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萌
路線:北京—五臺山—鴻門巖—東臺—北臺—中臺—臺懷鎮(zhèn)
徒步時間:2天
線路難度:★★★☆☆(不穩(wěn)定天氣時難度飆升至★★★★★)
關鍵詞:佛教名山 大五臺朝臺
適合時間:6~8月
亮點推薦
山西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筑最早的建造地之一,自東漢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是中國歷代建筑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極高的人文藝術價值。而其北臺3085米的高度,也奠定了五臺山“華北屋脊”的地位,與單純的服務于戶外徒步的山脈不同,五臺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古建藝術、歷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風情為一體的難得的綜合性戶外勝地。正因為這些優(yōu)勢,從去年夏季開始,有賽事公司在這里設計了名為“大五臺朝圣之旅”的越野跑賽事,完賽選手更可獲得UTMB報名資格的積分。
相對于京北著名的小五臺山,徒步愛好者們習慣于在五臺山前面加個“大”字以示區(qū)別,因此,這條線路常被稱為“大五臺徒步”。傳統(tǒng)的大五朝臺線路通常需要四天時間,而今天我們推薦的“新”線,并非地點上的新,而是線路上的新思路,把傳統(tǒng)朝臺路線適當簡化,取其精華,更適合周末出行。
造物主對這里情有獨鐘,無論是晴天時的輕云碧空,還是雨天時的霧鎖峰頭;無論是旭日東升的溫柔繾綣,還是夕陽西墜的壯麗深沉;無論是廣袤無垠的高山草甸,還是香煙繚繞的千年古寺……
五座峰臺,五朵金蓮,皆是為佛所開。
此山此景,又怎能將之淡然辜負?
奔赴五臺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并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前往五臺山徒步,也是一次自然和人文交織的旅途。
從北京火車站乘坐周五晚間的綠皮臥鋪車,在周六早晨四點半抵達五臺山站,乘坐長途大巴一小時內便可到達起點鴻門巖。下車時漫天大霧,能見度不足50米,并伴有小雨,看來我們的運氣實在不太好。7月底的盛夏,從悶熱的北京來到只有十幾度的鴻門巖,即使是長衣長褲依舊不能應付雨霧時的氣溫,惡劣天氣往往伴隨著意外美景,這么大的霧上去說不定可以看到云海。
一路沿防火道上行,本來有一些可以斜切上去的近路,但由于霧實在太大,不能清晰看到斜切路線,好在路程較短,大約30分鐘的緩緩爬升之后就看到了濃霧中“東臺頂望海寺”的牌坊。東臺頂也叫望海峰,海拔2796米,望海寺則是東臺頂上的寺廟。登上望海樓,極目遠望,近可及河北阜平,遠能望見山東渤海,古人有說法:登上東臺頂,極目到海瀛。在到達之后的短短五分鐘時間,我們經(jīng)歷了一個充滿禪意的奇妙時刻——眼見撥云見日,云開霧散,青山碧翠半隱半現(xiàn),香火氣悠悠裊裊。寂靜的山岡,優(yōu)美的曲線,溫暖的梵音,伴隨著觀瞻云海人群的身影和陣陣驚嘆聲,注定成就記憶里難忘而奇妙的時刻。
變幻北臺
從東臺去往北臺,原本兩個多小時的路,我們走了近四個小時,前半段可以用“不真實的美”形容,而后半段就要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了。
五臺山屬于太行山系的北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 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形成獨特的自然奇觀,并且由于類型繁多的冰緣地貌、地質地貌的多樣性,造就了五臺山生物的多樣化,其植被分布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形成罕見的自然美地帶。而海拔3085米,享有“華北屋脊”稱號的北臺則是五臺中的最高峰。我的徒步經(jīng)歷告訴我,即使三千余米的海拔,也使得北臺有著極其不穩(wěn)定的小氣候,說暴曬就烤得你皮開肉綻,說暴雨就澆得你失溫打顫,說大霧就迷得你10米之內不辨東西。在前半段短暫的爬升階段,我們趕上了溫和舒適不算曬的好天氣,眼前是濕漉漉綠茸茸的草甸,放眼望去是望不到邊際的山脊,我走得越來越輕快,心中開始期待臺頂著名的靈應寺以及被稱為北臺靈跡的隱峰塔。
然而美妙的天氣維持了不到半個小時,濃霧再次襲來,瞬間氣溫就下降了至少10℃,雨也接踵而至。行走在能見度十幾米的山路上,風非常大,握著登山杖的手套已經(jīng)打濕,手指冰冷。埋頭冒雨奮力行走,忽然發(fā)現(xiàn)四五個同伴全都不見了,只好原地等待。手機沒有信號,四周什么都看不見,不敢再亂走。后面上來的老驢友告訴我,后面三兩公里內沒看到人,讓我跟他們走。我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忘記疲倦和寒冷一步不落地緊緊跟著他們。直走到“華北屋脊”的牌坊下,我才發(fā)現(xiàn)已到了北臺。我看到了焦急的同伴,原來他們在大霧里匆匆超過我時竟沒有認出我……為了趕時間,我一百個不情愿地離開已經(jīng)到達卻不能謀面的隱峰塔,匆匆奔向中臺。
華麗中臺
因為北臺高度為五臺之最,隨著海拔的下降,從北臺到中臺的路,大都是平緩下坡,天氣也越來越樂觀。途中的天氣和路并沒有給我們太多考驗,中臺的大雄寶殿就已經(jīng)矗立眼前了。大殿雄壯得讓人真心有種想要三拜九叩的沖動,亭臺雕欄玉砌,古塔怪狀靈異,殿堂朱漆紅柱,經(jīng)幡色彩斑斕,佛鐘厚重亮澤,佛像披珠戴霞—中臺華麗無比。
中臺頂又名翠巖峰,海拔2895米。這里的寺廟名叫演教寺,創(chuàng)于隋代,唐代重修,明弘治年間玉禪師再建。民國年間,李相之先生的《游五臺山記》中曾對這座寺廟的建筑作過詳細的記述。在寺廟的西南有一座文殊說法臺,臺中有漢白玉講臺,四隅屹立著四座覆式石塔,傳說這里是文殊講道說法之處。說法臺前佇立著一座祈光塔,是一座覆缽式漢白玉石塔,可以說是中臺頂?shù)囊淮箪`跡。
因為在北臺耽誤了太多時間,離開中臺時已近下午3點。最好的景色總是突然出現(xiàn)在意想不到的瞬間——就在這時,天空中橫跨出一道巨大而清晰的彩虹,那么清晰那么狹長,驚得我們停住腳步呆呆地看著直至彩虹消失。無風雨不彩虹,如果你夠幸運,陽光在取代風雨前就會送給你這份最美的禮物。
小鎮(zhèn)臺懷
回到氣溫舒適的臺懷鎮(zhèn),第二天去鎮(zhèn)上最著名的黛螺頂朝佛。黛螺頂是臺懷鎮(zhèn)東面的一座小山峰,頂上寺廟名為佛頂庵。鎮(zhèn)子并不大,我們從賓館走路前往。其實,臺懷小鎮(zhèn)非常值得徒步逛一逛,如果坐車就會忽略街邊的景致。這里的夏天野花遍地,氣候涼爽宜人。小鎮(zhèn)從南到北有三條街,依次是營坊街、太平街和楊林街。營坊街是清代城守廳駐軍的地方,太平街的兩側從前都是為寺院和蒙藏朝山信徒生產(chǎn)銀器、銅器和鐵木器的手工業(yè)作坊和店鋪,楊林街則是一條商業(yè)街。
要至黛螺頂,必登大智路,大智路由青石輔成,全程共計1080個臺階。1080級臺階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佛教將佛與眾生分為10大類,總稱為十界,也稱六凡四圣。十界各有“百八”,合起來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煩惱”等等。據(jù)僧人們講,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級臺階,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煩惱,逢兇化吉,一生平順。一口氣登上黛螺頂,相比起前一日的山路,這已經(jīng)非常輕松。寺廟的鐘聲回響,香火旺盛,但愿下次再來五臺朝圣時,能夠趕上一個好天氣,讓我能夠盡心去體味每座峰頂寺廟的獨特之美。
線路攻略
D1北京—五臺山站
選個周五的晚上,從北京站乘坐K601次列車,晚上22:23發(fā)車,第二天凌晨4:30抵達五臺山站。硬臥票價96元,軟臥146元。
這趟熱門車票非常不好買,最好提前兩周以上買好,或者可以選擇多花一點錢買到太原終點站。周五下班后直至上車前,建議在家做足準備,上車后不要再聊天、吃東西,應該立即睡覺,保證充足的休息,畢竟第二天徒步強度很大并且需要早起。
D2五臺山站—鴻門巖—東臺—鴻門巖—北臺—澡浴池—中臺—臺懷鎮(zhèn)
從火車站乘坐大巴約一個小時到達鴻門巖,票價25元。這里是徒步上山的起點。鴻門巖至東臺往返約四公里,上升300米,主要是防火道,當然天氣好時也可以走草甸斜切。返回鴻門巖后前往北臺,開始約六公里路程大都是平緩的草甸和防火道,幾乎沒有上坡。后面六公里爬升較大,上升約500米。從北臺前往澡浴池是大約三公里的下坡路段,下降約300米,是一段舒適放松的路程。
從澡浴池開始向中臺爬升,約三公里路程,爬升120米。中臺返回臺懷鎮(zhèn),有兩個小時的草甸路,是比較輕松的四公里大下坡路段。
D3臺懷鎮(zhèn)—黛螺頂—臺懷鎮(zhèn)—北京
上午睡醒逛逛臺懷鎮(zhèn)上的寺廟,首推黛螺頂,需要虔誠地爬上1080級臺階。中午返回鎮(zhèn)上,下午乘坐長途大巴返京,約四小時車程,記得提前查好發(fā)車時間。
Tips
□ 時間推薦:推薦6~8月的夏季時間來大五臺徒步。尤其對于戶外經(jīng)驗缺乏的人群,非常不建議冬季前往,雖然雪景很美。
□ 忠告:不要低估大五臺的海拔,對于缺乏高海拔經(jīng)驗的人群,2000~3000米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高原反應,會影響心率和運動能力,需要慢慢走,多休息,忌飽腹,忌飲酒。
□ 裝備推薦:40升左右的背包,在可能的范圍內越小越好,可以大大減輕行進負擔;衣物要帶全,通常穿著速干短袖、稍厚一些皮膚衣或薄軟殼、速干褲、防水徒步鞋和防水腿套(草甸露水很大);包內備用防水外套或厚雨披、薄羽絨服、防水褲、抓絨帽、備用襪子、備用速干T恤,以備天氣變幻時保暖和替換。另外,建議攜帶保溫杯和熱水(即使夏天,也要避免風硬引起的腸胃著涼,建議全程飲用熱水),兩餐高能量、小體積的食物,備好登山杖、手套、墨鏡、漁夫帽、防曬霜、充電寶、去痛片(防止高反帶來的頭疼)。
推薦機構:綠野網(wǎng)
網(wǎng)站:www.lvye.cn
微信號:lvyehuwaiwang
綠野網(wǎng)成立于1998年底,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家戶外旅行活動網(wǎng)站,在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綠野目前擁有400萬基礎用戶,9000名實名領隊,每年超過120萬的出行人群,還有口碑頗佳的領隊培訓認證體系、國內第一家權威的戶外救援隊和第一套戶外級別評定體系。綠野“六只腳”手機客戶端隨時為驢友提供50萬條以上鮮活戶外線路隨身向導,綠野社區(qū)更有數(shù)不清的戶外愛好者游記攻略分享。綠野每天都在發(fā)展壯大,唯一不變的是與生俱來的探險基因。
2013年9月,綠野網(wǎng)經(jīng)過15年的歷史積累和近幾年的商業(yè)化運營,被上市公司探路者(300005)戰(zhàn)略投資。融資后的綠野進入了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我們致力于建設和運營面向全球的戶外運動和深度體驗式旅行綜合服務平臺,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戶外旅行綜合服務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