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嶺暉
廣東省同江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 40例臨床觀察
黃嶺暉
廣東省同江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目的:觀察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隨機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入院確診后均給予常規(guī)臨床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經(jīng)靜脈滴注治療,研究組則加用銀杏達莫注射液經(jīng)靜脈滴注治療。療程結束后對兩組的臨床療效進行評估比較,同時通過 Batthel指數(shù)與簡式 Fugl-Meyer評定法 (FMA)對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功能進行評估比較分析。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后的 Batthel指數(shù)與FMA評分均有明顯上升,其中又以研究組上升更為明顯 (P<0.05)。結論: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較好。
急性腦梗死;丹紅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及致殘率均比較高,嚴重威脅廣大患者的生命健康。腦梗死急性期臨床治療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1-2]。為了分析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價值,筆者選取急性腦梗死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40例患者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進行治療,并與采用丹紅注射液治療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 2014年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 80例,采用隨機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51~77歲,平均年齡 (63.47 ±6.93)歲;病程8h~2d,平均病程 (19.43± 4.81)h。研究組男25例,女 15例;年齡 52~78歲,平均年齡 (64.16±7.21)歲;病程9h~2d,平均病程 (20.18±5.08)h。兩組患者性別組成、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 《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3]中制定的關于急性腦梗死的相關診斷標準;②經(jīng) CT或 MRI等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③均無出血性疾病或具有顯著的出血傾向;④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肝、心、腎等嚴重功能不全的患者;②神經(jīng)功能缺損或昏迷的患者;③具有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史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在入院確診后,給予兩組患者常規(guī)臨床治療:控制血壓、降糖、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營養(yǎng)神經(jīng)、吸氧及康復訓練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加用丹紅注射液經(jīng)靜脈滴注治療,丹紅注射液 (生產(chǎn)企業(yè):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每支2mL、10mL、20mL,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866)30mL+生理鹽水 250mL經(jīng)靜脈滴注治療,每天 1次,連續(xù)接受為期 2周的治療。研究組加用銀杏達莫注射液 (生產(chǎn)企業(yè):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5mL,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2020032)25mL+生理鹽水250mL經(jīng)靜脈滴注治療,每天1次,接受為期2周的治療。
1.4 療效評價 按照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變化進行臨床療效評估[4],評估標準:①痊愈:治療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超過90%,無一例患者因病致殘;②顯著進步:治療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范圍為46%~90%,病程等級1級 ~3級;③進步:治療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范圍為 18%~46%;④無變化:治療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0%~18%;⑤惡化:治療后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增加超過18%。
1.5 觀察指標 通過 Batthel指數(shù)[5]與簡式 Fugl-Meyer評定法 (FMA)[6]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功能進行評估比較。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0.0進行統(tǒng)計處理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表示,對比采用 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治療后痊愈 13例,顯著進步16例,進步9例,無變化1例,惡化1例,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療后痊愈9例,顯著進步10例,進步14例,無變化5例,惡化2例,總有效率為 82.50%。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 Batthel指數(shù)與 FMA評分變化對比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Batthel指數(shù)與FMA評分均有明顯上升,其中又以研究組上升更為明顯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 Batthel指數(shù)與 FMA評分變化對比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 Batthel指數(shù)與 FMA評分變化對比 (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 <0.05。
評分研究組 40 治療前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Batthel指數(shù) FMA 67.62±7.94 35.84±10.57治療后 92.74±13.87*#85.14±16.89*#對照組 40 治療前 67.95±8.26 36.05±10.73治療后 84.42±12.06* 72.48±14.46*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患者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無明顯變化。
急性腦梗死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相關報道顯示,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例數(shù)約占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總數(shù)的 60%~70%左右[7],隨著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的不斷變化,該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趨年輕化。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腦血管疾病,具有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彌漫性腦功能缺失的臨床特征,各種血管性因素是導致急性腦梗死的主要因素,臨床表現(xiàn)包括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等,且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致殘率,對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8]。
銀杏達莫注射液是一種新型的中藥復方制劑,有效成分包括銀杏黃酮甙、白果內(nèi)酯、銀杏苦內(nèi)酯及雙嘧達莫等,其中銀杏黃酮甙可發(fā)揮較好的抗自由基與抗氧化效果[9];白果內(nèi)酯能夠強化神經(jīng)傳導,促進神經(jīng)遞質的更新;銀杏苦內(nèi)酯可將患者的異常血液流變逆轉,增強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助于小血管中血液淤滯的疏通,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的改善,并且其還能夠發(fā)揮良好的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效果;雙嘧達莫能夠對血小板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進行抑制,提高內(nèi)源性前列環(huán)素的活性,對血小板的第一相、第二相聚集進行抑制,且可與銀杏葉提取物發(fā)揮協(xié)同效果,促進患者血液流變學的改善[10]。
本次對40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銀杏達莫注射液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Batthel指數(shù)與 FMA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治療后 (P<0.05),提示該藥物治療本病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且可有效促進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功能的改善。
綜上所述,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顯著臨床療效,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研究和推廣。
[1]鄧麗,劉曉冬,張擁波,等.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進展 [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8):825-829.
[2]楊國棟,杜莉莉,王士列,等.燈盞細辛與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145例的臨床分析 [J].廣東醫(yī)學,2011,32(21):2854-2856.
[3]田強,張美增.依達拉奉聯(lián)合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196-198.
[4]劉楠,張微微,魏微,等.長春西汀 (開文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與安全性的臨床研究 [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4,13(3):273 -276.
[5]蔡敏,馬璟曦,羅春陽,等.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 [J].重慶醫(yī)學,2012,41(7):656-657,660.
[6]唐學軍.阿司匹林聯(lián)合銀杏達莫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觀察 [J].河北醫(yī)藥,2013,35(8):1188-1189.
[7]潘敏.急性腦梗死早期應用銀杏達莫對血漿超敏 C-反應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響 [J].中國藥業(yè),2010,19(23):22-23.
[8]許雪清.銀杏達莫注射液在急性腦梗死的應用 [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5):211-213.
[9]王楠,楊春華,艾宗耀,等.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補體 C3及 hs-CRP水平的影響 [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3):402-404.
[10]陳坤山,徐國平,王金鵬,等.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流及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 [J].中成藥,2014,36(12):2479 -2482.
R742
A
1007-8517(2016)13-0076-02
2016.05.04)
黃嶺暉 (1978-),女,本科學歷,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E-mail:210176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