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
把中國的“男子漢”和西方的“Macho”(意大利語的男子漢)做個對比,這對了解中國人的行為特點和軍事傳統很有幫助。
近年,“男子漢”在中國非常時髦,女人到處找,男人到處裝,唯有王朔一語道破天機,說這是老娘兒們下的套,專讓男人往里鉆。中國現在的“男子漢”形象,標準是有棱有角,胡子拉碴,沉默寡言,透著冷硬,大概都是從外國電影里搬來的。中國人本來的講法可是另外一套,打心眼里瞧不起那種屁事憋不住火的“匹夫之勇”(如項羽、張飛、李逵之流);看重的是忍耐力和氣量(如劉邦、劉備、宋江之流)。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都可反映中國的“男子漢”是什么意思?!端疂G傳》講火并王倫,王倫為什么不行?就是小肚雞腸,容不得人。梁山泊什么人沒有?既有逼上梁山的林沖,又有雞鳴狗盜的時遷,沒有“宋大哥”式的人物,怎么籠得住?
Macho是貴族騎士,放在中國要算“君子”。中國古代的“君子”也有過決斗式的戰(zhàn)法。如被毛澤東譏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的宋襄公,講究的就是這類戰(zhàn)法。但中國從很早起,就破壞了貴族傳統,戰(zhàn)國以來,代之而起的是所謂“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韓非子·難一》)?!氨粎捲p”在中國人的行為中滲透極廣,它的優(yōu)點是靈活機動,但壞處是容易流為油滑,叛服無定,蔑視一切法則。
中國戰(zhàn)法是勾踐式的戰(zhàn)法:“忍”字當頭,“狠”在其中。臥薪嘗膽,心上一把刀,滋味不好受,但這是環(huán)境逼出來的。古代世道艱險,老百姓不讀兵書,常在“窩里斗”,也一樣能學到兵法。就連悍婦都懂得“哀兵必勝”,必要時先哭上兩嗓子?!昂穻D”和“男子漢”常常是對稱的兩極,如劉邦厲害,他老婆也厲害。男人和女人“斗法”,也與“兵法”有關。
中國也曾是個典型的男性社會,但何以照樣會有“陰盛陽衰”“雌雄顛倒”和“怕老婆”現象呢?女人常常沒法直接征服世界,但她可以通過征服一個“男子漢”,不費一兵一卒,不發(fā)一槍一彈,就全面占領他征服的世界。這是一種更高明的戰(zhàn)術,以柔克剛。
中國的兵法,固有其陰毒之一面,但學兵法的并非都是壞人,壞人也不是兵法能教出來的。相反,它往往帶有防身的性質。司馬遷曾慨嘆,以孫臏、吳起之善于用兵,何以竟不能保護自己,防患于未然?但這事也是說著容易做著難。
(摘自《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