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我在哥斯達黎加參觀蝴蝶園。
蝴蝶園很大,約10米高。悶熱腐氣撲面而來,好像進了一間不甚干凈的桑拿鋪。雖說一般人提起蝴蝶不覺陌生,但是沒幾個人見過特別美麗的蝴蝶。人們熟悉的多是白粉蝶,它們經常和卷心菜葉子上匍匐的青蟲一起出現。沒給人們留下多少好印象。
我看到一只奇怪的蝴蝶。翅膀上長著類似黑筆寫就的“8”字圖案,筆畫標準,簡直像數學老師的板書。我悄聲對身邊陪同的安妮說:“這種蝴蝶要是出口到中國廣州,估計那兒的老板們趨之若鶩?!卑材菡f,它的名字就叫“88蛺蝶”。
繞過茂密的植物花草,僻靜場所有仿照樹皮搭建起來的小屋。安妮從中請出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子。她是專門研究蝴蝶的博士。她一襲白衣,眼眸湛藍如紛飛的藍閃蝶。
蝴蝶博士介紹說:“全世界的蝴蝶一共有兩萬多種,中國大約有兩千種。最大的蝴蝶是新幾內亞東部的亞歷山大女皇鳥翼鳳蝶,雌性翼展可達31厘米……”
我心里一估量,31厘米,快1尺了,那還叫蝴蝶嗎?分明是一只鳥。
蝴蝶博士繼續(xù)說:“最小的蝴蝶是阿富汗的渺灰蝶。展翅只有7毫米。”
我暗想,還不到1厘米,估計和蚊子差不多吧。我原以為中國幅員遼闊,物種豐富,但在蝴蝶這個項目上,它實在算是“小巫”。
蝴蝶博士說:“蝴蝶是善變的小蟲,一生要經過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完全不同。”她找到一株枝葉紛披的植物,在青筋畢露的葉脈后面,有小米粒般的顆粒,這就是蝴蝶卵。不能太擠了,幼蟲們有自相殘殺的習性。想不到弱柳扶風的它們,也充滿了騰騰殺氣。
蝴蝶博士接著說:“卵孵化出來之后,就成了幼蟲。它們不但貪吃,而且排泄物甚多。幼蟲會瘦身成為蛹;蛹脫去殼,羽化成蝶。在這個階段,它們不吃不動,看起來不需要特別照顧,卻經歷著一生中最危險的時刻。如果天敵來襲,它們沒有絲毫的躲避和反抗能力,只能坐以待斃?!?/p>
這過程有點驚悚。我問:“天敵有誰?”
蝴蝶博士答:“螞蟻、甲蟲、鳥、蠅、蜥蜴、蛙、蟾蜍、螳螂、蜘蛛、黃蜂、寄生蜂等?!?/p>
想不到蝴蝶在抵達美麗的旅程中,一路險象環(huán)生。
我隨著蝴蝶博士的解說,短短幾分鐘內。了解了蝴蝶的一生。它可謂大徹大悟、脫胎換骨改變自我的典范。從細如黍米的卵粒到滾圓丑陋的肉蟲,從大智若愚的僵蛹到美艷無雙的空中花朵……,一只小生靈尚可如此不遺余力地嬗變,人又有什么理由拒絕通過努力越變越美好呢?
頭頂和四周,有無數只蝴蝶飛舞,好似一道道繽紛霞光倏忽閃過。博士含笑問:“你可知蝴蝶的飛舞為何絕美?”
我一想。可不是!世上的鳥兒千千萬,再加上蜻蜓、瓢蟲等一千“航空系列”,哪一個也沒有蝴蝶這等美麗的身姿啊!中國古老文化中。蝴蝶都是飄逸的正面形象。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死后化為蝴蝶。你不能想象他們化成斑鳩或是花大姐??v是鴛鴦也不成,稍顯笨拙了些。瀟灑不羈的莊子,天天神游天地間,做夢也是夢見化蝶,而不是他心儀的鯤鵬什么的。
蝴蝶博士優(yōu)雅地解釋:“蝴蝶前后兩對翅膀,震動的頻率是不同的。這種不同步,構成了飛翔中的特異舞姿?!币恢坏w過。女博士說:“這是線紋紫斑蝶,記住,千萬不要捉它。它遇到危險,會頃刻翻出一對腺體散發(fā)惡臭。食蟲鳥被熏得受不了,就不吃它了。”
我暗自佩服蝴蝶還有和臭鼬比肩的本事,對博士說:“謝謝您精彩的解說,讓我知道了這么多蝴蝶。”
女博士長嘆一口氣。說:“蝴蝶已不多,在近些年里,數量飛快下降。蝴蝶盡管不會鳴叫,卻是大自然的警鐘?!?/p>
我問:“此話怎講?”
女博士說:“正如剛才所見。蝴蝶是要經過多種形態(tài)變化才能完成一生的靈物,對環(huán)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它們的數量下降,說明生存環(huán)境正在惡化。我們居住的這顆星球,正經歷著物種大滅絕的時代。咱們說話這段時間,很可能已有一個物種滅絕了。蝴蝶雖然沒有聲帶,但是它們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發(fā)出警報。”
告別的時刻到了,我說:“您長期進行蝴蝶研究。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蝴蝶博士沉吟了一下,說:“蝴蝶的生命轉瞬即過,燦爛奪目的成蝶階段,最長不超過七日。聯(lián)想到每個人的生命,也非常短暫。實在應該珍惜。我們要讓日子過得像蝴蝶一樣美麗。但一定要比蝴蝶長久?!?/p>
(選自《文匯報》2016年3月31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