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各級各類賽事活動助推足球運動水平提升
崇明縣通過創(chuàng)建“足球縣”,探索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yè)指導、社會參與的校園足球競賽舉辦機制,以及分級管理、學段銜接、制度配套的辦賽模式。在廣泛開展校內競賽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以學校為單位參加的小學、初中、高中校園足球聯(lián)賽體系和以區(qū)域組隊參加的選拔性校園足球競賽體系。通過豐富的賽事、完備的競賽體系、穩(wěn)定的賽制和嚴明的賽紀,引導學校廣泛開展足球競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足球運動,從而助推崇明縣的足球運動水平。
鼓勵學校利用課余時間大力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學校校園足球競賽。各校通過組織班級對抗賽、年級賽,以及各類的足球基本功等單項比賽活動,形成“人人要踢球”、“班班有球隊”的良好氛圍。如,小學低年級開展30米繞桿運球、射空門比賽等;小學高年級開展傳接球比賽、五人制足球賽等;初中和高中開展八人制足球和十一人制足球比賽等活動。
各中小學校在實施每周一節(jié)足球課程的基礎上,選拔組織以班級、年級為參賽單位的一系列足球競賽活動。小學一、二年級要開展以興趣培養(yǎng)為主、豐富多彩的足球活動和趣味性足球技能競賽,三年級以上建立班級足球代表隊,開展5人制或8人制校內足球競賽。初中、高中應建立班級、年級、學校足球代表隊,開展8人制或11人制校內足球競賽。各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上述要求組織校園足球競賽活動,努力營造“人人愛踢球、班班有球隊、周周有比賽”的濃厚氛圍,并形成學校特色,從而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體質。
基層學校除了要建立常態(tài)化校內班級、年級聯(lián)賽制度,還要建立學生足球社團組織,小學可成立足球興趣小組或俱樂部,中學成立學校足球協(xié)會。小學三年級以上要組織年級代表隊,學校建立學校代表隊,要為學校代表隊配備教練員和管理人員,科學組織課余訓練,按要求參加各項校園足球賽事。在此基礎上,鼓勵各學校參加、承辦、組織校際足球友誼賽、邀請賽、交流賽、挑戰(zhàn)賽和對抗賽等競賽活動,豐富校園足球競賽組織形式。
健全了競賽的機制。搭建了以校賽、片賽和縣賽三級聯(lián)賽的比賽平臺,形成校校參與、層層選拔、縣級總決賽的格局。根據崇明地勢狹長和學校分布情況的特點,把崇明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長興橫沙部等四個片,每年組織中小學參加自己所屬片的大聯(lián)賽,規(guī)定每個學校必須組隊參與。在片級比賽的基礎上,規(guī)定片級比賽前兩名的球隊參加縣級總決賽。如,2015年10月,有100多支隊伍參加了校園足球片級比賽,助推了足球水平的提升,營造了良好的校園足球氛圍。
另外,教育局要求各學校要逐步建立競賽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教練員和學生積極參加足球訓練和競賽,縣教育局將建立小學、初中、高中足球“一條龍”人才輸送與培養(yǎng)體系。允許足球特長生在升學錄取時在一定范圍內合理流動,升入上一級特色學校,獲得良好的特長發(fā)展環(huán)境。各學校要提供時間和專用經費,鼓勵教師投身校園足球競賽工作。足球訓練和競賽成績要記入個人檔案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升學、評優(yōu)、獎勵的重要依據。教育局將統(tǒng)籌建立和運行全縣校園足球管理信息系統(tǒng),動態(tài)管理校園足球教師培訓、教練員、裁判員和運動員的信息。
為了減少競賽中的安全隱患,考慮到學生在參加足球比賽和活動時讓家長們都能夠更加放心,必須加大保障力度,崇明縣教育局構建了校園足球聯(lián)賽意外傷害應急管理機制,以加強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和比賽安全管理。充分發(fā)揮《崇明縣校園足球意外傷害險》和《校園學生意外傷害險》的作用。探索建立學生運動意外傷害事故第三方調解機制,提升校園足球聯(lián)賽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后顧之憂。
組織學生開展了夏(冬)令營、嘉年華、“足球寶貝”、后備人才精英訓練營等集訓與比賽活動。委托徐根寶足球基地開展了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訓練活動,逐步建立了學生足球運動員技能等級評定標準,提高學生足球技術水平,使校園足球訓練營既成為青少年足球水平快速發(fā)展的地方,又成為培養(yǎng)足球后備人才的搖籃地。
利用根寶崇明足球基地的便利條件,基本建立一個多渠道、多層次、相對完整并可持續(xù)發(fā)展、小初高相互銜接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普及和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雙重體系。在學生的上升通道方面,崇明區(qū)充分考慮片內中小學對口直升問題,積極探索高中學校招收足球優(yōu)秀學生的辦法,建立順暢的小升初、初升高再到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的升學機制。學校把學生足球學習、訓練和競賽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寫實記錄,形成檔案,作為升學考試、評獎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供上一級學校招生參考。
崇明縣將創(chuàng)建中國足球縣為契機,擴大足球人口,鼓勵中小學學生參與校園足球運動,堅持育人為本,注重技術能力和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校園足球,享受到足球運動的快樂,切實助推校園足球的運動水平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