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艷+方映玲+郭彤
【摘要】 目的 分析兒童哮喘控制現(xiàn)狀及家長對疾病認知水平。方法 150例哮喘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 各7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 干預組采取綜合護理。分析兩組兒童哮喘控制情況、家長認知水平。結果 干預組中, 80.00%家長認為氣道炎癥性疾病為哮喘本質, 74.67%認為哮喘持續(xù)期應每日規(guī)律給予吸入型激素, 69.33%認為短效β2激動劑適應證為短暫發(fā)作或者是急性加重, 81.33%是因醫(yī)生介紹而使用呼氣流量峰值(PEF), 82.67%認為哮喘治療目的是使哮喘處于控制狀態(tài)。干預組有效控制率為80.00%, 高于對照組的50.67%(P<0.05)。結論 針對知信行調查結果, 了解家長對疾病認識偏差, 并采取綜合護理干預, 能提高兒童哮喘有效控制率。
【關鍵詞】 兒童哮喘;家長;疾病認知;控制現(xiàn)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85
兒童哮喘屬于兒科常見呼吸道慢性疾病, 其特征表現(xiàn)為氣道炎癥、氣道阻塞等, 不僅會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損傷, 還會增加家庭經(jīng)濟負擔。目前, 患兒家長對于哮喘的管理、發(fā)病機制、觸發(fā)因素等認識不足, 對患兒治療產(chǎn)生嚴重影響[1, 2]。本文主要分析兒童哮喘控制現(xiàn)狀及家長對疾病認知水平, 促進兒童哮喘綜合護理開展, 預防兒童哮喘,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12月本院兒科哮喘專科門診診治150例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3]關于兒童哮喘診斷標準;年齡0~14歲, 哮喘診斷>6個月。其中女60例, 男90例, 平均年齡(9.32±3.34)歲。
1. 2 方法 150例哮喘患兒隨機分為兩組, 各7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 干預組采取綜合護理:①發(fā)放哮喘宣教手冊以及卡片。②設立哮喘之家, 定期開展專題講座, 重點強調吸入糖皮質激素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在每次講座時采取家庭互動方式, 指導患兒以及家長監(jiān)測病情以及PEF, 并做好記錄。③霧化指導與宣教, 包含儲霧罐、丁胺醇氣霧劑以及PEF使用方法。④通過墻報以及電視VCD進行哮喘誘發(fā)因素、運動管理、飲食管理宣教。⑤通過隨訪了解家長對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4]依從性以及實施狀況, 適當強化教育。
1. 3 判定標準 參照“全國哮喘兒童家長知信行”調查協(xié)作組制作調查問卷以及本地區(qū)實際狀況, 調查內(nèi)容包含患兒家長行為、家長對哮喘知識掌握狀況、患兒哮喘控制情況以及患兒一般情況;調查問卷均由醫(yī)生指導填寫并回收, 150份問卷均回收。兒童哮喘控制測試(C-ACT)包括多項哮喘控制指標, 家長、患兒均需參與, 共七個問題, 27分滿分, ≥23分為完全控制;20~22分為部分控制;≤19分為未控制。有效控制率=完全控制率+部分控制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家長認知水平調查結果分析 干預組中, 80.00%(60/75)家長認為氣道炎癥性疾病為哮喘本質, 74.67%(56/75)認為哮喘持續(xù)期應每日規(guī)律給予吸入型激素, 69.33%(52/75)認為短效β2激動劑適應證為短暫發(fā)作或者是急性加重, 81.33%
(61/75)是因醫(yī)生介紹而使用PEF, 82.67%(62/75)認為哮喘治療目的是使哮喘處于控制狀態(tài)。
對照組中, 50.67%(38/75)認為感染性疾病為哮喘本質, 46.67%(35/75)認為哮喘持續(xù)期應每日規(guī)律給予短效β2激動劑, 41.33%(31/75)認為短效β2激動劑適應證為長期規(guī)律應用控制癥狀, 46.67%(35/75)未使用PEF是因醫(yī)生從未介紹, 48.00%(36/75)認為哮喘治療目的是根治或治愈。
2. 2 C-ACT調查結果分析 干預組中, 10例完全控制, 50例部分控制, 15例未控制, 有效控制率為80.00%;對照組中, 7例完全控制, 31例部分控制, 37例未控制, 有效控制率為50.67%, 干預組有效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由于哮喘患兒年齡為較為特殊, 家長行為干預對于疾病防治有重要作用, 家長對疾病認知水平會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 部分家長缺乏對疾病認識, 使得患兒病情反復加重, 對整體控制目標產(chǎn)生嚴重影響[5]。本文對照組中, 50.67%(38/75)認為感染性疾病為哮喘本質, 46.67%(35/75)認為哮喘持續(xù)期應每日規(guī)律給予短效β2激動劑, 41.33%(31/75)認為短效β2激動劑適應證為長期規(guī)律應用控制癥狀, 46.67%
(35/75)未使用PEF是因醫(yī)生從未介紹, 48.00%(36/75)認為哮喘治療目的是根治或治愈。以上家長對于疾病認識不足均會影響患兒治療, 同時也是導致病情控制不理想的直接因素。C-ACT是一種哮喘簡易評價量表, 主要用于哮喘控制的鑒別工作。哮喘病程長, 患者家長缺乏對哮喘用藥、發(fā)病機制的了解, 無法采取正確防治措施。所以, 對患兒與患兒家長加強護理干預, 是提高治療效果較為有效的手段。本組中, 干預組有效控制率為80.00%, 對照組為50.67%, 干預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干預能提升患兒家長對哮喘的認知水平, 進而提高哮喘有效控制率。針對知信行調查結果, 了解家長對疾病認識偏差, 并采取綜合護理干預, 能提高兒童哮喘有效控制率。
參考文獻
[1] 谷加麗. 2010~2011年深圳市福田區(qū)0~14歲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遵義醫(yī)學院, 2013, 14(12):918-923
[2] 中國哮喘兒童家長知識調查項目組.中國大陸29個城市哮喘患兒病情控制狀況及影響因素.中華兒科雜志, 2013, 51(2):90-95.
[3]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中華兒科雜志, 2008, 46(10):745-753.
[4] Kroegel C.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GINA 2006. Pneumologie, 2007, 61(5):295-304.
[5] 張國卿, 趙京, 申昆, 等.北京市哮喘兒童家長知信行問卷調查. 中華兒科雜志, 2009, 47(12):942-945.
[收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