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最最吸引人的,還是書店風景。”鐘芳玲,一個多年遨游書世界,以讀書、訪書、說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玩書、賞書、品書與寫書為工作和志趣的女書人。她將自己逛書店、看書展、參觀圖書館的點點滴滴相繼記錄成集。近日,其第四本著作《四季訪書》出版上市,再度將她四季暢游書店,與書人、書地、書本接觸的所見所聞娓娓道來,為書友們奉上了一道精神的盛宴。
該書采用四色精裝,圖文并茂,分為“文人宅”和“書樂園”兩部分。其中“文人宅”描繪了四位文人,包括19世紀初英國詩人約翰·濟慈和三位美國作家——20世紀初傳奇作家杰克·倫敦、兩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尤金·奧尼爾與約翰·斯坦貝克。書中不僅介紹他們的書與人,也談他們的忠實書迷與寵物,還介紹走訪其故居、書房和墓園的經歷,并從與作家相關的題贈本、老照片、肖像畫、藏書票、書封設計、改編電影(視)海報等物件,論及它們的意義或收藏價值,例如杰克·倫敦與他妻子的藏書票,為何圖案分別是狼頭與波浪中騎馬的女人。
“書樂園”是描繪世界各地古書展與大小書店的種種故事和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作者在古書展上邂逅的美麗、有趣又怪奇之書與相關物件,例如一本折合人民幣620萬元的16世紀地圖集、標價5萬英鎊的馬克·吐溫首版書與手稿、上了鏈條的中世紀神學書、以羊皮或豬皮或鯊魚皮裝幀之書、一張破損卻標價上萬美元的唱片、據稱導致拿破侖死亡的壁紙、英國皇家認證的尊貴書店、古意盎然的小巷中深藏的書攤等,令人稱奇。
鐘芳玲不僅是書店控,她的人生本身也就是一段書的傳奇故事。這位被書友稱為“為書走天涯的女子”,原本在臺灣大學和美國攻讀了近十年的哲學,卻在寫博士論文期間,發(fā)現自己喜愛古登堡更甚于對思想巨擘亞里士多德的興趣,從此棄哲學而投入到與書相關的行業(yè)。二十多年來,她行走了北美、西歐、英倫、中東以及中國的兩岸三地,訪問了大大小小的數千家各具特色的書店,結識并記錄了無數個書商、書販、書人、書友、書蟲、書蠹。她也從開始一位初入圖書世界的新人,成為一位老練的書店達人。
馬爾克斯說:“如果每個人都能在背包里放一本書,我相信,所有人的生活會更美好?!甭眯性诶^續(xù),書店風景隨之不斷變遷。在鐘芳玲的引領下,我們不僅欣賞一道道書店風景,進入書天堂,更從中領略到不同的人生況味、趣味與品位。
書店永遠是每個愛書人的精神圣地,也是書籍的歸屬和家園。人事喧囂,書事寂寥。生活在紙質書的時代,是一種幸運。在這個仲夏夜,輕輕翻開《四季訪書》,縷縷書香幽幽沁鼻而來,只覺滿目清新,心頓時靜下來,靜得像一池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