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黎
海清,蝶翼輕顫
◎青黎
海清
一個風輕云淡的午后,海清全家在云南旅行。兒子丹尼爾高興地嚼著冰棍,抱住海清的脖子表白道:“媽媽,我非常喜歡你,我很愛你?!?/p>
海清問他:“是嗎?你怎么證明?”“我的小球球動了一下?!眱鹤诱f。
一瞬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坐在車子前排的姥姥、姥爺一聲不吭,假裝什么都沒聽見。那一刻,海清意識到:原來孩子很小就會有自然的生理反應,“此時無論是忽略、打斷、敷衍,或是阻攔和壓制,都未必會有好的結果吧?”海清想。于是,她這樣回答兒子:“丹尼爾,你真的很愛我,我也很愛你?!?/p>
“那你怎么證明?”兒子問?!拔覑勰?,就像蝴蝶的翅膀會顫動一下,心會軟一下,我把你放在了我心里,因為我沒有球球。”海清說。
海清一直相信,心是不會騙人的,它會因為點滴的美好而輕輕顫動,有時會融化為一池春水,有時又如烈火烹油,使人有焦灼熾烈的疼痛。
多年前,海清曾在報紙上看過一則新聞,說有兩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未婚生子,一個生完孩子后用竹簽將嬰兒插死,另一個則把孩子從樓上扔下。這讓海清的心跌進了冰窖,情緒久久無法平復,一個本能的反應是:生下來,我來養(yǎng)吧。當然這不現實,那時她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減少類似慘劇的發(fā)生。
從此,海清便有了一樁心事,她心心念念想要幫助那些青春爛漫又懵懂無知的少女,使她們免受不該有的傷害。但關注得越多,越覺得這是一個復雜的議題,關乎學校、家庭與社會。她隱約覺得各個方面都應該承擔起責任,對相應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恰當的科普,對少男少女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對于誤入歧途者,也應不加歧視正面引導,及時拉他們一把,才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極端情況的發(fā)生。但這些想法都太抽象。時隔多年,她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和家庭,但對于做什么,怎樣去做,依然毫無頭緒。
當海清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便隱約知道,母親曾經因為政策原因承受過身體上的傷痛。多年以來,她總是夢到自己有個弟弟或妹妹,醒來后悵惘良久。做了媽媽后,她愈發(fā)覺得生命是如此寶貴而美好,深感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都不應該輕易扼殺一個無辜的小生命。她曾想過拍一部電影來替那些本該存在卻被無情犧牲掉的嬰孩“發(fā)聲”,還通過朋友舉行過一次聚會,邀請了聯合國婦女署人士、相關學者、NGO成員及廣告創(chuàng)意方面的人才齊聚一堂,為她提建議、出點子。
幾乎是迷迷糊糊又不由自主的,海清走上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至于走多遠,怎么走,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她沒有做過規(guī)劃和展望。“去影響60后、70后的父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微薄努力,能幫助90后甚至00后形成健康的性觀點,一代一代傳下去。”海清說,“這目標聽上去有點難,但說不準哪天就實現了呢,就像亞洲的蝴蝶偶爾扇動翅膀,便能在美洲引發(fā)一場龍卷風,這世界上總是充滿著那么多的不可思議。”
海清是個不擅長一心二用的人,排話劇《半生緣》的時候,她正在戀愛,整個人都處在游移的狀態(tài)里,經常是對戲的廖凡“翠芝”“翠芝”的喊了半天,她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在狀態(tài)的時候,她經常被導演要求“再來一條”。每當這時她會笑笑,換個方式再把剛才的片段演一遍。
在生活中,海清也喜歡玩“再來一條”的游戲。教育兒子的時候,她從來不認為自己站在“絕對正確”的立場上,而是不斷地在總結和嘗試。為了試探兒子對自己不同處理方式的反應,她曾經在嚴厲批評完兒子后又說:“丹尼爾,讓媽媽再來一條?!眱鹤狱c點頭同意了。于是海清又用和風細雨的方式針對兒子的錯誤重新“演繹”了一個新的教育版本。她在各個角色間轉換:有時是丹尼爾的老師,有時是媽媽,有時是朋友或玩伴,這讓她放松而愉悅。
而在推行公益項目的時候,海清也隨時準備著“再來一條”。她不擅長演講,但愿意站在公眾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故事,并向公眾求助。她希望借助頭腦風暴幫助未成年人接受他們應該接受的教育。
海清的初心只是希望更多青少年避免不必要的身心傷害,希望那些無辜的小生命免于死亡,卻沒有料到,想做一些實質性的事情困難重重。她聽說西藏一位佛學院的上師收養(yǎng)了不少棄嬰,有些地方也設有棄嬰島。海清曾經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構想,自己也可以參與構建一些類似的機構,但因為某些原因,這些機構已經陸續(xù)關閉了。
后來,海清又想做一些視頻、錄像或紀錄片,她來出演故事里的一個人物。至少讓女孩們看了這些作品,不要再覺得“無痛人流是安全的避孕方法”,或者在慌亂中做出影響自己一生的錯誤決定。“當然,如果從整個項目來看,沒有我的出現反而傳播得更好,關鍵是看項目需要?!焙G逭f。
有人曾好心地提醒海清:作為公眾人士,你可以選擇更高效的公益項目。海清明白,對方指的是助殘助病、環(huán)保或動物保護等領域,公益流程一目了然,不像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和未婚先孕少女援助的主題這樣充滿爭議和分歧。很多人以青少年性教育為恥,在教育引導中使用不當言論,反墮胎又容易引發(fā)女權領域的爭論。作為聯合國婦女署的親善大使,海清當然也參與過其他項目,深知目前運作的公益項目不夠討巧,但她已然看到了女性在當今社會中的種種困境,看到了性教育匱乏對少女們的傷害。這種走心的“看見”,是驅使她一步步走下去的原始力量。
海清是個傳統(tǒng)而反叛的人,這種矛盾的狀態(tài)來自于她從小所受的教育。小時候,千金小姐出身的外婆喜歡逼她背《朱子家訓》,背不出就拿針扎她,母親的管束也極為嚴格。饒是這樣,海清還是有顆反叛的心,家里不讓穿裙子,那就藏在書包里,找機會偷偷穿?!叭绻恢鄙钤凇邏骸癄顟B(tài)下,我的性格可能會走極端,好在溫和的父親很會充當翻譯官的角色,把母親的命令變得讓我更容易接受。后來看到了太多的悲哀、無奈、不幸福,還有沒規(guī)矩、沒教養(yǎng),我會去想原因,想如何改變,其實很多事歸根結底就是教育的缺失。而教育真的是一件挺難的事,張與弛,松與緊之間,你要拿捏好那個度,對青少年的性教育更是如此?!?/p>
為了更好地推行公益項目,海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fā)現花季少女未婚先孕的案例多得驚人,“遠超自己的想象”。“在當下,懷孕對她們而言是一個難以言說的挑戰(zhàn):生還是不生?要不要跟父母、學校坦誠?每個抉擇的背后,都是對社會、家庭觀念的考驗。這些孤立無援的少女們顯然需要幫助:如果父母、學校能在早期進行好心理疏導,能夠提供正面的性教育和引導,很多問題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每個面對意外懷孕的少女知道她的不同抉擇,都能得到不帶批判的支援、輔導、陪伴、關愛與支持,很多悲劇就不會發(fā)生。”她在演講中如此說。
“是時候要做點什么了?!焙G嘈闹幸恢被厥幹@么一個緊迫的聲音,但把事情落到實處還得一步步來。她借鑒國外的經驗把項目分解為一個個更專業(yè)的問題:怎樣有效地持續(xù)地進行幫助?如何消除性別歧視改變社會觀念?如何對青少年傳播正確的性教育?然后聯結了媒體朋友、公益組織深度工作者、青少年性教育工作者、女性性別研究者,希望將大家團結在一起,共同做一件見效很慢卻刻不容緩的事:“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我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這個項目上,但我會不斷嘗試、持續(xù)關注?!?/p>
對于明星而言,慈善可以是一場行為秀,也可以是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去改變一些人群的生存狀態(tài)。而對海清而言,她只想拉一把那些迷茫而困惑的年輕人,告訴她們:別放棄,這個世界仍有路。海清的堅持,皆因內心有只善念的蝴蝶在輕輕扇動翅膀。
(圖片由CFP提供編輯張秀格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