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稗類鈔》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歐陽修為人寫了一篇《相州晝錦堂記》,其中有這樣兩句:“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苯桓搴螅滞魄昧艘幌?,覺得不妥,于是派人騎快馬將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來人接過改稿,草草一讀,很是奇怪:這不還和原稿一模一樣嗎?仔細(xì)研讀一番才發(fā)現(xiàn),全文只是將“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改成了“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xiāng)”,快馬追回的只是兩個“而”字:但他反復(fù)吟誦后,不禁拍案叫絕,贊嘆不已。原來,改句中增加了兩個“而”字,意義雖未改變,但是讀起來語氣由急促變?yōu)槭婢彛袈珊椭C,增加了語言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怪不得歐陽修心急火燎地非要加上這兩個字呢。
歐陽修為北宋文壇泰斗,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從“快馬追‘而字”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作品的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在《醉翁亭記》中,他也是用了25個“而”字,卻各有韻味。其實,關(guān)于歐陽修的寫作故事不止這一個呢,大家不妨多搜集一些,并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借鑒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