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在上任百天之際接受電視專訪時,建議面對大陸游客來臺銳減,臺灣旅行社要進行轉型。臺灣《聯合報》28日就此評論稱,該轉型的不是旅行業(yè)者,而是為政者的心態(tài)。用“南向政策”分散風險或者尋找更多來臺觀光的客源,都應該是補強臺灣的體質,而不是取代既有的成果,“若政府仍決定往沒出口的路走,那再多的口號、道德勸說或者得要九彎十八拐的解決辦法,都只是枉然”。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8日報道,蔡英文在接受采訪時稱,以前陸客只有一個觀光環(huán)島行程,每天趕路,司機和游客都很辛苦,“我們跟中國大陸都在想,(旅行)結構要轉化,多一點自由行”。她還說,這段時間看來自由行有增無減,雖然兩會沒有正式溝通,但對方的海旅會和臺方的旅行公會還有互動?!吨袊鴷r報》28日透露,“行政院”30日將聽取“交通部”提出的拓展大陸市場計劃,臺灣將由觀光局組團主動向陸方釋放來臺安心旅游的良性氛圍,通過傳媒及網絡新媒體如網紅、微博和QQ等將臺灣旅游優(yōu)質產品推銷出去,并將臺灣具體改善游覽車等旅游措施傳播出去。觀光局還會祭出各項誘因,共同分攤廣告營銷費用,每半年頒獎表揚一次,讓消費者對組團社有信心,同時針對觀光團來臺提出“分區(qū)分流分時”策略,未來將以主題式,例如文化、生態(tài)、原住民、大型節(jié)慶深度旅游,或將北中南東離島不同魅力特色景點規(guī)劃成區(qū)域深度旅游,將人潮分流帶往不同區(qū)域。
對于當局的“自救措施”,臺北市旅行商業(yè)同業(yè)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稱,目前陸客市場已有分區(qū)或其他深度旅游行程,如果是退休人士或年紀較大的游客,難得來臺一趟,一定要走遍所有知名景點。至于當局要率團到大陸宣傳,他直言,傳聞北京已有“三不禁令”,要求組團社不得宣傳或販賣臺灣旅游產品,因此現在時機敏感,大陸組團社參加的意愿不高,效果有限。根據“行政院”統(tǒng)計,8月陸客團來臺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55%。
《聯合報》28日分析稱,蔡英文的“轉型說”沒錯,但沒有抓到重點,“而且重點人盡皆知:兩岸關系能否突破僵局?”說來說去,關鍵還在于民進黨當局死抱意識形態(tài)教條,不愿得罪支持者,堅持不提“九二共識”,“就算水龍頭確實是對岸關上的,但連接兩岸交流的水管卻是‘九二共識。當民進黨決定截斷這條水管,誰關上水龍頭,也就無關宏旨了”。文章直言,在此情況下,民進黨當局說要組團到大陸攬客,即使去得成,效果也不可能一如預期,更何況兩岸官方往來已經形同完全中斷,官員要登陸的可能性不大,“至于要旅行業(yè)者轉型,當然是健全觀光業(yè)的方法,但擺在眼前的是業(yè)者可能已經活不下去,還要他們健全體質,這算不上什么妙方,而是風涼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