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潯
涼風帶起了陣陣林濤聲,消去大半暑意。環(huán)顧四周,群山巍峨,豎起耳朵細聽,仿佛還有隱隱約約的流水聲。咦,我們這是在哪兒呢?“轉眼就是九月,說來也巧,這個地方的名字里也有個‘九字呢!跟我走,買票進景區(qū)咯!”哎哎,急性子貝卡還沒回答我們的問題就一溜煙地跑得沒了影兒。走,看看他賣的什么關子!
貝卡領著我們進了景區(qū)里的一部電梯——咦,群山里怎么會有一部電梯?“很好奇吧?嘻嘻,還是告訴大家好啦,這個地方名叫九鄉(xiāng),位于云南省宜良縣,旅游名片是鬼斧神工的九鄉(xiāng)溶洞。溶洞嘛,當然是在山腹和地下,而這部電梯能把我們直接送到谷底,免去了許多辛苦。九鄉(xiāng)溶洞1984年才被世人所發(fā)現(xiàn),雖然是新興景區(qū),但它的景致卻絲毫不遜于那些如雷貫耳的溶洞呢?!?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23/qkimagesshucshuc201609shuc20160910-1-l.jpg"/>
出了電梯,貝卡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救生衣、安全帽,開心極了:“看來我們接下來要走水路了!”船兒緩緩駛離碼頭,劃船大叔開始了介紹:“這個地方叫蔭翠峽,位于溶洞上游,全長1千米,因為兩岸植被茂密、蔭蔽河道而得名‘蔭翠。不過我們這兒把它叫作‘情人谷,以前會有彝族男女在兩岸對情歌,對歌對到一起的,就從橫在峽谷的樹上跨過峽谷走到一起。”
貝卡把歌兒唱了一遍又一遍,也沒有可愛的母螞蟻搭理他,船兒倒是穩(wěn)穩(wěn)地靠岸了。沿著峭壁之下的棧道一路前行,之前平緩的流水一改溫柔的面目,越來越急地奔涌,水聲也漸如驚雷。隨著寬闊的峽谷越來越窄,轉眼間,天空只剩下一線。“看,棧道的盡頭有個洞口,那兒一定就是溶洞的入口啦!”
九鄉(xiāng)溶洞自上而下可劃分為4層,碳酸鹽巖千萬年來被流水不斷溶蝕、被河流不斷沖刷,最終形成現(xiàn)在的洞套洞、洞疊洞的景觀?!皼]想到山腹還能藏這么寬敞的空間——快看那兒!洞口的石頭可真像一只獅子!”小螞蟻在不經(jīng)意間猜對了這個洞的名字,因為這塊酷似獅子的石頭,這方寬闊的空間得名“雄獅大廳”。這里長寬達200余米,最大高度30米,面積約15000平方米,由一個完整平滑的巖面構成洞頂,當中沒有任何支撐,可不正是一個“大廳”么!還記得由成龍和金喜善主演的《神話》嗎?里面秦陵地宮的取景地就是這兒呢!
離開雄獅大廳,貝卡領著我們向溶洞更深處進發(fā)。沿途的鐘乳石被景觀燈披上了繽紛的外衣,令人目不暇接?!翱催@里,像不像一只雄鷹?快看那兒,像不像一個姑娘?真漂亮啊……對了,你們知道鐘乳石的成因嗎?”“不太記得了,貝卡你快跟我們講講?!薄斑@鐘乳石又叫石鐘乳。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碳酸鹽巖縫隙中,會溶解巖體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于水分蒸發(fā)、二氧化碳逸出,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了固體。懸掛在洞頂,由上而下逐漸增長的是鐘乳石,而鐘乳石下方從地面向上增長的則是石筍,若鐘乳石和石筍連接起來,就是石柱啦!大家別看我說得輕巧,它們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時間呢!”
邊聊邊走著,拐過一個彎,突然,成片的梯田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奇怪,這溶洞里怎么會有人開辟梯田種莊稼呢?“哈哈,你們可別犯傻了,這洞里沒有陽光沒有土壤,莊稼怎么長?這些其實是一種獨特的地貌,地質學家稱它們?yōu)椤吺瘔?。當?shù)厝苏J為,這些‘梯田是神靈開辟的,所以叫它們‘神田。其實啊,邊石壩的形成原理和鐘乳石差不多,區(qū)別在于形成邊石壩的水流更急?!?/p>
跟著貝卡移步換景,來到了此行的最后一個景點——地下倒石林。這里的洞頂密布著形態(tài)各異、大大小小的鐘乳石。遠遠看上去,正像離九鄉(xiāng)不遠的另一處地上喀斯特奇景——石林,只不過這里的石林被顛了個個兒。
看了這么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地下奇觀,貝卡不禁第N次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有一只無形的神之手,在時間的長河中耐心地塑造著一處處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