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紹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A-0112-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有效推進,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束縛,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主宰課堂。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激情飛揚,是現(xiàn)階段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如何才能實現(xiàn)這樣的轉變呢?下面筆者就結合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踐,談三點粗淺的認識。
一、實施趣味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到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增添教學的趣味性,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課堂才能變得生機勃勃。
在學習慣性的知識時,為了增加教學中的趣味性,激活學生對慣性知識的求知欲望,筆者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一個課堂小活動:把一塊輕、薄的長木板平放在講臺上,讓木板的一小部分露出桌面。之后對學生說:“老師可是練過功夫的。不信嗎?那你們猜一猜,老師能不能一掌把這塊木板斬為兩截呢?”學生們看到老師手里并沒有工具,他們并不相信老師單靠手掌能把木板斬斷。就在學生們心懷質疑之時,筆者迅速地把長木板斬成兩段。學生們頓時驚呆了,在學生們詫異的眼神中,筆者對學生說:“其實老師并沒有練過什么功夫,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可以精彩地完成老師剛才的動作,都可以成為一名‘武術大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學生們的活力被激發(fā)了,此時,筆者順勢導入了慣性的教學。在這樣充滿趣味的教學氛圍中,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力,喚醒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他們的熱情獲得了最大限度的釋放。
二、實施激勵教學,鼓勵學生質疑
學生敢于張揚個性,激情飛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需要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實施激勵教學,鼓勵學生質疑,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智慧在課堂上閃耀光芒。
在學習聲現(xiàn)象時,對真空不能傳聲的認識和教學中,有這樣一個實驗:教師在密閉的鐘罩里放著一個發(fā)音的機械鬧鐘,學生們通過鐘罩,不僅能看到機械鬧鐘的振動,而且能夠聽到機械鬧鐘發(fā)出的聲音。接下來,老師通過抽氣機向外抽空氣,并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觀察機械鬧鐘的振動情況和聽聲音的變化情況。此時,通常情況下學生會以為機械鬧鐘的振動在繼續(xù),而聽到的聲音在逐漸地減弱,這是值得肯定的,可是也不乏有質疑的聲音出現(xiàn)。有學生提出質疑,認為這個實驗有待改進,理由是即使鐘罩內的空氣被抽成真空,我們依然會聽到聲音,因為鬧鐘的振動會通過鐘罩的底座通過固體傳播出來。面對這樣的質疑,教師不能認為學生是惡意地挑戰(zhàn)教師的權威,而應該把這種聲音看作是再正常不過的教學交流和互動。教師要和學生實現(xiàn)平等的交流和對話,不要打擊學生的想法和行為,而應該鼓勵學生的這種質疑行為,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敢說,在課堂上大膽地質疑。
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張揚學生的個性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師要引導和教育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錯誤觀念,以及生活經(jīng)驗的種種限制,解除學生個性的枷鎖,張揚學生精彩的個性人生,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盡情地張揚,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激情飛揚。
為了激活學生的個性,筆者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擺脫傳統(tǒng)思維的限制,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不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行為。如在學習慣性的知識時,課堂演示實驗有這樣的場景:用力推桌子,桌子并沒有被推動。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們往往會習慣地認為是我們所施加的推力小于這張桌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導致的。還有在教學物體勻速向上運動時,學生們會習慣地認為物體受到向上的力大于物體受到向下的力,而物體在勻速向下運動的時候,學生則認為物體受到向下的力大于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由于學生傳統(tǒng)的習慣和思維定勢造成的,因此,教師要在學生進行相關思考的時候,鼓勵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觀念和思維的束縛,改變傳統(tǒng)的思維定勢。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實現(xiàn)激情飛揚的學習狀態(tài)。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科學合理地鼓勵和引導學生,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積極表現(xiàn),讓學生張揚個性,讓物理課堂激情飛揚,進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