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
家風家訓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yǎng)。對人的成長而言,家風、學風、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一個不斷進階的過程。家風主要是對人生的啟蒙,學風是對人生的充電,社會風氣則是對人生的淬煉。
從當前來看,家風與學風的銜接,是亟待研究的問題。只有二者互為補充,個人才有強大的精神積淀去閱讀社會。日前,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工會在北京四中舉辦了以“黼國黻家,櫛風沐雨”為主題的家風大家談活動,教育專家與學校師生一道,暢談家庭教育心得,共論家風建設路徑?,F(xiàn)摘編幾篇,與讀者分享。
別失去欣賞孩子的能力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否則,再好的教育理念都無法實施。然而,許多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地失去了欣賞孩子的能力,這讓良好的親子關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賞孩子的原因,一是現(xiàn)實與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覺得孩子一無是處。經(jīng)常有家長說這樣的話:你看你,都考成這樣了,還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馬拉松比賽的話,小學或初中階段相當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賽,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嗎?
作為過來人,教育者和家長其實都清楚,一個人未來的發(fā)展,與小學或中學時代的考試分數(shù)不能畫等號??墒亲黾议L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數(shù)面前失去理智,讓憤怒扭曲了人性,讓自己失去了欣賞孩子進步與成長的能力呢?
(作者為北京四中學生處副主任、語文高級教師)
講傳承也要有現(xiàn)代意識
孫云曉
是不是倡導社會責任,這是現(xiàn)代家風和傳統(tǒng)家風的重大區(qū)別。舉一個例子,為什么江南錢家人才輩出?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因為他們這個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但錢家人1925年做了一個大的修訂,把家訓改為幾個部分:第一,個人;第二,家庭;第三,社會;第四,國家。這次修訂,既集納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又融入了鮮明的現(xiàn)代意識。
他們的家訓非常有味道。第一句就是,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在國家這一部分提出: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當某件事只對你一個家庭有好處、對你自己有好處,就不要動了,若是對天下有好處、對國家有好處,就要全力以赴。錢氏家訓的這種轉(zhuǎn)型,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在家訓中倡導社會責任,正是錢家人才輩出的重要原因。
家風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道德風貌,是一種穩(wěn)定的呈現(xiàn)。但它本身是中性概念,必然有些不合時宜的東西,需要與時俱進。
(作者為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
劉 葵
在優(yōu)秀的家長身上,能發(fā)現(xiàn)共同的特點:比如夫妻恩愛和諧,帶給孩子陽光心態(tài)和安全感,孩子也會對他人更信賴與親近。比如家長有長遠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視孩子心靈的成長,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績,也不只是關心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家長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給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嘗試,與孩子溝通順暢。
家庭和學校應該是攜手的關系,方向是一致的: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層面,學??梢宰鲆恍┓e極的引導,幫助孩子了解家庭,促進家庭成員間的溝通。一直以來,我覺得最樸實也最動人的一句宣傳語是: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我們每天都會走出去,然后又歸來,起點和終點都是家。讓家成為一個最好的歸宿,是我們共同的愿望。
家對每一個成員的期許,首先就是平安,是快樂。我想和家長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棄自己,從豐富自己開始創(chuàng)造生活,為孩子樹立榜樣。
鏈 接
告別“虎媽狼爸”尚需“家長教育”
教育部日前印發(fā)《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因材施教。要求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現(xiàn)象,不做“虎媽”“狼爸”。
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tǒng)文化中,“父”與“嚴”如影隨形,“嚴父”乃常見范式。當父親血液注入狼性,成為“狼爸”,一些“慈母”也開始“變臉”,變成“虎媽”。如“狼爸”形象代言人蕭百佑,不準孩子看電視、自由上網(wǎng)、隨意開空調(diào)等,他說:“藤條是個好東西,打了不傷筋骨,但非常疼。只有疼了,孩子才能記??!”社會對于這股“復古風”表情不一,家長陣容暗羨者眾,教育專家、有識之士則不免憂心。社會紛爭多年之后,教育部一錘定音,對“虎媽”“狼爸”說“不”。
我們注意到,教育部的“指導意見”要求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暗喻“虎媽”“狼爸”違反孩子成長規(guī)律。應該說,此判斷切中肯綮。孩子取得好成績,上一所名牌大學,只能算是學業(yè)成功,然而,它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成功的所有內(nèi)涵嗎?學業(yè)成功也許有助于孩子謀個好職業(yè),畢業(yè)后躋身社會上層,這對于孩子固然很重要,但與事業(yè)成功、人生幸福未必有必然聯(lián)系。事實證明,情商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幸福更為重要?!盎尅薄袄前帧彼┑膶V菩徒逃瑲畲蟮?,恰恰是對孩子一生來說最寶貴的情緒能力。如“狼爸”蕭百佑甚至認為“孩子在上大學之前,不需要朋友”,這對孩子來說,是多么粗暴、野蠻的扼殺。幸福人生除了個體生存,還需要有良好人際關系、高度合作精神與正面社會評價等。孤獨長大的孩子,在群體意識、合作精神與利他主義上難免有缺陷。
當“虎媽”“狼爸”,似乎出自好心、愛心,可有沒想過孩子感受?幾年前,網(wǎng)絡曾出現(xiàn)一個名叫“父母皆禍害”討論小組,在一份內(nèi)部流傳、名為“父母最讓你不能忍受的行為”調(diào)查報告中,得票最多一項是“經(jīng)常大罵羞辱孩子”。對于視打罵孩子為父母權利的家長來說,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孩子是你隨意處置的私人財產(chǎn)嗎?紀伯倫在《先知·論孩子》中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看似絕對,但從權利角度,有時還真是這樣。
“虎媽”“狼爸”流行,背后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傳統(tǒng)家教文化之外,還有數(shù)重:一是社會優(yōu)質(zhì)資源短缺、競爭激烈。孩子從娘胎就開始“起跑”,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啻于一副“緊箍咒”,父母們?yōu)榱瞬蛔尯⒆印俺蕴潯保缓檬钩鍪税阄渌?。二是“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庸俗成功學。不管你如何教孩子,只要孩子考上北大、清華,畢業(yè)后進一個好單位,你就是成功的。三是不正確的父母之愛。一些父母認為,只要對孩子好,不管手段什么,都是合理的、正當?shù)?,“虎媽”“狼爸”與溺愛型父母都是這樣。四是輕視家庭教育方法學習。有多少父母愿意學習、粗略掌握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父母是如何管教自己的,自己就如何教孩子,棍棒教育于是呈現(xiàn)代際傳遞。
復旦一位教授與該?!皢栴}學生”接觸及反復談話后,指出“教育家長”才是中國教育最大問題。的確,教會廣大家長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優(yōu)秀的家長,其意義不亞于為學校培養(yǎng)幾位名師。在這方面,不僅要有“指導意見”,還要有“實施綱要”,建章立制并動用多方資源,投入到家長教育中,逐步將家庭教育納入教育視野,杜絕“虎媽”“狼爸”再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