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陳浩 攝影:陳浩 保時捷]
比摩擦更大的樂趣是滑
[ 文 :陳浩 攝影:陳浩 保時捷]
保時捷凌駕風雪駕駛培訓實用冰雪漂移手冊
當我準備啟程前往牙克石的時候順手查了一下那里的溫度,-35℃,這真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腦海中已經(jīng)開始描繪著30多輛保時捷將那里點燃的樣子。
不同驅動形式和發(fā)動機不同的布局在低附著路面將會呈現(xiàn)出更明顯的區(qū)別,我們很容易去感知。
飛機降落之后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一切御寒的裝備,但這里的溫度卻顯得格外友好,這其實更利于接下來我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體感上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如果溫度稍微溫暖一些,冰雪表面將會擁有相比-30℃低溫更好的抓地力。這里位于牙克石,中國內(nèi)蒙古非??勘钡奈恢?,離呼倫貝爾的海拉爾大約50km,天然形成的湖泊在冬季會形成厚達50cm左右的冰層,可以起降一架小型飛機,比如塞斯納172之類的。于是這片巨大的空曠場地為冰雪駕駛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場所,平整的冰面和上面覆蓋的積雪就是天然的理想冰雪賽道,在北歐的許多湖面大家同樣這么做。
當我從大巴上下來,走到保時捷為此而搭建的溫暖的篷房門口時第一個表情是:驚呆了。不是因為門口停的那30多輛保時捷,雖然湊齊這些車確實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件事,也不是因為背后的晶瑩剔透的冰雕墻,雖然它看起來美極了。而是遠處地平線附近的三個太陽,沒錯是“三個”太陽,由于氣溫太低,所以空氣中的水很難以氣態(tài)形式存在,于是水分子在強有力的氫鍵締合作用下以六方晶系的規(guī)則排列起來,整齊而有序???,連自然界都遵守包豪斯的設計風格,極簡向功能服務。波動的光子在穿過這些冰晶的時候產(chǎn)生了折射,于是我們就看到了三個太陽,有一個專屬名詞叫做:幻日。就像我們玩過的三棱鏡折射的原理一樣,有時候我們的眼睛會騙我們,因為我們太依賴經(jīng)驗,而這次的保時捷凌駕風雪駕駛培訓,就是讓我們告別通常的道路駕駛經(jīng)驗,這里,是和經(jīng)驗說再見的地方。
保時捷為這次的駕駛培訓精心準備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車,轎車、卡車、翻斗車、卡丁車,當然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是前置后驅/4驅(Panamera)、中置后驅(Boxster)和后置后驅/4驅(911)這幾種類型,這可以幫助我們感受不同布局的車輛在冰雪路面的駕駛特性,更好地體會冰雪駕駛的樂趣。保時捷的這套冰雪駕駛培訓課程不會讓我們一上來就面對冰雪道路而手足無措,循序漸進的課程設置會讓初學者更容易上手,首先利用中置后驅的Boxster在打開PCM(保時捷車輛穩(wěn)定系統(tǒng)相當于ESP)時進行簡單的繞樁練習,Boxster的軸距很短,中置發(fā)動機和很好的前后重心配比讓這輛車擁有十分穩(wěn)定的駕駛姿態(tài),但這里需要的是滑動,所以當我們關閉PCM之后,Boxster將會變得異?;钴S,Boxster的設定由于太注重日常駕駛的穩(wěn)定性,所以在高摩擦路面車輛的穩(wěn)定性非常高,極限來得也很晚,可在冰雪這種低附著力路面,一旦極限點來臨之后這輛車的鐘擺效應變得非??欤@需要我們特別敏捷地感受到車輛姿態(tài)的變化,并作出快速的反應。一個訣竅就是盡可能將車輛座椅靠背調(diào)直接近90°,椅背會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們的后背這輛車的尾部已經(jīng)躍躍欲試了,同時我們要更為敏捷地做出反打方向的修正動作。簡單的熱身之后,我們開始學習兩種在冰雪賽道上的入彎方式,斯堪的納維亞式和輕制動入彎。記住這兩種不同的漂移過彎手段,將會在不同的彎道中派上用場。
斯堪的納維亞式也稱為鐘擺式過彎,這種過彎方法在入彎前并不是沿著外側線路,而是沿著彎道中間行駛,入彎時先向彎道的相反去向快速打方向,之后立即將方向轉向彎心。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車尾瞬間失去抓地力,利用重心的鐘擺效應,回彈時獲得更大的橫向力完成車頭指向的快速轉換。有一個問題是:通常來說當車輛的尾部開始滑動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反打方向修正,而此刻對油門的控制也同樣關鍵,油門需要同時跟上,如果跟大了,就會發(fā)生轉向過度,而油門不足又不能夠很好地完成車頭的正確指向,所以油門的介入時機和介入量,以及鐘擺做出的實際和角度是斯堪的納維亞式過彎完成精妙與否的關鍵,這需要駕駛者細細揣摩,不同布局軸距和重量的車,這些時機和力度都是不同的,比如panamera由于車身軸距長,而且更重,所以擺動起來會沒有那么迅速,這留給我們更多的修正機會和反應時間,所以操作起來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而四驅車型則由于前輪在轉向時仍然可以提供動力,所以反打方向的角度相比后驅車型要小很多,在過彎的過程中,方向盤基本是保持車輛向前的正位置,而不是像后驅車那樣前輪反打很多。911的軸距和重心配比非常理想,這真是一輛無愧于兼具絕佳操控體驗和駕駛樂趣的車型,當我們操控911完成這一動作時可以充分體會到這一點。不過不論哪種車型,入彎之前的減速仍然是必要的,速度過快則會讓任何操作都變得徒勞。斯堪的納維亞式過彎只是讓我們在過一些較急并且狹窄的彎道時提前且快速地完成車頭指向,以最短的時間幫助我們出彎。
在這里一切東西都要很輕,和這些大馬力機器玩耍就像在和嬰兒游戲一樣,我們能找到駕駛最本源的樂趣,但必須輕拿輕放。
另一種過彎稱為輕帶制動入彎,與斯堪的納維亞式過彎不同的是,這一方式適合一些高速彎,在入彎前輕帶制動,有多輕,輕得就像撫觸嬰兒的肌膚一般,高速彎不需要我們對車頭進行太大的角度轉換,此刻我們需要的只是前輪獲得更多的附著力以更好地讓車輛聽從導向輪的指引,隨著輕微制動,重心會轉向前輪,前輪獲得更大的附著力,此刻后輪的附著力變小,滑動的時候來了,在轉向的指引下,車尾會向相反的方向甩動,此刻我們需要做的是維持住這一趨勢一段時間,直到車頭準備指向出彎的角度時,開始介入油門讓車輛順利滑出這個彎道,完成一套完整的漂移動作,其實所謂漂移就是在輪胎低附著時利用滑動來幫助完成車輛前進角度的轉向,和方向盤帶來的直接轉向相互配合讓過彎的動作更加高效,快速出彎。
這兩個動作可以被視為基本動作,在面對不同的彎道時,選擇不同的過彎手段,而隨著彎道角度的急緩,入彎時機、制動量和擺動幅度都不盡相同,這就是冰雪駕駛的樂趣所在,小心雕琢每一個不一樣,就像大家站在起跑線上,兩只手各端著一個乒乓球拍,上面放了兩只滾動的乒乓球,然后比誰跑得快,藤原拓海下山送豆腐不過如此。
除了車輛,保時捷精心設計了賽道,不僅有用來練習的繞樁場地、大小兩個套圈的正圓,還有不同難度等級的長賽道,更有趣的是將上海F1賽道縮比成了一條小型上賽道,我們可以根據(jù)對上賽道的記憶來跑這個冰雪版“上賽道”,這其中的趣味必須要親自體會。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是,我剛才瞎扯的那些車其實卡丁車是真實存在的,保時捷為卡丁車裝上了釘胎,然后我們就可以駕駛卡丁車飛馳在專給釘胎使用的冰面賽道,縱然我想象過許多種開卡丁車的方式比如電動卡丁車之類的,也從未想過在冰面上駕駛卡丁車,這簡直就是一個樂趣放大器,冰面卡丁車絕對是一個讓人欲罷而不能的玩物,卡丁車由于擁有極低的離地間隙和開放式座艙本身就已經(jīng)擁有很高的駕駛樂趣了,而冰面上的滑動則讓這種樂趣進一步放大,這真的是一劑令人上癮的“毒藥”,能夠阻止我們停止油門將車開回維修區(qū)的力量只有寒冷,無論穿多保暖的衣服,不出三圈,殘存的熱量都會消耗殆盡,維持我們繼續(xù)駕駛的力量只有內(nèi)心的激動,風吹過頭盔風鏡的縫隙凍結我們的眼淚時,就是該回維修區(qū)暖和一下手腳準備下一圈的時候。當然卡丁車環(huán)節(jié)的設定絕不僅僅是為了娛樂,通過對卡丁車的操控,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體會駕駛普通車輛時對姿態(tài)和重心的感知,控制也會更加精準,對提升冰雪操控水平有很大的幫助,這與普通的卡丁車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車感是一樣的道理。
滿滿2天的時間來學習和體會滑動之妙其實略有些短,今年是我第一年參加保時捷的凌駕風雪駕駛培訓,無論是車輛的水準還是道路的設定,教練的水平和設施的配套,說保時捷的凌駕風雪是國內(nèi)目前最好的冰雪駕駛培訓,一點都不為過。你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的駕駛水平,可以一圈又一圈地雕琢過彎的操作,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修正問題,進而提升駕駛水平。教練會站在冰封的湖面上仔細觀察你車輪轉動的角度和車身姿態(tài),糾正你的錯誤,發(fā)現(xiàn)不足,我稱其為手把手式教學,效率極高,提升很快。不過除了激動人心的漂移環(huán)節(ji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如果你想喝冰鎮(zhèn)可樂,只要在出發(fā)之前放一枚在樁筒下面即可,漂幾圈回來之后,那正是享受的時刻!
冰上卡丁車可以把有關冰雪的樂趣進一步放大,就像一劑令人上癮的“毒藥”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