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艷梅
清絡飲出自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由新鮮的金銀花、鮮扁豆花、西瓜翠衣、鮮竹葉心、鮮荷葉邊、絲瓜皮6味藥組成,具有祛暑清熱的功效。此方集合了新鮮的花、皮、葉,氣清芬芳,為夏季養(yǎng)生及預防暑病的常用方,與綠茶、烏龍茶同飲可解熱除煩、止渴消暑,隨證加減還可治療多種夏季常見病癥。
1.煩熱口渴:夏季心煩不安、口渴難解者,可用此方各藥6克,配伍鮮蘆根20克、梔子9克,煎湯代茶飲。
2.口瘡咽痛:舌為心之苗,心火上炎可出現口舌生瘡、口干咽痛等癥,除了用本方清熱生津,還可以配伍菊花、板藍根各10克,薄荷、桔梗各3克煎湯代茶飲以解毒利咽(薄荷后下或以熱藥湯沖泡為宜)。
3.食欲不振:暑熱炎炎,加之雨水增多,濕熱交蒸,人體容易出現胸脘滿悶、食欲不佳、便溏等癥,將方中的扁豆花改為炒白扁豆15克,再加陳皮5克,或與粳米、薏苡仁、綠豆等煮粥,則健脾化濕、消暑和中的作用更優(yōu)。
4.氣短乏力:暑易傷氣,本方配伍西洋參5克,石斛、麥冬、百合各10克,煮水喝,可益氣養(yǎng)陰、清心安神。但由于滋膩的作用,故舌苔厚膩者不宜使用。
5.皮膚疾患:暑濕邪氣蘊結肌膚,易致痤瘡、濕疹、痱子等皮膚疾患。此方配伍蒲公英、野菊花、魚腥草各10克,以鮮品搗爛或榨汁外敷,可緩解多種夏季皮膚不適。本方去掉銀花,加忍冬藤、桑枝各15克,可加強清熱通絡、祛濕的作用,對夏季手足浮腫熱脹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