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需保持『適度的心理距離』
有人提問,結婚25年,我沒有一點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妻子總黏在我身邊,涉及異性的事物,她更是超級敏感。比如,只要是女的打電話找我,她一定豎起耳朵偷聽,每次我接聽完電話,她都要詳細盤問,問著問著就扯到我以前的女友身上。說老實話,自從和前女友分開后,我與她再也沒有聯(lián)系過,但妻子時不時地提醒,反倒讓我想忘記都忘不了。妻子的關心體現(xiàn)了她對我的愛,但為何我卻越來越反感?
專家表示,人與人之間(包括夫妻)的相處確實需遵循一個重要原則:適度原則。人際交往中需尊重“心理距離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要承認彼此存在的外顯或內在的心理距離,這包含尊重他人的人格、個性習慣、權利地位、情感興趣和隱私等。即使是戀人、夫妻之間的交往也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可能會引起意料不到的后果。
一位與妻子離婚的丈夫說,離婚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她讓我毫無保留地把過去的一切都說清楚。為了讓她放心,新婚之際,我作了徹底的坦白??墒菑哪且院螅腋杏X自己好像成了一個透明的空箱子,毫無自我可言,越來越不自在,最后只好選擇離婚。
顯然,當一個人對自己的一切都無所保留的時候(除了臨死前的自白或罪犯的交代),正是他與別人失去心理距離之時,他的自我就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因而離婚對這位丈夫來說是逃避,也是自我保護。夫妻間坦誠相待,開誠布公是應該的,但并不意味著什么事都要告訴對方。
夫妻在生活中需保持“適度的心理距離”,也意味著應各自擁有一些獨處時間。因為人類有一種基本需求,即個人的某些部分不能總與人分享,需要一定的空間自我回味。在一次畫展上,一個男人仔細端詳著一幅畫。過了一會兒,他問妻子:“為什么畫家只畫了一棵樹,一根樹枝和一只鳥?”妻子回答說:“如果畫家把整個畫布都填滿了,那鳥就沒處飛了?!?/p>
過去王女士每逢丈夫下班回家,就滔滔不絕地向他說個不停。最后丈夫忍不住說,他整天都在辦公室聽別人跟他談工作問題,下班后很想獨自待一會兒。現(xiàn)在,丈夫下班回家后,王女士總是獨自去散步或在書房里看書,讓他有時間獨自放松。那以后,他反而會主動找她聊天。夫妻之間,留一點自由回旋的距離,留一條可以進退自如的伸縮線,反而會讓婚姻更加和諧與美滿。(《家庭醫(y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