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提出核武裝論可能是為了給朝鮮等施壓,帶有一定的外交意義。”
“韓國準備進行核武裝的一瞬間,就會失去要求朝鮮棄核的依據?!?/p>
“如果強行進行核開發(fā),會遭到非常嚴厲的經濟制裁,而出口是韓國經濟的生命……”
南方周末記者 于冬
2016年9月9日9時30分,朝鮮進行第五次核試驗。兩天后,韓國執(zhí)政黨新國家黨緊急召開“核論壇”,把韓國核武裝論提上議程,南部“口水戰(zhàn)”如北部核爆的余波,引發(fā)了諸多震蕩。
“以核抗核、以攻為守”。這次,韓國執(zhí)政黨正式搬出“核武裝論”,即遭到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尹官石的痛斥,“核武裝論只會把半島推入更大的危險和恐慌之中,執(zhí)政黨煽動‘擁核,是掩蓋對局勢管控的無能。”
核爭論重啟
每次朝鮮核試驗過后,韓國社會幾乎都會掀起一場“生存還是死亡”的討論。
2016年初,朝鮮進行第四輪核試驗后,韓國一項民意調查發(fā)現(xiàn),贊成核武裝的民眾(54%)首次超過反對者(38%),一些政客也在迎合、慫恿這股潮流。
元裕哲是韓國“核武裝論”的代表人物。數(shù)年前,他就提出“核武裝觸發(fā)宣言”,即朝鮮一旦再進行核試驗,韓國自動開啟核武裝進程。
2016年3月底,韓國慶南知事洪準杓公開表示,應重新在韓半島部署戰(zhàn)術核武器,實現(xiàn)朝鮮半島上的“核平衡”。
從美國引進“戰(zhàn)術核武器”,也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可行的方案。韓國世宗研究所安保戰(zhàn)略研究室長洪鉉翼提出具體方案,“應限期在韓半島重新部署美國的戰(zhàn)術核武器,以便在朝鮮發(fā)起核進攻時可以自動向平壤投放美國的核炸彈。”
作為一種“針對性遏制手段”,韓國“核武裝論”者們希望:一旦遭受來自朝鮮的核打擊,韓美空軍戰(zhàn)斗機能夠搭載B61-12戰(zhàn)術核炸彈,迅速實施報復。
當前,韓國“核武裝論”者正積極游說韓美兩國政府,希望B61-12戰(zhàn)術核炸彈能夠部署于朝鮮半島。不過,這與國際社會“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共識相抵觸。
1991年12月,《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簽署后,美軍將原本配置在全北群山的戰(zhàn)術核武器全部撤走。自此,韓國歷屆政府均不敢公開接受“核武裝論”。上任之初,樸槿惠總統(tǒng)也曾明確表示,“韓國準備進行核武裝的一瞬間,就會失去要求朝鮮棄核的依據?!?/p>
“政治家提出核武裝論可能是為了給朝鮮等施壓,帶有一定的外交意義?!表n國東亞大學客座教授鄭鐘旭認為,“但從軍事和安保層面出發(fā),這一論調的實踐可能性非常存疑?!?/p>
就技術優(yōu)勢而言,韓國是潛在的“擁核國家”。2015年3月,美國科學家聯(lián)盟(FAS)撰寫報告《韓國如何獲得和部署核武器》稱,“如果韓國下決心發(fā)展核武,5年內就可以制造出數(shù)十枚核彈頭?!?/p>
“韓國擁有能夠大量生產核武裝所需高濃縮核物質的制造技術,擁有必要時在短期內獲得核武裝的技術力量?!笔谞柎髮W原子能專家徐鈞烈教授認為,韓國自主進行核武裝,不僅在實驗室中可實現(xiàn)核燃料再處理,韓國還掌握著激光濃縮新技術。
無疑,韓國走向“自主核武裝”道路,并不是技術和能力的問題。當然,也不是“意志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對此,韓國國防研究院研究委員金振武分析說,“如果強行進行核開發(fā),會遭到非常嚴厲的經濟制裁,而出口則是韓國經濟的生命……在70年代,韓國做出核開發(fā)的試圖以后,曾受到國際社會嚴密的監(jiān)視和極大壓力?!?/p>
一直“暗度陳倉”?
1998年解密的美國外交文件稱,韓國樸正熙時期曾秘密研發(fā)核武器,后在美國壓力下被迫放棄。
上述《韓國如何獲得和部署核武器》報告稱,自1972年開始,韓國就開始著手一些關鍵核設施的購買。那一年,韓國科技部長先后訪問法國和英國,取得核處理設施的合作;1973年,韓國原子科學家又訪問印度和中國臺灣,學習NRX實驗堆相關技術;次年9月,又與比利時Belgonuclearire(BN)簽署合同,購買混合氧化物燃料核處理實驗室。
“韓國正處于核武器項目開發(fā)的初期階段”,1974年12月,美國駐韓大使館發(fā)回華盛頓的《韓國核現(xiàn)狀評估報告》稱。這是對韓國自主核武裝進程的沉重一擊:美國不僅威脅要扣留對韓貸款,并撤出駐韓美軍,還同時向法國、比利時等國施壓,迫使其中止與韓國的合作。
重壓之下,樸正熙政府毅然決定暗度陳倉。1976年12月,韓國公開組建核燃料開發(fā)所(KNFDI),表面上研發(fā)民用反應堆燃料生產技術,實際上是為獲得核處理能力。第二年,該機構還悄悄派出20名高級研究員,分別到法國、比利時等學習核處理技術。同時,樸正熙政府還悄悄地建設生產钚的反應堆,取名TFTF。
這種“迂回、隱蔽”的核武裝路線,持續(xù)到1979年10月——樸正熙遇刺身亡。在華盛頓的高壓下,韓國政府決定終止反應堆項目。
不過,韓國的核試驗似乎并未徹底畫上終止符。國際原子能機構稍早前公布調查結果顯示,上世紀80年代末,韓國還曾在三處未申報設施中進行過鈾轉化活動,提煉出150千克的金屬鈾,韓國政府卻稱只有134千克,扣除已被用掉的部分,尚有12.5千克的鈾下落不明。
如同剝洋蔥,韓國核試驗越“剝”疑點越多,國際原子能機構抱怨說,韓國多
次未及時申報核活動。2000年,幾名韓國科學家采用原子氣體激光同位素分離技術,從3.5千克鈾中獲得0.2克平均純度為10.2%的鈾235,其中部分鈾235純度達77%,這接近武器級水平。
“鈾分離實驗是出于學術目的偶然的孤立事件,政府事前毫不知情,也無開發(fā)核武器計劃?!?004年9月3日下午及晚上,韓國外交通商部原子能合作局負責人崔鐘培、科學技術部原子能局局長趙青遠等人則試圖撇清政府的責任。
美國《紐約時報》、日本《朝日新聞》、英國《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并不認可韓國政府的說法,“(韓國科學家所使用的)雷達分離方式費用昂貴,且難度大,只有政府才具備這一財力?!薄绊n國分離的鈾量雖少,但近80%屬高濃縮鈾,這種鈾除用于制造核武器外,不可能有其他用途。”
“被撕破的核保護傘”
美韓同盟,被韓國認為是其“核武裝”的最大制約。
就威懾價值而言,美韓同盟就是美國向韓國提供“核保護傘”,保護的形式卻在變化之中:1958—1991年間,這把“核保護傘”表現(xiàn)為美軍直接在韓國境內部署核武器;1991年,美國在韓核武器撤出后,美國對韓國的核保護則演變?yōu)椤把由焱亍?,由美軍部署在太平洋的海基核力量及本土空中核力量提供?/p>
“韓國沒有核武器,美國的核保護傘是否能發(fā)揮作用也尚不明確,這是一把被撕破的核保護傘?!表n國東北亞研究所所長池海范認為,“如果洛杉磯被朝鮮的大浦洞導彈炸成一片焦土,美國可能無暇顧及韓國?!?/p>
在盧泰愚執(zhí)政的1988—1993年間,韓國參聯(lián)會曾提交一份全面啟動核武器計劃的報告,這被美方知曉后迅速施壓,盧泰愚被迫否決該建議。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韓國也多次嘗試發(fā)展核處理設施,或者在海外進行核處理,均在美國的阻撓下中止。
多年來,韓國“核武裝論”者一直處于矛盾之中,既希望自主研發(fā)核武器,又擔憂導致韓美同盟破裂,從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每次朝核試驗后,他們亟待一顆“定心丸”,卻時常聽到異樣的聲音。
而特朗普多次譴責韓國在安全問題上“逃票乘車”。
“如果韓國不大幅提高對駐韓美軍防衛(wèi)費用的分攤比例,將會撤回駐韓美軍?!?016年3月25日,美國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就對韓國發(fā)出警告,“如果美國繼續(xù)像現(xiàn)在一樣衰落下去,韓國和日本總有一天會設法進行核武裝?!?/p>
韓國輿論出現(xiàn)“重新部署戰(zhàn)術核武器”或自主研發(fā)核武器的主張,往往意味著對美國“核保護傘”的質疑。隨即,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發(fā)表“救火”聲明,“為韓日提供的核保護傘,是美國得以存在于亞太地區(qū)的基石。”
多年來,幾乎每次朝鮮進行核試驗或導彈試射后,美國都會口頭強調對韓國的“核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