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引讀>>
2016年6月21日,曾經被譽為“共和國科學第一樓”的中關村原子能樓在幾臺挖掘機的作業(yè)下,北面主體部分被完全拆除。中關村是中國科學院成立之后選定的“永久院址”,而1953年由科學家錢三強先生主持建成的這座原子能樓是中關村的第一座現代化科研設施。這棟大樓是共和國“兩彈”研究的發(fā)祥地,如今已度過63個春秋。從這棟樓里走出了7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也曾走出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走出了31位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此外,原子能樓還“裂變”出了八九個核科學和物理學研究機構,具有不可再生的歷史文物價值。此前,一些老科學家以及中科院的院士和職工還一起想辦法想將原子能樓保護下來,沒想到這么快就被拆除了。如何保護這些具有重大歷史紀念意義和獨特歷史價值的建筑值得大家反思。
素材聚焦1 多方呼吁奔走,遺憾未能留下
早在2012年4月9日,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的退休研究員樊洪業(yè)在得知原子能樓要被拆的消息后,連忙起草了一份“請勿拆除中關村原子能樓,倡議將其設為院史博物館”的倡議書。樊洪業(yè)說:“我企盼著有一天能看到在原子能樓的正門前掛上‘院史博物館的牌子,在樓前空地上豎起錢三強以及1950年代精英的集體群雕。”但遺憾的是這封倡議書并沒有起到太大作用。其間,91歲的中科院院士葉銘漢、70多歲的中科院辦公廳原副主任柳懷祖都曾向有關部門反映過保留原子能樓的意見,但效果甚微。
素材聚焦2 官方回應:留下一面墻
中科院曾討論過原子能樓整體和部分保留的可行性。可若將原子能樓作為紀念設施改造或整體移動,申報難度大,審批許可周期也將非常長,影響納米中心新建項目的進度?,F在的方案是將老樓拆除,但將保留一面南墻并嵌入新樓,同時保留老樓中加速器這一重要設備。
素材鏈接 梁思成和林徽因保護北京古城未果,留下歷史的遺憾
半個多世紀前,老北京被拆時,梁思成和林徽因為保護北京古城多方奔走呼號未果。梁思成對當時北京的主要領導說:“在保護北京城的問題上,我是先進的,你是落后的?!薄拔迨旰螅瑲v史將證明你是錯的,我是對的。”林徽因說:“有一天,你們后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而今我們一直呼吁恢復重建古城區(qū),古建筑。何時才能讓歷史不再重演?
【考場仿真試題】請以“留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范文片段示例】留下,是為了傳承;留下,是為了銘記;留下,更是為了發(fā)揚光大。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我們的祖先曾為我們留下許許多多的文化遺產,有一些我們留下了,但是也有一些卻因為各種原因沒能留下,從而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遺憾。北京中關村的原子能樓,曾經走出了無數為中國科學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工作者,銘刻了幾代中國科學家光榮與夢想的歷史豐碑,書寫了中華民族科學文明史上最為光輝的篇章。如今卻因為破舊了而被拆除,只留下一面墻供后來者憑吊,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不要讓北京古城的命運在今天重演!
其他適用話題 文化傳承和保護;銘記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