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策略 三伏天養(yǎng)生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7月17日開始進入三伏天,從養(yǎng)生角度來看,“冬養(yǎng)三九,夏養(yǎng)三伏”,伏天養(yǎng)生八大重點,做好了可少生病。
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
養(yǎng)生策略:
夏天最好的補氣藥是西洋參,是人參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的參,即便有陰虛、口干口渴的問題,西洋參也照樣適用,因為它是氣陰雙補的,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夏天出汗多,傷心陰、耗心陽。所以,夏天是心臟最累的季節(jié),所以夏季宜注重護心羊心。
養(yǎng)生策略:
中醫(yī)認為,夏季羊心,而心最喜歡的是紅色,夏季宜多吃紅色食物。比如紅棗、櫻桃、葡萄柚、藏紅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羊心、溫陽、助眠的功效。
夏天沒胃口、沒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會引發(fā)很多問題。
養(yǎng)生策略:
喝橘皮茶,可以在藥店買制好的橘皮,每次取橘皮10克、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后代茶飲。這道橘皮茶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暑天肚子脹氣、消化不好,或者吃飯沒胃口時飲用。
夏天多暑多濕,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xiàn)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脹、肢體困重等癥狀。
養(yǎng)生策略:
冬瓜蓮子粥,冬瓜100克,蓮子80克,水適量。冬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蓮子洗凈,同煮成粥。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將赤小豆、薏米用水浸泡2小時左右,大米洗凈,同煮成粥。
三伏天溫度高、濕氣重,解暑祛濕不可少。
養(yǎng)生策略:
豆蔻發(fā)散郁熱、祛濕的作用不錯。豆蔻性溫,歸脾、胃經(jīng),有溫脾胃陽氣的作用。將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口感甘甜,是一款清涼解暑,又不損傷脾胃的好飲品,三伏天里可以適當喝一些。
夏天與“心”相應,人到夏天都上“心火”,這個心火有時會導致口瘡、心煩、失眠等病癥。
養(yǎng)生策略:
伏天養(yǎng)生必備蓮子心,就是蓮子中間的綠芯,能清熱去火,主要清的是心火。如果心煩、失眠、舌尖上還有口瘡,可以用蓮子心20顆,也可以加上綠茶,用開水沖泡后飲用。
夏季容易使人熱毒過盛,羊生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清熱解毒。
養(yǎng)生策略:
綠豆湯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對于輕度中暑、頭昏頭痛、胸悶氣短、無汗煩熱等癥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皮膚上出現(xiàn)痱子、皮疹,可能是因為體內(nèi)熱毒過盛。如果要喝綠豆湯,煮的時間就應加長,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豆子煮爛到開花。
夏天晝長夜短,夜間溫度也較高,導致一些人夜間休息得不好。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fā)作風險。
養(yǎng)生策略:
很多地區(qū)有暑天吃蜜汁藕的習慣,有清熱、養(yǎng)血和除煩的多重功效。將鮮藕用小火煨爛后,切片后加適量蜂蜜當涼菜吃,暑天吃藕有安神和幫助睡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