拍攝軍事題材電影方面多有建樹,上影廠將拍攝電影《南昌起義》的任務,交給了這位已到古稀之年的老導演。據(jù)湯曉丹回憶,1977年下半年,很少看話劇的他曾看過兩遍江西省話劇團演出的《八一風暴》,非常喜歡這個反映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劇目,當時腦子里也曾閃過將其改編成電影的念頭,但不久便聽說趙丹在搞這個題材,自己就沒有去考慮。

1980年5月上旬,湯曉丹接到廠長徐桑楚要他拍攝電影《南昌起義》的正式?jīng)Q定后,擱置手中籌備多時的《淝水大戰(zhàn)》拍攝計劃,全身心地投入到該片的創(chuàng)作中。他很快找來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77年4月出版的《八一南昌起義》一書仔細閱讀,悉心揣摩,隨即與編劇李洪辛等其他主創(chuàng)人員進行切磋,就影片如何拍攝、要拍攝一部怎樣的影片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富有實效的交流,在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這兩者的關系處理上取得了共識,并據(jù)此進行劇本修改和導演的二度創(chuàng)作。

在導演構思過程中,湯曉丹對未來影片的樣式、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處理、塑造典型藝術形象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反復思考和大膽探索,決定采用紀錄性歷史故事片的樣式,設想“把紀錄性的歷史材料和革命回憶錄、傳記文學有機結合起來,也就是把紀錄性的史實和革命藝術的動人內(nèi)容有機結合起來”。但同時,他深知“歷史故事片不是歷史,紀錄性歷史故事片也不是紀錄片”這樣一個原理。因此,在執(zhí)導過程中,他對歷史人物的刻畫、造型處理,或鏡頭分切,都力求樸實、自然,片中既有如火如荼的政治、軍事斗爭,又有濃烈的日常生活氣息。

在《南昌起義》的拍攝中,湯曉丹要求在調(diào)動一切藝術手段表現(xiàn)起義過程、刻畫人物形象時必須符合歷史事實,對如何處理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做了積極的探索,強調(diào)即使是虛構也要在事實的基礎之上來構思。比如影片在表現(xiàn)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wèi)公開叛變革命后,周恩來冒著生命危險,在白色恐怖下離開武漢到南昌舉行武裝起義,為此不得不化裝成老中醫(yī)出行的情節(jié),就是在江西星子縣拍攝外景時,從當?shù)貢暌槐居涊d有周恩來曾經(jīng)化裝成老大爺?shù)教K區(qū)的史料的小冊子上找到的依據(jù)。

湯曉丹的夫人藍為潔是上影廠的著名剪輯師,她負責剪輯的影片有不少是丈夫湯曉丹的作品。這次湯曉丹導演《南昌起義》,藍為潔又任剪輯師。筆者手頭上有一本1981年第1期的《電影故事》。在該期的封二畫頁上,刊登了電影《南昌起義》的劇照和13位人物造型照,其中有被譽為“銀幕上第一大嫂”的王馥荔扮演的鄧穎超,但后來與觀眾見面的電影里并沒有出現(xiàn)鄧穎超的鏡頭與畫面。顯然,影片的創(chuàng)作者在后期的制作過程中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和精心剪輯,遵循人物的最終出現(xiàn)要看是否符合影片情節(jié)和故事展開需要的邏輯,而不搞所謂的“戲不夠,名人湊”,也不是為了追求名人規(guī)模、名人效應而一味地羅列名人、展示名人。《南昌起義》創(chuàng)作者們的嚴謹態(tài)度和務實精神,由此也可見一斑。

孔祥玉版青年周恩來成銀幕經(jīng)典

《南昌起義》除反映驚心動魄的歷史場面外,還云集眾多的風云人物。據(jù)統(tǒng)計,影片中出現(xiàn)的真名實姓的著名歷史人物有16個之多。究竟怎樣讓他們在銀幕上如實地再現(xiàn)呢?經(jīng)過再三考慮,湯曉丹決定大膽使用那些觀眾并不熟悉的新演員上銀幕,并且首先要求形似,再通過排練指導,使演員與歷史人物在銀幕上縮短距離,進入神似。

“即使沒有化裝,也要像扮演的人物”,樣子像了,人物出場就使觀眾相信“他就是當年的周恩來、當年的賀龍,而不是哪個演員演的周恩來、演的賀龍”,無形中會使觀眾與銀幕上的人物產(chǎn)生更親切的感情交流。

按照湯曉丹的諄諄囑托,副導演沈淪等拿著歷史人物年輕時的照片,奔赴全國各大城市話劇團挑選演員,搜尋《南昌起義》中的“將帥”。經(jīng)過一番努力和對各地征調(diào)來的演員試鏡,“五大起義領導人”最終確定了扮演者。周恩來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孔祥玉扮演,賀龍由沈陽部隊空政話劇團的高長利扮演,朱德由成都市話劇團的劉懷正扮演,葉挺由上影廠青年演員王定華扮演,劉伯承由上海電影譯制片廠導演、配音演員孫渝烽扮演。三位話劇演員中,除劉懷正之前在電影《大渡河》中扮演過朱德外,孔祥玉和高長利還沒有拍過電影。

在電影《南昌起義》中,孔祥玉將青年周恩來的那種英氣、果敢和穩(wěn)健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這部電影中,周恩來的戲份最重,演員也最難選,既要表現(xiàn)他朝氣蓬勃、沉穩(wěn)堅毅的職業(yè)革命家的風度,又要突出他果敢干練、威武挺拔的軍人氣質(zhì),還必須年青英俊。應該說,孔祥玉都達到并符合這些條件與要求。

參加拍攝《南昌起義》時,孔祥玉只有32歲,與電影中29歲的周恩來年齡相仿,并且在外形上也比較接近??紫橛?968年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在學校時他曾作為部隊演員在人民大會堂給中央領導演出,在主席臺上近距離見過周恩來本人,所以一直“就把這個形象記在腦子里了”。出演電影《南昌起義》之前,孔祥玉在話劇舞臺上扮演過《報童》《團圓曲》中的周恩來,并獲天津市青年表演優(yōu)秀獎。當時銀幕和舞臺上也有好幾個飾演周恩來的演員,但大都年齡偏大,不太符合劇中人物的要求。孔祥玉英俊清秀的面龐和孔武有力的氣質(zhì),很符合大革命時期的周恩來形象,即使不化裝也有幾分像。他去上影廠試鏡時,一下就被湯曉丹相中。老導演大喜過望,一錘定音:“這就是我所需要的周恩來!”僅過了兩天,孔祥玉便接到劇組確定他在電影中扮演周恩來的正式通知,雖說當時他還名不見經(jīng)傳。

為演好青年周恩來,孔祥玉著實費了一番功夫和心血。他說當時懷著非常崇敬的心情去演,那時候追求形似,沒有完全注意到神似的問題,在后來的演出中逐漸認識到追求神似的問題。為此,他閱讀并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素材,認真地感受當年的時代氣息。在導演的啟發(fā)下,拍戲時他不是單純從外部動作、音容笑貌去模仿周恩來,而是琢磨人物靈魂深處的思想感情,從精神世界去表現(xiàn)周恩來,深得導演湯曉丹的認可,“體現(xiàn)出了周恩來既穩(wěn)重又敏捷、既多思又果敢的性格特征”。當電影樣片在北京送審時,曾在黃埔軍校見過周恩來的文化部副部長司徒慧敏大為感嘆:“片子上出現(xiàn)的周恩來就像我?guī)资昵翱吹降闹芏鱽?,可以說是形神兼?zhèn)??!敝?,鄧穎超看了《南昌起義》,對孔祥玉所塑造的周恩來形象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南昌起義》是孔祥玉初登銀幕,在全國觀眾面前的首次亮相。自此之后,孔祥玉相繼在《走出西柏坡》《肝膽相照》《中國命運的決戰(zhàn)》《任弼時》《張學良》等影視劇中扮演周恩來。而他本人也不斷在現(xiàn)實生活中磨煉和發(fā)展,從一位普通的青年演員成長為國家一級演員,并且在1985年到1995年間當了10年的天津人藝院長,后擔任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長、天津市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

與其他幾位特型演員相比,孔祥玉塑造的周恩來形象并不多,而他在電影《南昌起義》中塑造的青年周恩來形象,可以說是最成功、最有魅力的,堪稱銀幕上的經(jīng)典。

打響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chuàng)作“第一槍”

經(jīng)過電影藝術家的艱辛創(chuàng)作和忘我工作,電影《南昌起義》外景拍攝僅用了三個半月的時間,便停機進入后期制作。1981年2月中旬,湯曉丹一行將樣片帶到北京送審,電影局和文化部有關領導看后,一致同意“不補戲,通過”。在給出的評價中說:“偉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再現(xiàn),難度很大?!赌喜鹆x》導演組織得很好,生活真實,演員不錯。周恩來、賀龍、朱德……都有歷史人物青年時的影子,其他人物,印象也好,到底是老導演的作品,場面調(diào)度、氣魄,戰(zhàn)爭場景、抒情戲都處理得相當精彩?!敝袊娪凹覅f(xié)會主席夏衍拄著手杖走進放映室,看完影片,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拉著湯曉丹的手熱情地說:“姜還是老的辣!”

在一向嚴謹?shù)狞h史專家眼里,電影《南昌起義》“基本與黨史符合,處理基本事實全過程的描寫比較準確”,“整部影片都好,拍成這樣很不容易”,“導演的基本功很過硬”。

1981年7月1日,《南昌起義》作為向黨的60周歲生日獻禮之作同全國觀眾見面,受到熱烈歡迎。影片以真實的人物、宏偉的氣勢、富有歷史特征的情節(jié),把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的歷史畫卷再現(xiàn)于一部故事片之中,反響巨大,好評如潮。

專家評論認為,影片“創(chuàng)作人員以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為指導,嚴謹?shù)剡\用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方法,通過電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段,比較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歷史的典型環(huán)境和典型人物,特別是著重塑造了周恩來、賀龍的光輝形象。嚴格的歷史考證、生活細節(jié)的推敲使許多場景逼真感人。這在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上是一次重要的實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中國電影發(fā)行公司編發(fā)的觀眾反應摘編中,匯集全國各地觀眾對《南昌起義》的觀感。廣西觀眾稱贊“影片真實地再現(xiàn)了八一南昌起義的歷史畫卷,氣魄雄偉。人物眾多而主次分明,頭緒繁雜而不零亂,場面壯闊而不空泛”;“較好地解決了重大革命事件與塑造領袖人物的關系,真實的歷史人物與藝術虛構人物的關系”,“導演以大手筆功力通過復雜的斗爭表現(xiàn)人物,使觀眾身臨其境”。遼寧觀眾評價“導演善于把大事件和小場景有機結合,有縱有橫,縱橫交錯。既有全局性的布局,又有局部性的特寫,讓歷史和生活全貌有如實再現(xiàn)的感覺”。

《南昌起義》片長110分鐘,與話劇《八一風暴》相比,電影在典型環(huán)境的選擇、矛盾沖突的安排上更加集中,許多場景做了較大的電影化處理,最大的改動是影片大膽地將重要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都真名實姓地搬上銀幕。影片中除了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葉劍英、惲代英、李立三、譚平山、蔡和森和周逸群這些中共早期革命斗爭的領導人,其他重要歷史人物,如陳獨秀、張國燾、汪精衛(wèi),以及朱培德、張發(fā)奎等都出現(xiàn)了。一部故事片出現(xiàn)如此眾多的歷史知名人物,這在當時中國故事片創(chuàng)作中前所未有,是一重大突破。在有的大學,這部影片被作為歷史教學輔導材料來學習觀摩。

《南昌起義》獲得了1981年文化部優(yōu)秀影片獎。其真實、準確、藝術地在銀幕上重現(xiàn)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堪稱中國電影領域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開山之作。它的問世不僅填補了故事片中直接反映南昌起義這一光輝歷史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打響了中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chuàng)作的“第一槍”。由于有了《南昌起義》的成功和經(jīng)驗,一大批反映和表現(xiàn)黨史、軍史和國史的影片,如《開天辟地》《秋收起義》《長征》《西安事變》《重慶談判》《大決戰(zhàn)》《開國大典》等隨之紛紛出現(xiàn)。1987年,專門負責審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chuàng)作的中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領導小組也宣告成立。

因為電影《南昌起義》的成功,湯曉丹再次被組織委以重任。不久便被派到珠江電影制片廠擔任大型歷史人物傳記故事片《廖仲愷》的導演,該片又將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升了一步。1984年,他因此而獲得第4屆中國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在2004年第1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上,年屆95歲高齡的湯曉丹榮獲“中國電影終身成就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2005年,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活動中,湯曉丹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2012年1月21日晚10時,湯曉丹在上海華東醫(yī)院與世長辭,享年102歲。

猜你喜歡
南昌起義歷史
南昌起義的代總指揮是誰?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5月
歷史上的4月
簡論南昌起義的歷史經(jīng)驗
軍事歷史(2002年2期)2002-08-21 02:06:10
南昌起義參戰(zhàn)人數(shù)考
軍事歷史(1997年1期)1997-08-20 08:40:04
葉劍英在南昌起義前夕
軍事歷史(1997年3期)1997-01-18 00:03:02
奈曼旗| 个旧市| 文安县| 苍梧县| 竹山县| 聊城市| 张家港市| 合山市| 宁武县| 中牟县| 乌审旗| 巢湖市| 鹤山市| 陕西省| 衡阳市| 青铜峡市| 瓦房店市| 盐源县| 南投市| 丰镇市| 大庆市| 兰溪市| 福州市| 杭锦后旗| 柏乡县| 江口县| 潍坊市| 盱眙县| 商洛市| 罗平县| 绩溪县| 安达市| 广河县| 湘潭县| 固安县| 滨海县| 南乐县| 烟台市| 万年县| 滨州市|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