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高秋
8日晚,中國科幻文學界最高獎項“銀河獎”揭曉今年的獎項歸屬,銀河獎“??汀焙蜗{借《天年》奪得最佳長篇小說獎??苹眯滦顷愰狈⑾捏?、犬儒小姐獲得最佳短篇小說獎。70后作家江波及張冉獲得最佳中篇小說獎。
如果說2015年是中國科幻的元年,那么2016年則是中國科幻產業(yè)的元年。繼《三體》榮獲雨果獎后,今年80后科幻作家郝景芳又一次入圍雨果獎,使得大眾對于中國科幻的關注從聚焦單個作家擴大到一個群體。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代表本土科幻文學界最高榮譽的銀河獎已走過30個年頭,推選出1200多篇本土中短篇科幻小說。劉慈欣、王晉康、韓松等實力派作家都是從銀河獎起步走向海外的。在頒獎典禮之前舉行的2016中國科幻大會上,受邀前來的科幻界大咖就科幻產業(yè)如何走向繁榮等議題展開討論。
“從賣菜大媽到高層領導,每個人都在和我談科幻?!睌孬@雨果獎之后,劉慈欣儼然成為中國科幻的代言人,《三體》則成為一座圣碑。在昨天的討論中,劉慈欣感嘆科技發(fā)展帶給科幻文學的巨大推動力。他表示,截至上世紀80年代的科幻小說,都無法想象和描繪出手機在當下實現的多元化功能?!拔疑踔翐?,科學既是催生科幻的推手,也有可能在未來殺死科幻”。
日本未來科技館館長毛利衛(wèi)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宇航員。在他看來,普通人的太空旅行有望在二三十年內實現,這也將為科幻寫手提供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對此劉慈欣笑稱,非常期待將人類以粒子傳送的形式送向太空,“但我可不會去做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科幻世界雜志社副主編姚海軍在發(fā)言中表示,科幻是科技時代的文學,發(fā)端于工業(yè)革命背景下的英法,興盛于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崛起的美國,被普遍視為大國興盛的象征。“從清末民初萌芽至今,中國科幻發(fā)展已愈百年,今天終于可以暢談科幻產業(yè),這是國家之幸”。姚海軍分析說,韓國和印度都拍過科幻電影,韓國的一些科幻電影甚至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因為沒有出版的支撐,至今無法形成產業(yè)規(guī)模和更大的影響力?!爸挥胁粩嗳グl(fā)掘培育新人,科幻產業(yè)才能不斷有新鮮血液注入。沒有科幻出版的長期積淀,科幻電影的興盛難以想象”。
記者從論壇主辦方提供的統計數據中了解到,中國科幻圖書的出版量近年呈現穩(wěn)步增長的態(tài)勢,但在最重要的長篇新書出版方面卻有所徘徊。2015年,國內共有500多家出版社申報選題22萬種,最終只有28種通過??偭可仙?,新長篇數量卻無明顯增長,暴露出中國科幻出版市場需求與創(chuàng)作能力的不匹配。反觀美國科幻圖書出版量的數據,2015年,該國的新科幻長篇作品有396種之多。
科幻導演阿甘在昨天的論壇發(fā)言中談到,中國在科幻電影方面最早的嘗試可以追溯到民國。近些年,中國在科幻電影方面的觸碰多了一些,但總體而言,也僅僅是嘗試而已,并沒有讓科幻電影這種類型確立起來。電影是個系統工程,尤其是科幻電影,工業(yè)化屬性更為明顯。在發(fā)展科幻電影的過程中,中國在人才與經驗方面都有明顯欠缺。但中國科幻電影總是要向前發(fā)展,因為市場已經呈現出強烈需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