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平 許建秦 張宇晨 王 磊 趙林濤
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西安 710003)
?
野生和人工培育陜重樓對荷瘤小鼠實體瘤及免疫因子的影響*
宋延平許建秦▲張宇晨△王磊△趙林濤
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西安 710003)
目的: 探討野生和人工培育陜產(chǎn)重樓的抑瘤及免疫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移植瘤模型,觀察野生和人工培育陜重樓水提液灌胃14d對小鼠H22實體瘤瘤重及血清中IL-2、TNF-a、NK的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野生陜重樓及人工培育陜重樓2.46、1.23、0.615g/kg劑量對小鼠H22實體瘤均表現(xiàn)出明顯抑瘤作用,2.46、1.23g/kg劑量使血清中NK含量明顯提高,野生陜重樓2.46、1.23g/kg明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含量。結(jié)論: 野生和人工培育陜重樓對小鼠H22實體瘤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可明顯提高NK含量,提高血清中TNF-α含量。
主題詞重樓實驗,動物免疫因子@實體瘤
重樓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最早以蚤休之名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作用,用于疔腫癰腫,咽喉腫痛,跌撲傷痛,驚風抽搐[1]。陜產(chǎn)重樓主要是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 (Franch.) Hara 的干燥根莖,又名燈臺七,分布于秦嶺、太白山等地區(qū)[2]。目前,陜西藥市上供應的基本為野生重樓,但野生重樓繁殖率低,兩年發(fā)育一次,生長速度緩慢,加之過分采挖,野生重樓供不應求[3]。近來我們培育了一些人工陜重樓,但培育出的人工陜重樓藥用價值如何,并沒有經(jīng)過藥效研究,本文就野生和人工培育陜重樓的抗腫瘤及免疫作用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1材料1.1動物KM小鼠,由西安交大及第四軍醫(y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雌雄兼用,合格證號:No.6100170000538、No.0015413、No.0015425。小鼠H22細胞株,由第四軍醫(y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引進。
1.2儀器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山西普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普通光學顯微鏡( 日本olympus公司);SW-CJ-2D型雙人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ELISA酶聯(lián)免疫反應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試藥野生重樓(七葉一枝花)購自西安市藥材市場,人工培育陜重樓由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塘口村藥材培育基地提供,均由陜西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生藥教研室王繼濤高級實驗師鑒定,均制成1g/ml水提液。藥典規(guī)定重樓人用量為3~9g,平均用量為6g,按人和小鼠的體表面積換算成小鼠的劑量1.23g/kg,即為小鼠所用的中劑量,則大劑量與小劑量分別為2.46g/kg、0.615g/kg。
2方法按文獻[4-6]方法,取小鼠90×3只,每批實驗單一性別,隨機分為8組,分別為荷瘤對照組20只、環(huán)磷酰胺組10只(30mg/kg ip)、野生陜重樓2.46、1.23、0.615g/kg劑量組各10只(ig)和人工培育陜重樓2.46、1.23、0.615g/kg劑量組各10只。將瘤株復蘇,接種,選取接種7~10d的健康瘤源小鼠,斷頸處死,制備瘤細胞懸液(1×107/ml),以上均無菌操作。每只小鼠右前肢腋窩皮下接種0.2ml瘤細胞懸液。次日給藥,除環(huán)磷酰胺隔天給藥外,其他各組每天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14d。末次給藥后次日,小鼠麻醉后按眼球摘除法取血,離心取上清,用酶聯(lián)免疫測定法(ELISA試劑盒操作)測定血清中IL-2、TNF-a、NK的活性。處死小鼠,剖取瘤塊稱重,計算抑瘤率。抑瘤率=(對照組平均瘤重-給藥組平均瘤重)/對照組平均瘤重×100%。實驗重復3次,每次實驗檢測一項免疫指標。
3結(jié)果與對照組比較,野生及人工陜重樓2.46、1.23、0.615g/kg劑量均能明顯減小瘤體的重量(P<0.01),野生的平均抑瘤率分別為48.57%、43.88%、31.82%;人工的平均抑瘤率分別為51.53%、46.20%、34.88%。環(huán)磷酰胺與對照組比較IL-2、TNF-α、NK含量均明顯下降(P<0.01或P<0.05);野生及人工陜重樓與對照組比較小鼠血清中IL-2含量無明顯變化;野生陜重樓2.46、1.23g/kg與對照組比較血清中TNF-α含量明顯增加(P<0.01或P<0.05);野生及人工陜重樓2.46、1.23g/kg與對照組比較均能明顯提高血清中NK含量(P<0.01或P<0.05)。同劑量野生及人工陜重樓抑瘤作用及血清中IL-2、TNF-α、NK含量無明顯差異。提示野生與人工陜重樓均能明顯抑制H22小鼠瘤體的生長,均能明顯提高H22小鼠血清中NK活性,野生陜重樓尚能明顯提高血清中TNF-α含量。
表1 野生和人工培育陜重樓對小鼠H22實體瘤及免疫因子的影響
注:與荷瘤組比較,△P<0.05,▲P<0.01
4討論陜重樓的生長環(huán)境遭到破壞,植物繁殖率低,資源再生較慢,各產(chǎn)區(qū)藥材蘊藏量普遍下降,部分品種已瀕臨滅絕。2016年3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yī)藥產(chǎn)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大力加強地道中藥材的種植,并制定相應的種植培育標準,提高人工中藥材的質(zhì)量,對野生中藥材開展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評估。 臨床上普遍認為野生中藥材的臨床效果要好于人工培育品種,本研究也表明了這一點。雖然野生和人工培育陜重樓對H22小鼠實體瘤均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血清中NK含量均具有明顯提高作用,但野生陜重樓明顯提高H22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而人工培育陜重樓對血清中TNF-α含量無明顯提高。說明人工培育陜重樓和野生陜重樓的成分可能有一定的差異,有待于進一步研究,也有待改進人工栽培技術(shù)。關于野生和人工培育重樓的其他方面的藥效比較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
[2]張琳,顏永剛,鄧翀.陜西產(chǎn)重樓資源調(diào)查及品質(zhì)鑒定[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3,33(4):93-95.
[3]張墁,李彥文,李志勇,等.重樓屬藥用植物的研究進展[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0(4):65-68.
[4]吳先闖,杜剛軍,宋曉勇,等.玉米須多糖對環(huán)磷酰胺治療H22荷瘤小鼠機體損傷的減毒增效作用[J].中藥材,2014,37(10):1833-1836.
[5]楊柳青,張鳴,陳建婷,等.扶正抗癌方對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對IL-12和Survivin表達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2015,36(5):634-636.
[6]方瑜,李仁廷,陳光偉.山仙顆粒對H22移植瘤小鼠TGF-α和端粒酶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2,33(12):1681-1683.
(收稿2016-04-21;修回2016-06-12)
*陜西省中醫(yī)管理局中醫(yī)藥科研課題(JC17)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咸陽712046)
R28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