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黨史 但春燕 任少松
長征途中,但遠嵩兩次絕處逢生;和他一起參加紅軍隊伍的25個兄弟,長征結(jié)束到達陜北時,僅剩下6人,另外19位親人都犧牲在雪山、草地以及與敵人的搏斗中……
但遠嵩,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1929年參加革命,1930年在大哥但遠從、表哥皮定均的帶領(lǐng)下參加紅軍。土地革命時期,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川陜革命根據(jù)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是我軍早期從事機要、報務(wù)、通信工作的工作人員。1935年長征時,任紅四方面軍第九軍電話排排長。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二翻雪山、三過草地,參加了漫川關(guān)戰(zhàn)役、松潘戰(zhàn)役、西路軍西征,經(jīng)歷了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生死考驗。1955年,榮獲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紅星功勛榮譽章。退休后享受副軍級待遇。
2016年8月18日,我們專程到南京采訪了這位長征的親歷者、幸存者、目前仍然健在的老紅軍。打開記憶的大門,追憶烽火連天的歲月,老人百感交集、激動不已。回想起那個艱苦卓絕的年代,回想起那些長眠在長征路上的親密戰(zhàn)友,他止不住地流下痛苦的眼淚,哽咽了很久很久……
但遠嵩的二女兒但春燕介紹說,父親所在的紅四方面軍于1935年4月,根據(jù)黨中央指示,渡過嘉陵江,開始長征。
爬雪山,因禍得福揀條命
但遠嵩的右眼看不見東西,只有光感。這是因為長征爬雪山時,長時間白雪反光刺激再加外傷造成的。
當年紅軍要爬的雪山是一座連著一座,有幾千米高,山下是峽谷森林,山上是終年積雪。紅四方面軍在歷時一年多的長征中,翻越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5座,其中夢筆山、夾金山都是兩次經(jīng)過。
但遠嵩印象最深的是翻越黨嶺山。黨嶺山位于現(xiàn)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5400米,終年積雪不化,氣候變化無常,時而狂風漫卷,時而暴雨如注,時而冰雹雪崩。當?shù)乩习傩者@樣說:“爬上黨嶺山,如進鬼門關(guān),若無大圣膽,難以再生還。”可想而知,翻越黨嶺山是多么的艱難!
紅四方面軍大部分戰(zhàn)士都是從南方北上的,很多人都是衣衫襤褸,根本沒有御寒的衣服。經(jīng)過連續(xù)的行軍打仗,指戰(zhàn)員們極度疲憊。再加上缺乏糧食,寒冷、饑餓和稀薄的空氣威脅著這支隊伍。
一天,但遠嵩所在的部隊來到黨嶺山腳下,只見山上冰封雪鎖,山勢陡峭。雪山上萬里無云,陽光燦爛,白雪反光十分強烈,人們無法睜眼,但遠嵩紅腫多日的眼睛更加疼痛。大家沿著前面部隊蹚出的冰雪路,在崎嶇蜿蜒的雪路上一個跟著一個地艱難行走。越往上走,山勢越陡,積雪越厚,空氣越發(fā)稀薄,連呼吸都非常困難了。好多戰(zhàn)士因為疲勞、饑餓而倒了下來,而這一倒下,就成了冰雕,永遠地留在了那里。
到山頂時,忽然起風了,頃刻間,狂風大作,并卷帶著大片的雪花和冰雹。這時,有人向天空開槍,一陣槍聲之后,密集的冰雹鋪天蓋地而來,小的如黃豆,大的如饅頭,山上無處躲避,許多人被砸得頭破血流。但遠嵩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要保護好身上的通信設(shè)備。他趕緊從背上卸下設(shè)備抱在懷里,并彎下腰用身體擋住冰雹。忽然,一個碗口大的冰雹砸到他的頭上,他一個踉蹌,滾到了幾十米外的一個山溝里。但遠嵩坐在山溝里,不顧眼睛流著血,什么也看不清,趕緊摸摸懷里的設(shè)備還在,這才放下了心。忽然,對面?zhèn)鱽砝坐Q般的響聲,一時間地動山搖,但遠嵩抬頭一看,就在自己剛剛滾下山溝的那個地方雪崩了!正在那里行走的上百名戰(zhàn)友頃刻間被雪崩吞噬了……但遠嵩因禍得福、鬼使神差般地躲過了這場滅頂之災(zāi)!面對瞬息萬變的雪山,部隊接到命令“迅速下山,不準停留”。下山的路上,戰(zhàn)友們互相攙扶、互相幫助,最終戰(zhàn)勝了寒冷、饑餓和死亡,翻過了這座神秘詭異的黨嶺山。可下山后,但遠嵩的右眼就失明了。
在黨嶺山下,但遠嵩遇到了表兄皮定均。皮定均哽咽著告訴但遠嵩,他的大哥但遠從在之前的一次戰(zhàn)斗中,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圍,率領(lǐng)一個營的戰(zhàn)士阻擊敵軍,在子彈打光而又負傷的情況下,與敵人展開肉搏,被敵人殘酷地殺害了。但遠嵩當年參加紅軍時,他們家族中的兄弟一共25人一起入伍、走進紅軍隊伍。長征結(jié)束、到達延安時,他們25個兄弟僅剩下6人,其余19位親人都犧牲在雪山、草地以及與敵人的搏斗中。他們犧牲時,多數(shù)還是花季少年,年紀最大的就是但遠從,當時也才25歲。
過草地,為救戰(zhàn)友險喪生
過草地之艱難,不是親歷者絕對是無法想像的。1935年8月中旬,但遠嵩隨著部隊進入了生死莫測的大草地。茫茫草地,一望無涯,到處是水草、沼澤、泥潭,根本就沒有路!戰(zhàn)士們必須踩著草甸才能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但遠嵩和戰(zhàn)友們有的拄著棍子探路,有的幾個人相互攙扶著行走。一天下來,大家都累得精疲力竭。進入草地的第三天下午,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并且伴隨著電閃雷鳴。走在但遠嵩前面的戰(zhàn)士小嚴,由于沒有踩穩(wěn)草甸,雙腳一滑陷進了沼澤。他恐懼地、拼命地掙扎,結(jié)果一會兒泥水就齊腰深。見此狀況,但遠嵩立即將手中的棍子遞給小嚴,疲憊不堪、身體虛弱的但遠嵩,使出全身的力氣,試圖將戰(zhàn)友拉出來。沒想到,他不僅沒能把小嚴救出來,自己也陷了進去。
在這生死攸關(guān)的關(guān)鍵時刻,幾位四川籍的戰(zhàn)友圍了上來,他們迅速地解下自己的綁腿帶,向但遠嵩和小嚴扔過來,并讓他們綁在自己的身上。幾個戰(zhàn)友小心翼翼地拉著綁腿帶,緩緩地移動著。經(jīng)過大家艱辛的努力,終于將兩人救了上來。得救后的但遠嵩,感覺右腳趾很痛,低頭一看,原來右腳的兩個小趾已被滿是泥漿的草鞋勒破,皮肉翻了過來,鮮血和著泥漿往下淌。當時,但遠嵩并沒在意,只是撕了一塊小布條包扎了一下,結(jié)果夜里腳趾就開始紅腫并發(fā)起燒來。
部隊連續(xù)行軍,整天在泥沼里行走,但遠嵩受傷的腳趾很快就感染潰爛了。由于當時缺醫(yī)少藥,只能經(jīng)常用鹽水洗洗。見他行走不便,戰(zhàn)友們搶著幫他背武器裝備。就這樣憑著堅強的毅力、旺盛的生命力,反復(fù)感染潰爛的腳趾,終于在兩年后自然愈合了。但遠嵩常說,如果不是戰(zhàn)友情、同志愛結(jié)成的巨大力量,自己早就陳尸草地了。
好戰(zhàn)友,壯志未酬身先死
長征路上,在紅九軍的隊伍里,有一位長著絡(luò)腮胡子的紅軍戰(zhàn)士。他整天挑著一副沉甸甸的擔子,一頭是大鐵鍋和炊具,一頭是背包和一個6歲的孩子。孩子很瘦小,衣衫補丁連著補丁,但一雙大眼睛卻很機靈。這個紅軍戰(zhàn)士就是炊事員老趙。他是四川人,參加紅軍時家里已經(jīng)沒有其他人了,他就帶著唯一的兒子加入了紅軍隊伍。行軍時,他挑著幾十斤重的擔子,部隊宿營了,他要架鍋、燒水、做飯,收拾好炊具后才能照顧孩子。
部隊過草地前,有的準備的是青稞麥炒面,有的來不及磨面就帶著青稞麥。當時的環(huán)境,大家都知道,多節(jié)約一點糧食,就多一點生存的希望。于是,同志們都盡量節(jié)省。即便如此,準備的干糧很快也就吃完了。茫茫草原,渺無人煙。糧食沒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樹皮充饑。有一天,到了宿營地,同志們挖了野菜交給老趙。大家又渴又餓,可等了好一會兒還沒見老趙喊開飯。忽然,傳來了孩子凄慘的哭叫聲,但遠嵩和幾個戰(zhàn)友急忙跑過去,只見老趙口吐白沫、面色發(fā)青,已經(jīng)不能說話了,只是眼睛還在一直看著孩子,手里攥著野菜。這時,大家都明白了,老趙是吃野菜中毒了!原來,大家每天挖回來的野菜和草根,老趙都要先自己嘗嘗,沒有毒、沒有問題的才煮給大伙兒吃,以確保同志們的生命安全。大家試圖將老趙嘴里的野菜弄出來,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但遠嵩握著老趙的手,流著淚說:“你放心,我們一定把孩子活著帶出草地?!甭犃诉@句話,老趙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隨后永遠閉上了眼睛。孩子撲倒在父親的遺體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
在此之后,但遠嵩和戰(zhàn)友們輪流背著孩子,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幫扶,靠著吃野菜、樹皮、皮帶、槍背帶,終于第三次走出了草地,九死一生地幸存了下來。這個孩子后來被送到后方醫(yī)院,并逐漸成長為我軍的一名高級指揮員。
聽著這些感人的故事,追憶那段崢嶸歲月,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當年的紅軍戰(zhàn)士是靠著鋼鐵般的信念、鋼鐵般的意志,才戰(zhàn)勝了數(shù)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征服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最終完成了震撼世界的萬里長征,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詩!他們?yōu)楹笕肆粝铝艘还P巨大而又珍貴的精神財富。
(責任編輯: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