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親愛的夫人鈞:
同志們常說世上唯有家鈞好,今日里我才覺得你是巾幗賢。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淚漣漣。張眼望,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案魅∷琛苯K有日,革命事業(yè)代代傳。紅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賣,夏明翰在武漢被捕。在陰暗潮濕的監(jiān)獄里,他用敵人給他寫自首書的半截鉛筆給妻子鄭家鈞寫了這封催人淚下的家書,這也是夏明翰的遺書。寫完后,年僅28歲的他抑制不住對妻子、對女兒的強烈愛戀和思念,用嘴唇和著鮮血,在遺書上親吻下一個深深的吻印。這生離死別前的一個血吻,彰顯出了夏明翰作為一個偉大的革命者的俠骨柔情、深情厚意和忠貞不渝的革命愛情。兩天后,夏明翰在武漢市鸚鵡洲被國民黨反動派槍決。
“世上唯有家鈞好”
“同志們常說世上唯有家鈞好,今日里我才覺得你是巾幗賢?!奔視拈_頭,夏明翰毫不掩飾地稱贊了自己的妻子。
1920年秋,夏明翰來到長沙,面見仰慕已久的毛澤東。第二年冬,他經(jīng)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長沙從事工人運動。他領(lǐng)導(dǎo)人力車工人罷工,迫使長沙縣知事宣布削減車租。
也就是在這時,湘繡女工鄭家鈞在掩護(hù)領(lǐng)導(dǎo)罷工斗爭的夏明翰時,右臂中彈受傷,夏明翰經(jīng)常來看望她,兩人在接觸過程中暢談理想,交流革命體會,互生愛慕之情。
愛的時光飛快逝去,幾年的相戀使這對革命情侶感情日深。1926年4月的一天,毛澤東來到夏明翰房間,見他在洗衣服,頗有感觸地說:“明翰,該找個伴侶啦!鄭家鈞對你不是很好嗎?”
夏明翰回答:“家鈞好!家鈞好!”毛澤東高興地說:“你們倆情投意合,志同道合,早點成家吧!”
經(jīng)毛澤東挑明,1926年農(nóng)歷九月初四,鄭家鈞和夏明翰在一間簡陋的民房里舉行了婚禮,洞房就在長沙市清水塘四號。當(dāng)時,婚禮雖然簡樸,但卻高朋滿座,何叔衡、李維漢、謝覺哉、郭亮、易禮容、龔飲冰等都前來參加了婚禮。他們還向這對新人送了禮物,何叔衡送的是一個墨盒和一個鋼筆架,李維漢送的是一對精巧的小壺,易禮容送的是一個上面剪貼著大紅喜字的金魚缸。同時,李維漢、何叔衡、謝覺哉等還給他們送了一對婚慶對聯(lián):“世間唯有家均好,天下誰比明翰強。”
1927年春節(jié)前夕,兩人搬到長沙市望麓園一號,與毛澤東、楊開慧同住一個院子。從那個春節(jié)開始,夏明翰跟鄭家鈞約定:工作之余,不走親,不訪友,一心一意幫鄭家鈞補習(xí)文化。從阿拉伯?dāng)?shù)字到常見漢字,從作詩填詞到馬列主義,夏明翰在家里教妻子學(xué)文化,也像在湘江中學(xué)、工農(nóng)夜校上課一樣認(rèn)真,充分地備課,詳細(xì)地解釋,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據(jù)鄭家鈞回憶:“光是講‘一’字,就講了一個晚上?!痹谙拿骱脖M心地言傳身教下,鄭家鈞迅速成長。后來,大革命失敗,在白色恐怖的逆境里,她陪伴夏明翰坐機關(guān)、送機密、會同志,甚至扮作名門之女、高貴太太,巧與敵人周旋,并最終制服對手,成為夏明翰的得力助手。
一天晚上,夏明翰一進(jìn)家門,便高興地對妻子說:“家鈞,我給你買了一樣好東西?!笨吹秸煞虬踩鼗丶伊耍嵓意x心里非常高興,又聽說還給她買了好東西,更是高興不已,她迎上去問道:“什么好東西???”夏明翰神秘地逗著她說:“你猜猜看??!”鄭家鈞猜了半天也沒猜出來。見她著急的樣子,夏明翰便笑著打開了手里的紙包,原來是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紅珠子。鄭家鈞雖然很高興,但卻不明白為何送她這個,便笑著問買這個東西干什么?夏明翰風(fēng)趣地說:“給你鑲個戒指,讓你戴在手指上,滿意嗎?我還在紙上寫了兩句詩呢!”
鄭家鈞聽了,忙把包紅珠子的紙展開,發(fā)現(xiàn)上面真的寫著:“我贈紅珠如贈心,但愿君心似我心!“
看完這兩句詩,鄭家鈞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丈夫為何送給她這顆紅珠的心意。她明白丈夫是希望她永遠(yuǎn)懷著一顆紅心,忠于人民,忠于黨,忠于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在嚴(yán)峻的考驗面前,永不變心。她既高興又激動,慎重地把紅珠包好,用堅定而又無限深情的眼光注視著丈夫,許久沒有說話。夏明翰犧牲后,這顆紅珠便成了她紀(jì)念丈夫唯一的珍貴遺物。
“堅持革命繼吾志”
革命同志、人生伴侶,從相識、相知、相愛到喜結(jié)連理,如今卻要陰陽兩隔,怎能讓人不痛心?!信中,夏明翰強忍著悲痛,勸慰妻子:“切莫悲悲戚戚淚漣漣。張眼望,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迸c此同時,夏明翰在家書中表現(xiàn)出他堅定的革命意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境界:“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面對敵人的酷刑,夏明翰寧死不屈。1928年3月20日清晨,當(dāng)執(zhí)行官問夏明翰還有什么話要說時,他大聲說:“有,給我拿紙筆來!”于是,夏明翰寫下了一首大義凜然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飲彈倒下時,口中還念著他的就義詩。詩如其人,一字千金,字字是血,筆筆是心!這詩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崇高信念!時隔數(shù)日,在得知丈夫遇難后,鄭家鈞懷著極度的悲痛,寫了一首祭夫詩:“赤膽紅心交給黨,畢生精力獻(xiàn)人民。昂首刑場灑熱血,忠魂猶繞漢陽城。吊祭來遲悲更深,鸚鵡洲前日色紅。不存白骨精神在,革命還有后來人。”
夏明翰英勇就義后,鄭家鈞謹(jǐn)遵丈夫遺言:“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她一方面堅持從事革命活動,同時又含辛茹苦地把女兒撫育成人。1930年,鄭家鈞從長沙遠(yuǎn)赴上海,給一大戶人家當(dāng)傭工,因為有一手湘繡的絕活,受到雇主的歡迎。其實,鄭家鈞在當(dāng)傭工的同時,還是一名地下交通員,主要是為上海的地下黨收藏和保管文件,然后在指定的地點交給所指定的人,一切工作都是單線聯(lián)系。她以驚人的勇氣和膽識繼承著丈夫的事業(yè)。
夏明翰夫婦為女兒取名夏赤云,意為紅色的云彩,寄托了夏明翰“子子孫孫,一代接一代,永遠(yuǎn)赤化下去”的愿望。為避免被國民黨反動派斬草除根,夏明翰犧牲后,鄭家鈞將女兒的名字改為鄭憶蕓(后又改為夏蕓),跟隨外祖母一起在鄉(xiāng)下長大。據(jù)夏蕓回憶:“從我記事開始,就經(jīng)常跟著外祖母、母親躲難,母親推著一輛三輪車,也沒有什么行李物品,也是這家住10日,那家借住半月,日子苦得很?!薄坝洃浝?,母親總是不分白天黑夜地紡紗織布,維持家用?!笨箲?zhàn)期間,無論是長沙市里的小吳門、高橋,還是長沙周邊的東鄉(xiāng)、望城,甚至郴州、耒陽等地,鄭家鈞和女兒都因避難住過。鄭家鈞不分白天黑夜地繡花縫衣?lián)Q取微薄收入以維持生計??箲?zhàn)勝利后,夏蕓回到長沙,并考入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學(xué)。對于夏蕓來說,“那時起才吃過飽飯”。1949年,夏蕓考入武漢大學(xué),僅僅讀了半年書,因為交不起學(xué)費,不得不轉(zhuǎn)入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此時的鄭家鈞隨著年歲的增長,眼睛漸漸看不清細(xì)小的東西做不了刺繡,常年以糊紙盒為生,她清貧、低調(diào),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夏明翰生前的戰(zhàn)友李維漢、謝覺哉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每次到長沙,都要去看望鄭家鈞,親切地稱她為“老嫂子”。夏蕓從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畢業(yè)后,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先后在江西的贛南、宜春、九江等地工作,始終踐行“淡泊名利”的人生格言。她所從事的工作大都條件艱苦、環(huán)境惡劣,曾一年四季扎根深山,吃住在溶洞里,但鮮有人知道。作為夏明翰烈士的后人,退休后,夏蕓深居簡出,默默生活在九江市?!吧畈荒苌莩?,我和我的子女們也沒什么特殊的,他們都是靠自己的能力生活?!毕氖|從小就教育子女要低調(diào)行事,不要因“烈士后代”感到與眾不同,要憑自己的勞動去工作生活。她的所作所為無愧于“后來人”的身份!
夏明翰犧牲后,除了他的妻女,還有無數(shù)中華英雄兒女踏著烈士的足跡繼續(xù)前進(jìn),終于迎來革命事業(yè)的勝利。解放后,鄭家鈞專程到漢陽憑吊丈夫,作七律一首:“聞君就義漢江城,慷慨高歌‘主義真’。氣吞山河遺篇在,血濺沙洲浩氣存。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來人’。喜見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暉?!边@是她對丈夫的懷念,也是她向丈夫唱出的勝利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