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小平
?
古道遺韻
白塔嵬嵬, 歷史悠悠
文/汪小平
在蘭州市黃河北岸白塔山山頂,有一座元代白塔。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有拱抱金城之勢。登白塔山山頂,可俯視蘭州市容,白塔與黃河鐵橋構(gòu)成雄渾壯麗的畫面,成為蘭州市的象征之一。
踏上黃河鐵橋,一眼就可望見在綠樹成蔭的白塔山上,鶴立雞群般矗立著一座白塔。白塔山上依山勢建有一座寺院,名叫白塔寺,按照前寺后塔的建筑慣例,這是一組層層疊疊、逐級上升的建筑群,而白塔高高地聳立在寺后的山巔之上,成為輝煌壯麗的頂點。遠遠望去,亭亭玉立的白塔猶如一位銀裝素裹的少女佇立在山巔之上,顯得卓爾不凡。
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統(tǒng)一大元帝國疆域時,曾派人致書西藏喇嘛教薩迦派法王,法王就派了當時一位頗有威望的喇嘛前去覲見成吉思汗。從西藏至北京,路途遙遠,才走了一半路程,在途經(jīng)蘭州時,喇嘛不幸病逝,于是元朝下令修塔以作紀念。如今,蒙古人早已宿命般奔回遼闊的草原,留下了一座用白堊土涂得通體潔白的塔站在黃河邊遠望,構(gòu)成了被稱為蘭州八景之一的“白塔層巒”。白塔山上的白塔是一座喇嘛塔。喇嘛塔站在高處,西望西藏,東望北京,腳下,黃河水正嘩嘩地流。
塔緣起于古代印度,叫作窣堵波,最早用于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經(jīng)、僧人遺體等,所以又稱佛塔、寶塔。古代印度,許多苦行僧在荒山野外修行打坐,最后以這樣的姿態(tài)坐化升天。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后,就將泥土覆蓋在他們的遺體上,使其呈圓丘狀,并在土丘上插把雨傘,為他們擋風(fēng)遮雨,這便是窣堵波的原型。
窣堵波之后逐漸演變?yōu)橐粋€半圓形墳丘,下有基座,頂上立有一根長桿,桿上串連著許多圓盤,稱為剎,像一把豪華的大傘。在圓丘的正前方開有一小口,仿佛是為了使內(nèi)里的神靈世界與外面的世俗世界取得某種聯(lián)系。當然,更直接的目的大概還是為了讓崇拜者瞻仰其遺骨,這就是所謂的“眼光門”。
從圓丘上的開口發(fā)展到后來的“眼光門”。當塔成為佛的化身時,塔身上的眼睛則被認為是佛的目光,如此一來,世間蕓蕓眾生、萬事萬物皆在佛的注視之下。不同的喇嘛塔有著形式多樣的眼光門。大覺寺塔的眼光門為窗形,顯得簡樸;北海白塔的眼光門為火焰形,內(nèi)刻藏文真言,顯得神秘;西黃寺清凈化城塔的眼光門為佛龕式,內(nèi)有三世佛像端立,彰顯主題。然而,隨著佛教在東方的傳播,塔逐漸形成了一種有著特定形式和風(fēng)格的東方傳統(tǒng)建筑。
白塔山上的白塔高逾17米,站在塔下仰望塔頂,一種雄偉之感油然而生。白塔七級八面,下筑圓基,上著綠頂,塔檐四角系有鐵馬鈴,微風(fēng)吹過,清脆動聽,各面都雕有佛像。塔外通涂白漿,如由白玉砌成。
巨大的塔蘊含著深厚的佛教內(nèi)涵。圓形塔基,由佛的蓮花寶座幻化而來;塔身形如倒扣的缽;塔脖子又稱相輪,一般都砌出奇數(shù)條線條;塔剎由傘蓋和寶剎組成。白塔的造型穩(wěn)重大方,猶如一尊端坐的大佛,凜然自威,接受著眾生百姓的頂禮膜拜。
元代所修白塔今已不存,現(xiàn)存塔寺為明景泰年間鎮(zhèn)守甘肅內(nèi)監(jiān)劉永成于舊址上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巡撫綽奇擴其舊制,將其更名為慈恩寺,但此名未能久傳,百姓仍習(xí)慣稱之為“白塔寺”。
清人秦維岳有詩云:
北上環(huán)擁勢嵯峨,
塔影巍然最上坡。
布地散金名寶剎,
擎天一柱俯黃河。
清煙裊裊,高聳于黃河岸邊的白塔有著傲人的雄姿。
白塔山上原有青銅鐘、象皮鼓、紫荊樹,古稱“鎮(zhèn)山三寶”。
青銅鐘懸于東側(cè)鐘亭內(nèi)。鐘面銘文載:“康熙五十七年歲次戊戌孟冬月吉日敬鑄洪鐘一口于蘭州?!彼阋凰?,這口重達153.5公斤的鐘已有近300年歷史,卻依然造型玲瓏,發(fā)音洪亮,證實著蘭州當年鑄造業(yè)之發(fā)達與鑄造工藝之精湛。
每當清晨,寺內(nèi)僧人起床早課,白塔寺內(nèi)大鐘鳴鐘報時,鐘聲洪亮,在清新晨風(fēng)中傳得很遠。1939年,在日軍空襲蘭州城的大轟炸中,鐘聲曾為空襲警報使用。一條黃河半城百姓,悠長的鐘聲在偌大的蘭州城里一次次回蕩著,佑護了多少蒼生免受炮火涂炭。
1966年,銅鐘曾被人盜賣,險遭碎毀厄運,所幸后被追回。而重新懸掛于白塔山的銅鐘,只有在重大節(jié)慶或法會時才會被敲響。
而今,“白塔晨鐘”大多存在于老人們的記憶中,人們游白塔山,賞千年古塔,嘗果城美食,若能再聽聽這悠悠晨鐘,感受一下歷史的回聲,品味一下那濃郁的古樸之美,讓都市的喧囂在這里消彌殆盡,想必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象皮鼓架被置于西側(cè)鼓亭中。相傳,當年一印度和尚在游慈恩寺時,將他從印度帶來的一塊大象皮貢奉在釋迦牟尼像前。后來,這張厚達5厘米多的象皮被蒙制成鼓,聲音雄渾。幾百年來,象皮鼓鼓身多次風(fēng)化毀壞,而象皮鼓面一直完好如初。
《周易·系辭上》中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fēng)雨。”原始人用鼓聲來祈禱風(fēng)調(diào)雨順、歡慶豐收。蘭州人也喜歡鼓聲。元末明初,朱元璋的大將徐達、馮勝奉命攻打元軍位于白塔山下的王保保城,久攻不下,當時正逢元宵佳節(jié),徐達就命軍士秘密制作3尺筒形長鼓,藏大量兵器在鼓中,讓士兵假扮社火隊混入城中,以大旗為號,里應(yīng)外合,終于攻下了王保保城。
王保保城位于白塔山東側(cè),因系王保保所建,故名王保保城。王保保為元末大將,河南沈丘人,察罕帖木兒之甥,自幼被察罕養(yǎng)為義子,元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元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云涌。王保保跟隨察罕帖木兒組織地主武裝,鎮(zhèn)壓起義軍,山東、河南、陜西等地的義軍幾乎為他們所滅。察罕帖木兒死后,王保保代為統(tǒng)帥,至正年間(1341~1367),拜太尉,封河南王,總領(lǐng)天下兵馬??上?,他生不逢時。明洪武元年(1368)九月,朱元璋的兩員大將徐達、常遇春率軍西征,十二月,大破王保保于山西,克太原。王保保敗逃甘肅,修筑此城負隅頑抗。
王保保城南臨黃河,東臨大沙溝,西、北依山,居高臨下,地勢險要。當時河上無橋,實屬易守難攻。
明軍駐扎黃河南,隔河相持兩年左右。洪武三年 (1370),常遇春攻克上都。洪武四年(1371),徐達、李文忠、湯和分三路出塞擊蒙古,托歡帖木兒死,其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命王保保前往護駕。王保保乃棄城奔赴蒙古。
登上王保保城,滿城風(fēng)光盡收眼底?,F(xiàn)存殘斷東墻北墻幾處,夯土層歷歷在目。
600多年里,似乎再也沒有被人提起過王保保城。歲月的風(fēng)沙不斷侵蝕,使它幾近消失。遺跡已毀,只立了一塊石碑,標明為王保保城遺跡,徒令后人感嘆不已。
太平鼓常有,而王保保城不在,立了功的鼓被命名為“太平鼓”,“太平”、“太平”,也許這一擂響鼓就天下太平了吧。
每逢過年,蘭州太平鼓都是少不了的重頭戲。擂不完的鼓聲里滿是老百姓過太平日子的心愿。
紫荊樹原生于禪院中,又稱文冠果或降龍木。木質(zhì)柔韌堅實,紋理美觀,古來為斧鉞類兵器之最佳柄材。紫荊樹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澇。
關(guān)于紫荊樹有個傳說,有田氏三兄弟決定分家,所有財產(chǎn)都一分為三,包括庭前一叢紫荊樹也要分成三份。紫荊性靈,聞之,一夜間便枝枯葉焦。三兄弟看到這種情景,十分震驚,大哥說:“連紫荊都不愿骨肉分離,我們難道還不如草木嗎?”于是三兄弟感慨萬千,決定不再分家,紫荊樹也立即轉(zhuǎn)枯為榮。從此,田氏兄弟和睦相處,家道也日見興旺。
還有一個因紫荊樹成就奇緣的故事:楊家將中有楊宗保為替楊五郎娃斧柄降龍木而招親穆桂英之說。話說遼國蕭天佐擺設(shè)72座天門陣,宋營中幸有一道士幫助六郎楊延昭破陣,言穆家寨后有降龍木二支,必須取得一支作為斧柄方能取勝。孟良于是前去盜木,先遇穆桂英在山下打獵,穆桂英射中一雁,為孟良所拾,孟良不肯還,遂起戰(zhàn)爭。孟良敗回,同楊宗保再往,交戰(zhàn)數(shù)十合,楊宗保為穆桂英所賞識,遂被計擒。既而穆桂英與楊宗保訂婚,將楊宗保放回,并約好情愿輸誠投順。不意楊六郎怒楊宗保違犯軍紀,竟欲斬他,事遂中阻。于是有了孟良二次探山,放火盜木而去。
可惜白塔山上這株神奇的降龍木早已枯死。據(jù)說白塔寺有一田和尚,每天要走很遠的路去下山提水澆木。后來田和尚離開了,這株樹也便死了。
如今,代之成為第三寶的為“夏禹岣嶁碑”。此碑原為白塔山西端金山寺的舊物,后遷于白塔寺西的牡丹亭,最后又被運至白塔寺內(nèi)。據(jù)清代《重修皋蘭縣志》載,此碑摹刻于清代咸豐十一年(1861),是湖南衡山岣嶁峰上禹王碑的仿制品。此碑與衡山原碑如同姊妹碑,也算是碑碣中難得之物。
湖南衡山,稱為南岳。遠古時代的堯帝、舜帝、禹帝均曾到過衡山祭祀。大禹治水期間,在衡山殺白馬祭告天地,然后于皇帝巖齋戒祈求上天幫助,獲得天賜金筒玉書,內(nèi)裝治水方案,這才得以制服滔天洪水,功垂萬世。而湖南衡山岣嶁峰禹王碑碑身刻77個難認的古篆文,據(jù)說是用以歌頌大禹治水之功的,也有一說是此碑刻于禹王治水之時。
此碑的姐妹碑現(xiàn)立于白塔寺內(nèi)白塔東側(cè)。細觀碑文,我想,其中哪幾字說的是白馬,哪幾個字說的是祭祀呢?
黃河靜靜地從山腳流走。
出白塔寺門西下右轉(zhuǎn),有水濂觀音洞。在洞西北臺上,建有關(guān)帝廟、駐春亭、蘭臺,至山巔處建有一亭,曰牡丹亭。然而,沒有杜麗娘和柳夢梅的牡丹亭,似乎就沒有故事里那么多的離愁別緒。此亭重檐翹角,構(gòu)造工整。
金山寺原址在白塔山最西端一條被稱為“金湯釣”的山梁上。一條孤嶺,酷像一枚魚鉤,由白塔山西甩至黃河,垂釣于白馬浪中。不遠處為金城關(guān)舊址,關(guān)隘依山而筑,一角深深地嵌入裸露的巖石。敞開的關(guān)門正好可以為一人一驢車通過。古樸的樓宇,不失巍峨與莊嚴。
時至今日,徜徉在白塔山下,仿佛還能聽到那無數(shù)商賈行人匆匆過關(guān)的步履聲……
金城關(guān),源于漢武帝時在黃河岸設(shè)置的金城津,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春,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西征匈奴返回,在黃河南岸修筑城堡,設(shè)置了金城縣,并在大軍渡河處設(shè)立了金城渡。這是對大漢王朝一統(tǒng)天下夢想的注解。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朝廷在白塔山下修建了金城關(guān),拱衛(wèi)渡口。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岑參在赴安西任所,途經(jīng)金城渡時曾登臨關(guān)樓,寫下了《題金城臨河驛樓》:
古戍依重險,高樓見五涼。
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墻。
由此可以想象到金城關(guān)的雄偉和險要。
可惜,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歷史上的金城關(guān),屢次修復(fù),屢次被毀,屢屢重修的金城關(guān),在20世紀的濱河路拓建時已了無痕跡,只留下一段零亂的記憶。
今天,金城關(guān)各種博物館林立,濃濃的文化氛圍如黃河的風(fēng)撲面而來。夜晚的白塔山被打上各種燈光,儼然一幅水墨畫。可惜,燈光制作非丹青高手,否則夜色如墨,墨分五色,濃淡相宜,又是一幅蘭州版的《江山圖》。
此刻,站在白塔山頂,腳下?lián)u曳的草木,滿眼的現(xiàn)代高樓——一個孤獨的憑吊者,追尋歷史的足跡,背影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