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國務院出臺文件,將在全國的村(居)民委員會設立兒童福利主任,以此“解決留守兒童保護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更早前,民政部成立未成年人(留守兒童)保護處,該處隸屬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是民政部首次就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設立專門業(yè)務處,這是民政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這是自去年以來貴州等地出現(xiàn)多起留守兒童自殺、被殺等惡性事件之后,政府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上的最新舉措。每村一位兒童福利主任,究竟能否“解決留守兒童保護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我對此并不樂觀。
關于留守兒童問題,有人認為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現(xiàn)象,有人認為是政府保障缺位造成,有人認為與貧窮有關。這些當然都與之有關,但留守兒童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對這個問題,很少有人從文化與傳統(tǒng)來分析。
在儒家文化中,家,有著特殊重要的位置。儒家講求做君子,首要就是修身,其次是齊家,然后才是治國平天下——打工。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譯為白話文就是“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放在家庭里,就是說父母要有做父母的樣子,盡到父母的責任與義務,否則就是“父不父”,也就是父母不像做父母的。
如果“父不父”,就是很嚴重的問題了,父母應該受到譴責乃至懲罰。
按照儒家的邏輯,中國本不該出現(xiàn)普遍的、大規(guī)模的留守兒童問題。但遺憾的是,儒家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遭到毀滅性打擊,在原本儒家文化就非常薄弱的云南、貴州、四川等偏遠地區(qū)更是幾乎不復存在。為了獲取更多的收入,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棄子女于不顧。如此,家庭倫理發(fā)生異化,“父父”變?yōu)椤案覆桓浮?,父母不再對子女盡應盡的責任。嗚呼,家不再是家。
文化的被摧毀,就是人心的被摧毀。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最終要解決的是“父不父”的問題,這又哪里是兒童福利主任所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