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黃褐斑是一種顏面部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色素改變的皮膚病。以皮損對(duì)稱分布、形狀大小不定、無自覺癥狀為臨床特征,男女皆可發(fā)病,多見于孕婦或經(jīng)血不調(diào)的婦女,以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皮損日曬后加重。
1.肝郁氣滯
【臨床表現(xiàn)】皮損為淺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大小不定,邊緣不整,呈地圖狀或蝴蝶狀,對(duì)稱分布于目周、顏面;可伴脅肋胸痞、煩躁易怒、納谷不香,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前斑色加深、兩乳作脹;舌苔薄白,脈弦滑。
【藥膳】
消斑湯:絲瓜絡(luò)、白茯苓、僵蠶、白菊花各10克,珍珠母20克,玫瑰花3朵,紅棗10個(gè)。煎濃汁飲用。
檳榔露酒:檳榔、陳皮各20克,青皮、玫瑰花各10克,砂仁5克,冰糖適量,黃酒1500毫升。上諸藥與酒同置鍋內(nèi),蓋嚴(yán),文火蒸20~30分鐘,濾除藥渣后貯存?zhèn)溆谩?p>
2.肝脾不和
【臨床表現(xiàn)】皮損多為栗皮色、地圖狀斑片,邊緣不整,對(duì)稱分布于兩顴、目下、鼻周、口周;伴胸脘痞悶、兩脅作痛、腹脹便溏,婦女經(jīng)血不調(diào);舌苔白膩,脈弦滑。
【藥膳】
香附茯苓雞:香附、茯苓各15克,枳殼10克,金橘餅20克,雞1只。雞洗凈后去臟雜,把香附等放入雞腹中,隔水蒸熟,去藥渣。
3.勞傷脾土
【臨床表現(xiàn)】皮損為灰黑色斑片,狀如蝴蝶,對(duì)稱分布于鼻翼、前額、口周,邊緣模糊,自邊緣向中央逐漸加深;伴短氣乏力、腹脹納差,或素有痰飲內(nèi)停;舌質(zhì)淡,舌苔膩,脈弦滑。
【藥膳】
紅顏酒:紅棗、核桃肉各120克,杏仁30克,蜂蜜100克,酥油70克,白酒1000毫升。將杏仁泡去皮尖,煮四五沸曬干,與核桃肉、紅棗分別搗碎,用白酒將蜜、油溶開入瓶,將前3藥入酒內(nèi)浸泡7日后取出。
地黃苓桂酒:干地黃、茯苓、桂心、干姜、澤瀉、川椒各100克,白酒3000毫升。諸藥和酒一起放入鍋中,煎煮至沸,取出放涼備用?;?qū)⑸纤幏湃刖浦校荛]浸泡15~20天。
五白糕:白扁豆、白蓮子、白茯苓、白山藥各50克,白菊花15克,面粉100克,白糖100克。將前5味洗凈,烘干,磨成細(xì)面,與面粉調(diào)勻,加水和面,或加鮮酵母令其發(fā)酵,發(fā)好后揉入白糖,上籠武火蒸30分鐘,出籠后切成塊狀。
4.腎水不足
【臨床表現(xiàn)】皮損為黑褐色斑片,大小不定,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清楚,多以鼻為中心,對(duì)稱分布于顏面;伴頭眩耳鳴,腰酸腿軟,五心煩熱,男子遺精,女子不孕;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
【藥膳】
豬腎山藥粥:豬腎1對(duì)(去筋膜、臊腺,切碎),粳米200克,山藥100克(去皮切碎),薏苡仁50克,鹽、味精適量。將切碎的豬腎燙去血水,與山藥、薏苡仁、粳米一起加水適量,小火煨爛成粥,加入適量鹽及味精,分頓食用。
核桃豆?jié){:核桃仁30克,牛奶、豆?jié){各200克,黑芝麻20克,白糖適量。將核桃仁、芝麻放入小石磨中,邊倒邊磨,磨好后,均勻倒入鍋內(nèi)煎煮,再加入牛奶、豆?jié){,煮沸后加入少量白糖。
固本酒:生地黃、熟地黃、麥冬、天冬、茯苓、人參各30克,白酒1600毫升。諸藥與酒同置于鍋內(nèi),蓋嚴(yán),文火蒸20~30分鐘,濾除藥渣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