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云:“玉,石之美者。”中國人自古對玉情有獨鐘,使之綿延幾千年經(jīng)久不衰。漢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國力強盛的時代,在學術(shù)和藝術(shù)上上承先秦,是一個在文化上多元的時代,以博大的胸懷汲取了此前的一切文化藝術(shù)成果的精華。在戰(zhàn)國玉器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漢代玉器,經(jīng)過了歷史時代的陶冶和凝練,將中國古代玉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為中國玉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在漢代玉器藝術(shù)中,玉蟬以其嫻熟的雕工、優(yōu)美的造型為后人所仰慕,其所承載的各種文化功能以及美學思想具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漢代玉蟬多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雕刻而成,用料講究,形制古樸,質(zhì)地上乘。
陜西歷史博物館所藏的漢代玉蟬十分精美,現(xiàn)擇錄幾件漢代玉蟬精品,做一簡單介紹。
青白玉蟬(圖一),長5.5厘米,寬2.8厘米,陜西西安沙坡新安磚廠漢墓出土。通體呈青白色,光潔明亮。為扁平狀,中心厚,頭部雙目外凸,用陰刻線勾勒出頭、背及雙翼。翅上光素無紋,并且雙翅距離較近,背面斜陰刻線刻畫胸部、腹部至尾尖有數(shù)條橫陰線,表示具有伸縮功能的皮紋,十分形象。玉蟬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表面平滑光亮,邊沿棱角鋒利,翅尖觸之有扎手的感覺。
青玉蟬(圖二),長5.7厘米,寬2.8厘米,陜西省寶雞市眉縣第五村岳陳大隊移交。青玉質(zhì),扁平體,中部微隆,頭部略成弧形,嘴角分明,雙目外凸。以陰線刻畫弧形線飾頸部和雙翼,雙翼末端和尾端呈尖狀。
以上兩件造型和刻工相似,體型修長,雙目突出。尤其是第一件青白玉蟬,玉質(zhì)瑩潤,體型更顯修長、優(yōu)美,尾翼微微張開,與頭部呼應(yīng),堪稱漢代玉蟬中的精品。
青玉蟬(圖三),長5厘米,寬4厘米。青玉質(zhì),鈣化嚴重。扁平體,背部微隆,頭部與身體分割不明顯,身體比例略顯寬短,表現(xiàn)雙翼的弧線間距稍寬,刻痕淺。
青玉蟬(圖四),長5厘米,寬3厘米,表面鈣化嚴重。青玉質(zhì),扁平體,背部微隆,頭部與身體僅在雙目處稍加分割。陰刻的弧線自雙目至翼尖,貫通頸部和雙翼,尾尖呈三角形鋒尖狀。
白玉蟬(圖五),長4.7厘米,寬2.6厘米,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移交。白玉質(zhì),中部較厚,頭略中間呈弧形,雙目微凸,以兩條陰線刻出頸部,弧線形雙翼收攏于蟬體。通體刻痕淺。
漢代玉蟬雕刻工藝以“漢八刀”著稱,玉蟬的背、腹兩面以簡練的雕工刻畫出雙眼、翅膀及腹部橫紋,刀法干凈利落,刻線深粗且多為“斜刀”,即一面淺,一面深,線條粗獷,鋒芒畢現(xiàn),寥寥數(shù)刀,表現(xiàn)對象生動逼真。東漢以后,厚葬之風漸弱,葬玉文化衰落,“漢八刀”的技法也隨之衰落。
玉蟬就其用途,大體可分為三種。一種為佩蟬,其頂部有穿孔,顧名思義,是專門佩戴在人腰間或胸前以作裝飾和避邪而用;另一種為冠蟬,腹部有穿孔,是作為飾物綴于帽子上的;還有一種用途較為獨特,被稱之為玲蟬,是一種專門放置于死者口中的隨葬品。
佩蟬、冠蟬、玲蟬的區(qū)別在于:佩蟬在頭部有對鉆成“V”形的象鼻眼,用以穿系便于佩戴;冠蟬則于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線固定在帽子上;至于玲蟬就無需穿什么洞眼了。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冠蟬也有用于玲蟬的,這里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佩蟬、冠蟬、玲蟬三者之間據(jù)此是不難區(qū)分的。
據(jù)考古資料記載,蟬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商代至戰(zhàn)國墓葬中常有出土,此時的玉蟬大多是懸掛佩戴用的裝飾品。玉蟬作為葬玉中的口琀,最早見于考古發(fā)掘的河南洛陽中州路816號西周早期墓,其后未見流行;直至漢代才發(fā)展為普遍的習俗?!吨芏Y·天官·玉府》:“大喪,共含玉”。大喪,指皇帝喪。此外還有玲璧、琀珠、琀瑁、玲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區(qū)別?!侗阕印芳从小昂裨诰鸥[,則死人為之不朽”之說?!稘h書·楊王孫傳》:“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都為枯臘。千載之后,棺槨朽腐之乃得歸土就其真宅。”又如《后漢書·梁商傳》:“商病篤,敕子翼等曰:‘吾以不得,享受多福。生無以補益朝廷,死必費孥藏,衣衾玲玉匣珠貝之屬,何益朽骨!”
玉玲到漢代之所以取形于蟬,與蟬的羽化和高潔兩種象征意義有關(guān)。夏鼐先生曾指出:玉蟬或含在死人口中或置于死人身上,“皆象征變形與復(fù)活”。古人以為它能為生者避邪,為死者護尸,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這是盼死者早日轉(zhuǎn)世的象征,也是生者對死者永恒的懷念,以及死者永生的形象。蟬會幻化與循環(huán),性高潔,飲而不食,只喝露水就能生存,這種生活習性與漢代描繪的仙人特征十分相符。蟬幼蟲自泥土中鉆出,脫殼羽化蛻變成蟬,飛向天空,很像是人的復(fù)活再生,開始新的生命輪回,這也符合漢人祈求長生不老、升仙的觀念。因此,人們生前往往將蟬作為佩飾戴在身上,死后還要將蟬隨葬于墓中作為追求不朽獲得新生的寄托。這不僅是對蟬的崇拜,其中也深含著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與傳統(tǒng),傳達著他們的美好愿望與渴求,是先民民族意識形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特別是漢代,由于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促使玉器的政治、宗教意義為之大增,方士又竭力提倡玉的神秘和力量,這種思想實際上是人的一種心理過程,同時不可避免地摻入了封建迷信的內(nèi)容。因此用玉雕琢的具有護符意義的琀蟬,即被看成一個活生生的實體,成為“人與神這兩個世界之間的聯(lián)結(jié)”。也就是說,死人含蟬,亦表示其肉身雖死,但只是外殼脫離塵世,心靈未必死去,不過作為一種蛻變而已。漢代喪葬大量使用玉石雕刻成蟬形玲玉,表達生者祝愿死者的靈魂如蟬蛻而升天,寄予了漢人希望死后靈魂順利升天成仙,生命得以無限延長的美好愿望。
(責任編輯: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