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秀紅
出生在英國的他,并沒什么特別之處。到了上學的年紀,他的父母才發(fā)覺,孩子其實有特別之處,那就是他對學習不開竅。老師和他們交流,婉轉表達了對孩子的無奈和失望。
男孩的理科成績出奇地差,他15歲時生物考試的成績,排名倒數(shù)第一。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他從兒童時候起就對生物學無比喜愛,喜愛到了癡迷。不過,現(xiàn)實的成績讓他傷心不已,而父母也更加確信一點,他真的不是一塊學習的料。老師對他完全喪失信心,甚至說繼續(xù)教他已無必要,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生物課的成績,亮起了一盞紅燈,一般人可能會止步于這門學科的門外了??墒?,這個男孩卻不。他無法控制自己對生物的喜愛,糟糕的生物課成績,他人的鄙薄,都阻攔不了他對生物學一如既往的熱愛。
興趣和癡迷,讓他做了一件在校園里很出名的事。
校園靠圍墻的一個角落,栽有高低不同的灌木和花草,由于是角落,到這兒來的學生很少。可這里,卻是這個男孩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當?shù)谝淮蔚竭@里的時候,他便饒有興趣地停下觀察,仔細觀察之后,他便丟不下了。
是什么吸引了男孩?說出來難以置信,那就是枝葉里的毛毛蟲。第一次蹲下來發(fā)現(xiàn)了枝葉間的毛毛蟲,男孩的魂兒就被它們鉤住了,它們輕輕蠕動、善于偽裝的模樣太可愛了,觀察和研究這些,是他最喜歡做的事。
課間或放學,男孩一有空隙,就到這里來,看毛毛蟲的生長、活動,他不是獵奇,而是有種使命感,想通過研究來做點什么。后來,他果然悄無聲息地做了——開始養(yǎng)毛毛蟲。
男孩長時間地研究,對毛毛蟲的習性和規(guī)律了然于胸,就在校園栽種灌木叢的那個角落,養(yǎng)起了毛毛蟲。給幼蟲提供食物和活動場地,是他要解決的問題,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喂養(yǎng)毛毛蟲。
一開始,二十幾只幼蟲在他精心照料下,長得很肥,慢慢地,身體表面變成綠色或棕色的硬殼,成為蛹,他發(fā)現(xiàn)蛹不吃也不動,但在殼內發(fā)生著劇烈的體態(tài)變化。幾天后,他驚喜地看到蛹變成了成蟲,蝴蝶就從裂開的蛹殼里出來了。
見到這些,他當時的激動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第一次養(yǎng)毛毛蟲的成功,讓他喜不自禁,更激發(fā)了他對毛毛蟲的濃厚興趣。于是,他再次去養(yǎng)毛毛蟲,而且規(guī)模更大,毛毛蟲的數(shù)量達到一千只左右。
如果說第一次養(yǎng)毛毛蟲,還是很隱蔽的事情,幾乎不為人所知,而這一次,是不可能不讓人發(fā)現(xiàn)了,因為數(shù)量太大。而他也沒有顧忌被別人看到,在他看來,這甚至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可是,他眼里的寶貝,在別人眼里并不一定受待見。當很多老師和學生見到他養(yǎng)的毛毛蟲時,除了第一眼時的驚訝,緊接著是不少人的惶恐和厭惡。那么多蠕動的毛毛蟲,讓很多人退避三舍,幾位老師在感覺厭惡之后,把這件事反映給了校領導,學校最終以影響校園環(huán)境和師生正常活動為由,不允許他再養(yǎng)下去,他只好罷手。讓他稍稍安慰的是,不少毛毛蟲已經(jīng)變成飛蛾,飛到了大自然里。
男孩在校園里養(yǎng)一千只毛毛蟲的事,有人不屑一顧,有人討厭反感,也有人刮目相看。但不管怎樣,這件事之后,他對生物學探究的興趣更濃了。
男孩畢業(yè)后申請牛津大學時,并沒有被生物學專業(yè)錄取,而是進了古典文學專業(yè),因為他的相關成績不是很好??墒撬呐d趣點根本不在古典文學,后來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校方誠懇地請求,校方終于被他的執(zhí)著感動,一個學期后同意讓他轉系。他終于進了夢寐以求的動物學系,從此開始了他正式的科研生涯。
興趣,鐘愛,讓他在科研領域如虎添翼,他的才能一點點顯露出來。1958年,在獲得博士學位的同時,他從蝌蚪細胞里提取出了完整細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這一驚人的成果,讓他一舉成名。他實驗中用于細胞核移植的工具和技術,至今仍在使用,他因此被稱為“克隆教父”。
他,就是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英國科學家約翰·格登。
在別人眼里原本是差生的他,憑著興趣和執(zhí)著最后走向了世人矚目的成功?;仡櫼宦纷邅?,約翰·格登感嘆道,腦海里常常出現(xiàn)那一千只毛毛蟲的情景。他說,那是件能讓他嘗到甘甜的事情,因為是興趣所致。興趣,是一種甜蜜的牽引。
(選自“樂讀網(wǎng)”,有刪改)
【讀寫聯(lián)通】
品讀美文,我們不僅見證了約翰·格登這位“克隆教父”成長、成名的歷程,更從中感悟到了“無論一個人境遇如何,興趣和執(zhí)著將引導他走向世人矚目的成功”這一哲理,啟迪了我們的心智和人生。從寫法上來看,文章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1.次序井然,文氣貫通。美文運用順敘手法,按照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順序,記敘了約翰·格登喜歡生物并執(zhí)著探索直到最后成名的歷程,文章顯得條理清楚,主次分明,便于讀者了解約翰·格登因興趣而最終獲得諾貝爾獎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寫記敘文,順敘是一種最基本的敘述方法,運用時要突出重點,注意材料的剪裁取舍,做到詳略得當。
2.側面描寫,烘云托月。美文不僅通過典型事例直接刻畫約翰·格登的形象,還巧用側面描寫的方法,更鮮明地突出了人物個性。例如寫他在校園里養(yǎng)一千只毛毛蟲時,“有人不屑一顧,有人討厭反感,也有人刮目相看”,通過描寫他人的反應和態(tài)度來襯托他堅守自己的志趣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質。這樣,使這一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豐滿。
3.夾敘夾議,意蘊深刻。美文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方法,以記敘約翰·格登因興趣牽引走向成功的事件為主,在記敘中運用了恰當?shù)淖h論。例如在第四段,先簡述他不因生物成績太差而放棄探究一事,再通過議論說明他執(zhí)著堅守自己的興趣并不斷探求這一精神,先敘后議,“敘”是基礎,“議”是深化,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使主旨更加突出。
【思考練習】
1.文章開頭寫約翰·格登在學習上不開竅,成績差,最后寫他才能顯露并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寫到他人對約翰·格登的看法和態(tài)度,這對刻畫約翰·格登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第二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