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君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當父母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這時孩子的第二任老師就是幼兒教師,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就是想得到老師的愛。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
一、用誠意打動孩子
在教學過程中,全身心與孩子接觸等于告訴他們:我和你們在一起很重要也很快樂。孩子們由此也會得出結(jié)論:老師很喜歡我。不需言語,孩子們就會感受到自己受尊重,自己有價值,自信心會逐漸形成。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真正體驗到老師深切的愛。
記得有一次戶外活動時,我看見我們班有幾位小朋友在秋千上玩司機和乘客的游戲,于是我悄悄地走了進去坐在最邊上,這時陳劉蕊小朋友走過來問我:“金老師,你要不要坐車啊,你要去哪里???”我笑著回答道:“我要去北京,你能開車帶我去嗎?”忽然陳澤仁大聲說道:“啊?老師也要跟我們一起坐車!”“對啊,老師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焙⒆觽冮_始議論起來,這時潘越說道:“老師,車子要發(fā)動咯,你可要坐穩(wěn)了?!闭f完就有模有樣的開起了車。雖然看起來我的身體和小小的秋千非常不適宜,但是看到孩子們高興的樣子,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我在他們心中不再是那個遙不可及的老師,我變成了他們可以信賴的朋友。愛是一種情感交流,當你把熾熱的愛通過你的點滴傳給孩子時,就會激起孩子對你情感的回報,從而樂于接受你所給予的一切。
二、讓孩子享受平等的愛
尊重每個孩子被愛的權(quán)利,把愛平等地分給每一個孩子,這是教師應有的博愛。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在相貌、性格、行為習慣、個性、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之處。盡管這樣,孩子們總是天真、可愛、心靈,總是那么純真,在他們身上都存在不同的優(yōu)點及缺點。在工作中,我體會到教師的愛會給予孩子產(chǎn)生積極、自豪的情緒,尤其是對那些膽小、表現(xiàn)不出眾的孩子,老師更應該傾注全部的愛,用愛溫暖孩子的心田。在我們班中,張越洋是一個比較散漫的孩子,平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跟他說話當沒聽見,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他玩,但是他平時在繪畫活動中完成得很好。為此,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還展示了他的繪畫作品,并要求其他小朋友向他學習,同時向他提出要改正缺點的要求。從此,他漸漸有了進步,同伴們也開始喜歡他了。又有一次,我手里拿著紅花,準備開展獎紅花活動,一個孩子問我:“老師是獎給沈虞玥的嗎?”我說:“你為什么說要獎給她呢?”這孩子說:“因為人人都喜歡她?!蔽伊⒓葱Σ[瞇地說:“老師喜歡每一個小朋友,如果你有進步老師也把紅花獎給你。”從此,我經(jīng)常聽見小朋友互相在說:“我又得了紅花啦!老師說我有進步,老師喜歡我!”是啊,班上每一個孩子,無論是聰明還是漂亮的,是調(diào)皮還是表現(xiàn)一般的,他們都應得到這種愛。
三、學會尊重孩子
沒有愛就沒有正確的教育,只有愛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體諒孩子,更有效地教育孩子。愛建立在尊重的基礎(chǔ)上,只有這樣才能敲響“平等”的大門,建立和諧、平等的關(guān)系,開辟孩子的一塊自由“領(lǐng)土”,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使教師與孩子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為孩子好”的目的,為孩子做好他們認為應該的一切,但是由于沒有考慮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結(jié)果事與愿違。我們應該信任幼兒、鼓勵幼兒,讓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時讓他們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我班制定的“值日生”制度正是針對此而設(shè)的,即每天安排八個幼兒負責班級的簡單事務,如:擦桌子、分發(fā)餐盤、掃地等,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每個幼兒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得到了不同的鍛煉和發(fā)展,不僅學會了做一些簡單的事務,變得熱愛集體、熱愛勞動,而且增強了幼兒的管理能力和獨立性。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他承載了父母、長輩和家庭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用我們的“心”去理解孩子,把不同的愛獻給不同的孩子,讓幼兒園真正成為孩子們自由成長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