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有著這么多買洋貨的途徑,與歷史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上海買洋貨也是經(jīng)歷了一段相對漫長的變遷發(fā)展史。
實際上,“洋貨”是明清時期出現(xiàn)的一個名詞,一般指由海上外國商船運來的海外物品,多為歐洲商品。
直到鴉片戰(zhàn)爭后開口通商,西方各國商船開始自由往來各口,各類洋貨也隨之源源不斷地、成批量地輸人中國,并運往各地市場銷售,“洋貨”便逐漸成為人們在街頭商鋪里也可以看到的日常貨品。
而上海作為最早的開埠通商口岸之一則見證了洋貨的變遷發(fā)展史。在開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間,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貨,雖然制作精致,有的也比土貨更好用,但由于售價比土貨貴,普通人家還很少購用,人們只是把它們看作有錢人為了炫耀才會買的奢侈品、高檔品。
到19世紀70-90年代中期,洋貨作為時尚品開始流行。進入70年代以后,一方面洋貨市場不斷開拓,一方面洋貨制造和運輸成本降低,使零售價普遍下降,洋貨銷售便進入了暢銷期,洋貨的輸入量呈激增態(tài)勢,與此相伴隨的是經(jīng)銷洋貨的商家店鋪越來越多,比如70年代僅上海專門經(jīng)營進口貨的洋廣雜貨店至少有百十家。
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生活實用洋貨,特別是一些物美價廉又經(jīng)濟實用的低端日用洋雜貨,日漸普及到了廣大城鄉(xiāng)民眾日常生活中,有的基本取代了原有土貨而成為人們的日用必需品。