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寶樹
21世紀以來,醫(yī)學發(fā)展已經(jīng)讓人類平均壽命增加30年。生于1900年的美國女孩,她們的平均壽命是48.9歲;如果生在2005年,平均壽命可以達到89歲。
壽命和平均壽命是兩個概念。壽命指的是個人所活到的歲數(shù);而平均壽命則是以男女各半數(shù)人口為對象,根據(jù)他們的出生年份,推測出他們可能活到的平均歲數(shù)。這就是現(xiàn)在常講的平均壽命的依據(jù)。
據(jù)2006年統(tǒng)計,世界人口總數(shù)已接近65億。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公布全球191個國家居民平均壽命排行榜。按概率統(tǒng)計,日本人名列榜首,平均壽命為82歲,其中男性79歲,女性86歲,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21%。后面依次為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新加坡、希臘、以色列、意大利和瑞典,這些國家人口平均壽命在78~80歲。美國平均壽命為77.6歲,冰島77歲、瑞士72.5歲、希臘72.5歲、摩納哥72.4歲、安道爾72.3歲,中國平均壽命為71.98歲(北京市居民平均壽命為80.09歲),古巴為68.4歲,泰國為60.2歲,越南為58.2歲,緬甸為52歲。壽命最短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津巴布韋、贊比亞和馬拉維,因受到艾滋病困擾,人口平均壽命分別只有36歲、38歲和40歲。塞拉利昂低于34歲。
現(xiàn)在科學家費盡心機挑戰(zhàn)的是人類平均壽命極限。丹麥大學科學家卡亞里·克里斯頓森最近提出新觀點:20世紀中期以來,每隔10年,北歐百歲人瑞的數(shù)量就增加一倍。他認為,長壽并不違抗生命極限。據(jù)調查,2005年的一位65歲老人,與1965年的一位60歲老人健康水平幾乎一樣,這意味著科學已經(jīng)在40年里把人類的“健康壽命”增加了5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顯示,仍然健在的最老壽星的年齡呈不斷上升趨勢。如生于1756年、死于1857年者,年齡為101歲。而生于1884年、死于1993年者,年齡為109歲。19世紀60年代,最老的壽星為101歲;到了20世紀60年代,則上升為105歲;到了20世紀90年代,迅速上升至108歲,應該是值得努力的爭取目標。
海外有人為健康壽命擬出一個相應的“健康公式”,即決定壽命的因素:生活占50%,遺傳占20%,環(huán)境占20%,醫(yī)療占10%。爭取健康壽命的條件是:合理平衡的飲食能增壽15~20年;經(jīng)常服用凈化胃腸道吸附劑和消除游離基的抗氧化劑,可增壽5~7年;40歲以后正確選擇適合個人的維生素療法,又能使人生延長3~4年。此外,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較高智商、情商、逆商及有文化素養(yǎng)的人,壽命還可增加3~4年。每天生活在新鮮空氣里,少受污染,多散步,又能遠離衰老4~5年。倘使一個人的生理機制決定他能活到60歲,加上爭取健康條件再延長30~40年,那么他就可以高質量地活到90~10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